……

    货担郎指的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贩卖商品的小贩。

    他们起源于商品流通不够发达的古代。古代的货担郎们走街串巷,货担上物品齐全,琳琅满目,从锅碗盘碟、儿童玩具到瓜果糕点,无所不有,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

    货担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因此,在古代乡村,货担郎的到来往往像节日般热闹。

    货郎担这种古老的经营方式,在国内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但是,由于改革开放,货担郎这种职业在八零年代初又开始兴起来了,他们作为贸易的补充部分,补充了市场流通的缺憾,弥补了商业网点的不足。

    因此,有不少六零七零后的童年记忆中也都深深地印下了走村串户的货郎担的身影。他们多半是中年汉子挑着一副货担,一头是筐,一头是货箱,手上还摇着拨浪鼓。

    虽然货担郎往往只挑来一副货担,但商品也算丰富,有妇女用的蛤蜊油、木梳、镜子、针头线脑;有日常生活所需的火柴、手纸、剪子;有小孩用的铅笔、作业本、橡皮擦等学习用具,还有麦芽糖、五花果糖果等零食。

    这年头资金紧缺,要得到这些小物件,除了用钱购买外,还可以拿东西去交换。乡下孩子们常常会拿鸡毛、鸭毛、牙膏皮、烂鞋、碎布头之类的废品换玩具或糖果。

    现在,站在村口的这个货郎,倒是挑来了一副扁担,手上拿的不是拨浪鼓,而是琉璃咯嘣,他这一吹咯嘣,一堆村人循着“咯嘣,咯嘣”的声音一路寻来,围在货担郎的周围,看着搁在地上的两个装满小商品的箩筐,然后挑个喜欢的问价钱。

    站在夏阳左边的那个小孩就是这样,用力拽扯母亲,抬头望着箩筐里的花生糖,哭闹着要母亲给他买。

    夏阳到底是成年人心智,不会像这个小孩那样失态,他挑了两个琉璃咯嘣和一些红色头绳跟小女孩用的发卡,看见赵建国看着那包无花果不动,夏阳也买了两包无花果,跟赵建国分了一人一包。

    赵建国开了一包无花果,递给跟夏阳一起吃,“阳阳,你那包先别开,晚上我们一起去狗子家看电视,边看边吃。”

    夏阳:“……好。”随你喜欢咯,不过这年头,能有什么电视剧好看的?

    回去之后,夏阳把红头绳给了赵小姑和赵二婶分,又将买来的发卡送给13岁的堂姑——赵心兰。

    赵心兰没想到自己也有份,还是这么漂亮的发卡,红着脸跟夏阳说谢谢。

    赵二婶和赵小姑见了,都夸夏萍不亏是有文化的大学老师,真会教孩子,把夏阳教得又大方又懂事,村里孩子还真没人比得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