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好消息
在中东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激烈的攻防战,在一方占据着绝对空优的情况下,即便是德国陆军也不可能在甫一抵达就能给予对方实质性的打击,相反却是他们被英国人以迎头痛击,虽然伤亡很有限,但考虑到双方的兵力对比和士气情况,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指挥官也知道要谨慎从事,德国人也渐渐明白他们看不起的那个土耳其人桑德斯采用那样的防守策略,并不是他生性保守所致。
事实上一个军人出身在这样一个属于军人的大时代里,每个人都期待着自己能够用敌人的尸体作为砖石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功勋碑,正像如今正在绸缪着一场新的大海战以彻底改变海上战略态势的舍尔上将,尽管自从中美峰会后,他终于在他的港口见到了已经许久没有见到的外国货轮,成吨成吨的物资从海外送到了德国,这是支持德意志坚强躯体的新鲜血液。
尤其重要的是从澳洲的中国或者美国商人那里购买来的铁矿石,这甚至比食物都还要重要,因为缺少战略资源的缘故,海军的造舰计划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顿,整整一年公海舰队没有迎来一艘新的战列舰的下水,为了实现更大的战争效果,潜艇在制造计划上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这种有着高度隐蔽性和奇袭效果的水下兵器已经为帝国赚取了大量的战果,所以即便英格诺尔上将对这种局面有所不满,但舰队基本上还是能容忍这样的情况的,最起码潜艇部队已经悄悄的在北海扩大了他们的防区,这对于处于被封锁状态的公海舰队来说很重要,潜艇部队就相当于他们的眼睛,在北海多雾的海面上,他们能够提前发现来犯的敌人。
正是利用潜艇部队的这个新变化,舍尔的诱饵计划已经离可以随时开展的时间不久了,随着最后一艘战列舰边境总督号从船厂大修归来,公海舰队又恢复了百分百的战力。按照计划,海军部在柏林的联络官向新闻界公布了海军将要打捞荷兰外海沉没的英军战列舰的消息,在用途方面,海军部的解释是要在柏林修建一个战争纪念馆来纪念为了实现德意志帝国世界政策的战争中牺牲的帝国军人,这些战争胜利的标记将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在荷兰外海大海战中俘获的数千名英国战俘也在水兵的押解下,在柏林街头的游行车辆上目视着他们的敌人接受着市民的欢呼,而他们所能得到的,就只有有如仇人般的目光,唾骂,和一些小石块的招呼了。随着海上禁运状态的接触,德国迎来了大批的生存物资,面粉和大米从东方和西方的朋友那里运抵海港,再绵延进整个德国,所以市民们前一阶段对政府的不满和愤怒情绪已经得到了相当的缓解,过去那种部分配给的物资供应方式给他们带来的愤怒和沮丧,在这一天全部得到了宣泄。
随后则是欢送新士兵开赴前线的仪式,一个个穿着新军装的年轻人喜气洋洋的从街头走过,开赴能够实现他们梦想的前线,从普鲁士时代以来,德意志从来就不缺少这样勇敢的年轻人。
柏林的热闹状况与伦敦街头灰暗的建筑风格以及带着与这种风格相匹配的肃穆表情的行人们构成的街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不列颠人都能够从朋友那里知晓一些糟糕的消息,悲伤的母亲号哭着捧着手中陆军部传来的阵亡通知书,年轻的寡妇用呜咽来怀念她们曾经现在也许永远深爱着的丈夫,更为严重的是市民们不知道从何种途径得到了一个惊人恐怖的消息,一个已经流传了不知道多久的谣言在近期越发的流行起来,早在开战之初,就曾经流传过但又偃旗息鼓一阵的有关德国正在谋划着轰炸伦敦的消息在近一阶段突然的似乎有加大了传播力度,几乎每一个伦敦市民都知道了“百艇大轰炸”这个词,传说德国人正在计划用超过一百艘的飞艇来对伦敦城进行轰炸,有些艺术工作者甚至已经提前预想好了这种可能性,阳光被弥漫的飞艇编队遮蔽,密密麻麻的航空炸弹从空中倾泻而下,地面上的伦敦一片火海,到处是带着火焰奔跑着的即将死亡的人。
这种艺术创作出来的画面立刻得到了军方的言辞驳斥,军方发言人声称帝国军方有能力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当然也有能力保卫伦敦,保卫不列颠,流言将不攻自破,我们不相信德军有胆量胆敢进攻不列颠本土,即便他们的脑袋被愚蠢的念头所占据从而实施这样可笑的空袭计划,帝国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也有能力让他们有来无回。
伦敦的舆论在发言人先生一番严厉的驳斥之后平静了几天,但旋即却突变顿起,几天后,一种新的谣言应运而生,那就是传说德国的飞艇的航行高度是帝国空军最先进的飞机都无法爬升得到的,而且在德国人令人咋舌的技术能力的运用下,德国的飞艇是无惧任何空中火力的袭击的,如果英国飞机可以飞到那么高的话。
这当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事实上在高射炮发明以后,德国的大部分齐柏林飞艇都做了改装,他们的最高飞行高度是现有的飞机所无法企及的,虽然这种最高飞行高度并不能维持太久,但那毕竟是一种技术的突破。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德国的百艇大轰炸计划是可能存在着的。军方在照例进行了一番反驳之后,并没有搬出太多的论点,只是反复强调飞艇将会被空军的新式燃烧弹烧的飞速的螺旋坠向地面。
尽管效果不提明显,但毕竟仍然稍稍改善了整个伦敦被谣言所恐吓的境况。
英国的情报部门则加强了在国内搜捕德国间谍或者德国同情者的行动,大批的人员被抓捕或者进行甄别,国内形势继续维持着大战开始——战争不利——海战失败——澳新被封锁——印度被封锁这样的连续下跌的趋势。尽管中美有关公平贸易的宣言同样对英国有效,但由于英国人绝无可能使用本国的商船从亚太地区往国内运送物资,所以,他们在意识到了美国实际上已经处于一个对德国的弱协助状态,美国人对于英德渐渐开始拥有了平衡的债务体系。他们实在已经到了应该变化的时刻了。
十来家美国运输公司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与英国政府和军事部门签署了一份长期的运输合同,美国公司将承担为英国从澳新运送兵员和物资的任务,由于德国并没有在亚太范围内对非英国公司采取强势检查的制度,所以,这样的举动也许能够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而不被德国人知晓,即便德国人将来有可能从战俘那里得知一些情况,但是在中美联合宣言的保证下,德国并不能采用武力手段去停止这样的状况。
同时,英国海军部也注意到了德国即将将打捞沉船付诸实施的新闻,尽管他们不可能相信德国海军部在柏林的那一番冠冕堂皇的讲话,这种行动只有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但是考虑到这更像是一种阴谋的缘故,海军部并没有决定立即采取什么强硬的军事行动,对他们来说,扼守住英吉利海峡不让德国人进入大西洋,不让德国人直接进攻不列颠本土在目前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计划,时间将会证明这一点,海军部造船厂和一些大的造船厂能够保证帝国每年都有四艘战列舰下水的速度,只要再过上两年,帝国对于德国的实力优势将再次形成,而德国除了在远东还有可能维持每年两艘的建造速度之外,他们在本土的建造速度在这两年都是没有任何值得引起注意的地方的。
尽管随着贸易禁运的放开,德国有可能会得到资源的补充,他们的造舰计划也有可能提速,但英国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计划,海军部的预想是在一年内与法国舰队一起保持一个微弱的在北海海域的优势,在两年后,将是正式完成战略大反攻的时候,这与陆军战场的情况也是基本相吻合的。随着索姆河战役的实际失败,英国人已经放弃了在短期内解决问题的计划,一场持久战才是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战争的合理结局。
所以他们决定对德国人也许是故意放出来的打捞沉船的消息置之不理,只是在巡航计划上扩大了潜艇部队的巡航范围,如果德国人真的胆敢将这样的行动付诸实施的话,以后将不会再有打捞公司胆敢在那个海域作业。
当然,对新闻界的宣传可不能使用这样的口径,海军部新闻官向国民们保证他们将让德国人不得不放弃他们这第二个愚蠢的计划。
这才让近来饱受流言不列颠国民稍稍安定了下来。
在遥远的东方,不安定的人群则主要集中在内地没有战争任务的省份的一些官员们中间,过去叱诧风云的封疆大吏总督职位在被剥夺了兼管民政事务的权力后,再一次面临着重新调整的局面,原本按照计划应该在去年进行但因为世界大战的关系被迫延后的军区调整步骤正式开始启动,这是沿着地方行省政区变更的脉络一脉相承而来的,加之与民政事务又没有什么大的干系,所以在民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反响,只是在原本权倾一方,近些年早已经有些不尴不尬的总督们中间激起了一些反响。
新的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九大军区,吉林和黑龙江省及黑龙江以北三省被划入了满洲军区防区,近卫军区则辖直隶,山东,山西,热河,察哈尔五省,也是惟一一个不与外国接壤的军区。其余南京,南宁,成都,马尼拉,杜尚别,库伦六大军区都负有对方向国家的军事威慑任务,而关岛军区则是唯一一个海空军为主陆军为辅军区,担负着整个太平洋防御体系的防御和战略进攻任务。
从前地方军事区划的最高长官总督正式裁撤合兵和更名,军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为司令员,如一般军事部队一样,军区主官集体由司令员,副司令员,教化总长,参谋长组成。这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的一点在于军区领导阶层的负责对象除了皇帝之外,更增加了一个内阁元相。这是对之前军队国家化的一个补充,皇帝是全国武装力量总司令,而元相则是唯一的副总司令。
伴随着这次军事指挥机关的变革,海军部也呈进御览并获得批准的海军次年大舰队整体划分的改革方案,整体实力目前最弱的本土舰队将改编为帝国海岸警备舰队,而在大舰队划分上,也重新调整了新的划分,整个海军仅有两支大舰队,一为太平洋舰队,二为印度洋舰队,而在次一级的主要作战舰队的划分上,则从日本海,海参崴方向的第一舰队到母港设在缅甸海岸面向太平洋的实兑的第六舰队,形成一个顺时针方向的环形顺序,分别是母港海参崴的第一舰队,母港硫磺岛的第二舰队,母港关岛的第三舰队,母港马尼拉的第四舰队,母港新加坡的第五舰队,母港实兑的第六舰队,远期还要增加在锡兰岛的第七舰队和在科威特或者租用沙特某海港的第八舰队。
在中东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激烈的攻防战,在一方占据着绝对空优的情况下,即便是德国陆军也不可能在甫一抵达就能给予对方实质性的打击,相反却是他们被英国人以迎头痛击,虽然伤亡很有限,但考虑到双方的兵力对比和士气情况,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指挥官也知道要谨慎从事,德国人也渐渐明白他们看不起的那个土耳其人桑德斯采用那样的防守策略,并不是他生性保守所致。
事实上一个军人出身在这样一个属于军人的大时代里,每个人都期待着自己能够用敌人的尸体作为砖石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功勋碑,正像如今正在绸缪着一场新的大海战以彻底改变海上战略态势的舍尔上将,尽管自从中美峰会后,他终于在他的港口见到了已经许久没有见到的外国货轮,成吨成吨的物资从海外送到了德国,这是支持德意志坚强躯体的新鲜血液。
尤其重要的是从澳洲的中国或者美国商人那里购买来的铁矿石,这甚至比食物都还要重要,因为缺少战略资源的缘故,海军的造舰计划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顿,整整一年公海舰队没有迎来一艘新的战列舰的下水,为了实现更大的战争效果,潜艇在制造计划上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这种有着高度隐蔽性和奇袭效果的水下兵器已经为帝国赚取了大量的战果,所以即便英格诺尔上将对这种局面有所不满,但舰队基本上还是能容忍这样的情况的,最起码潜艇部队已经悄悄的在北海扩大了他们的防区,这对于处于被封锁状态的公海舰队来说很重要,潜艇部队就相当于他们的眼睛,在北海多雾的海面上,他们能够提前发现来犯的敌人。
正是利用潜艇部队的这个新变化,舍尔的诱饵计划已经离可以随时开展的时间不久了,随着最后一艘战列舰边境总督号从船厂大修归来,公海舰队又恢复了百分百的战力。按照计划,海军部在柏林的联络官向新闻界公布了海军将要打捞荷兰外海沉没的英军战列舰的消息,在用途方面,海军部的解释是要在柏林修建一个战争纪念馆来纪念为了实现德意志帝国世界政策的战争中牺牲的帝国军人,这些战争胜利的标记将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在荷兰外海大海战中俘获的数千名英国战俘也在水兵的押解下,在柏林街头的游行车辆上目视着他们的敌人接受着市民的欢呼,而他们所能得到的,就只有有如仇人般的目光,唾骂,和一些小石块的招呼了。随着海上禁运状态的接触,德国迎来了大批的生存物资,面粉和大米从东方和西方的朋友那里运抵海港,再绵延进整个德国,所以市民们前一阶段对政府的不满和愤怒情绪已经得到了相当的缓解,过去那种部分配给的物资供应方式给他们带来的愤怒和沮丧,在这一天全部得到了宣泄。
随后则是欢送新士兵开赴前线的仪式,一个个穿着新军装的年轻人喜气洋洋的从街头走过,开赴能够实现他们梦想的前线,从普鲁士时代以来,德意志从来就不缺少这样勇敢的年轻人。
柏林的热闹状况与伦敦街头灰暗的建筑风格以及带着与这种风格相匹配的肃穆表情的行人们构成的街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不列颠人都能够从朋友那里知晓一些糟糕的消息,悲伤的母亲号哭着捧着手中陆军部传来的阵亡通知书,年轻的寡妇用呜咽来怀念她们曾经现在也许永远深爱着的丈夫,更为严重的是市民们不知道从何种途径得到了一个惊人恐怖的消息,一个已经流传了不知道多久的谣言在近期越发的流行起来,早在开战之初,就曾经流传过但又偃旗息鼓一阵的有关德国正在谋划着轰炸伦敦的消息在近一阶段突然的似乎有加大了传播力度,几乎每一个伦敦市民都知道了“百艇大轰炸”这个词,传说德国人正在计划用超过一百艘的飞艇来对伦敦城进行轰炸,有些艺术工作者甚至已经提前预想好了这种可能性,阳光被弥漫的飞艇编队遮蔽,密密麻麻的航空炸弹从空中倾泻而下,地面上的伦敦一片火海,到处是带着火焰奔跑着的即将死亡的人。
这种艺术创作出来的画面立刻得到了军方的言辞驳斥,军方发言人声称帝国军方有能力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当然也有能力保卫伦敦,保卫不列颠,流言将不攻自破,我们不相信德军有胆量胆敢进攻不列颠本土,即便他们的脑袋被愚蠢的念头所占据从而实施这样可笑的空袭计划,帝国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也有能力让他们有来无回。
伦敦的舆论在发言人先生一番严厉的驳斥之后平静了几天,但旋即却突变顿起,几天后,一种新的谣言应运而生,那就是传说德国的飞艇的航行高度是帝国空军最先进的飞机都无法爬升得到的,而且在德国人令人咋舌的技术能力的运用下,德国的飞艇是无惧任何空中火力的袭击的,如果英国飞机可以飞到那么高的话。
这当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事实上在高射炮发明以后,德国的大部分齐柏林飞艇都做了改装,他们的最高飞行高度是现有的飞机所无法企及的,虽然这种最高飞行高度并不能维持太久,但那毕竟是一种技术的突破。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德国的百艇大轰炸计划是可能存在着的。军方在照例进行了一番反驳之后,并没有搬出太多的论点,只是反复强调飞艇将会被空军的新式燃烧弹烧的飞速的螺旋坠向地面。
尽管效果不提明显,但毕竟仍然稍稍改善了整个伦敦被谣言所恐吓的境况。
英国的情报部门则加强了在国内搜捕德国间谍或者德国同情者的行动,大批的人员被抓捕或者进行甄别,国内形势继续维持着大战开始——战争不利——海战失败——澳新被封锁——印度被封锁这样的连续下跌的趋势。尽管中美有关公平贸易的宣言同样对英国有效,但由于英国人绝无可能使用本国的商船从亚太地区往国内运送物资,所以,他们在意识到了美国实际上已经处于一个对德国的弱协助状态,美国人对于英德渐渐开始拥有了平衡的债务体系。他们实在已经到了应该变化的时刻了。
十来家美国运输公司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与英国政府和军事部门签署了一份长期的运输合同,美国公司将承担为英国从澳新运送兵员和物资的任务,由于德国并没有在亚太范围内对非英国公司采取强势检查的制度,所以,这样的举动也许能够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而不被德国人知晓,即便德国人将来有可能从战俘那里得知一些情况,但是在中美联合宣言的保证下,德国并不能采用武力手段去停止这样的状况。
同时,英国海军部也注意到了德国即将将打捞沉船付诸实施的新闻,尽管他们不可能相信德国海军部在柏林的那一番冠冕堂皇的讲话,这种行动只有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但是考虑到这更像是一种阴谋的缘故,海军部并没有决定立即采取什么强硬的军事行动,对他们来说,扼守住英吉利海峡不让德国人进入大西洋,不让德国人直接进攻不列颠本土在目前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计划,时间将会证明这一点,海军部造船厂和一些大的造船厂能够保证帝国每年都有四艘战列舰下水的速度,只要再过上两年,帝国对于德国的实力优势将再次形成,而德国除了在远东还有可能维持每年两艘的建造速度之外,他们在本土的建造速度在这两年都是没有任何值得引起注意的地方的。
尽管随着贸易禁运的放开,德国有可能会得到资源的补充,他们的造舰计划也有可能提速,但英国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计划,海军部的预想是在一年内与法国舰队一起保持一个微弱的在北海海域的优势,在两年后,将是正式完成战略大反攻的时候,这与陆军战场的情况也是基本相吻合的。随着索姆河战役的实际失败,英国人已经放弃了在短期内解决问题的计划,一场持久战才是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战争的合理结局。
所以他们决定对德国人也许是故意放出来的打捞沉船的消息置之不理,只是在巡航计划上扩大了潜艇部队的巡航范围,如果德国人真的胆敢将这样的行动付诸实施的话,以后将不会再有打捞公司胆敢在那个海域作业。
当然,对新闻界的宣传可不能使用这样的口径,海军部新闻官向国民们保证他们将让德国人不得不放弃他们这第二个愚蠢的计划。
这才让近来饱受流言不列颠国民稍稍安定了下来。
在遥远的东方,不安定的人群则主要集中在内地没有战争任务的省份的一些官员们中间,过去叱诧风云的封疆大吏总督职位在被剥夺了兼管民政事务的权力后,再一次面临着重新调整的局面,原本按照计划应该在去年进行但因为世界大战的关系被迫延后的军区调整步骤正式开始启动,这是沿着地方行省政区变更的脉络一脉相承而来的,加之与民政事务又没有什么大的干系,所以在民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反响,只是在原本权倾一方,近些年早已经有些不尴不尬的总督们中间激起了一些反响。
新的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九大军区,吉林和黑龙江省及黑龙江以北三省被划入了满洲军区防区,近卫军区则辖直隶,山东,山西,热河,察哈尔五省,也是惟一一个不与外国接壤的军区。其余南京,南宁,成都,马尼拉,杜尚别,库伦六大军区都负有对方向国家的军事威慑任务,而关岛军区则是唯一一个海空军为主陆军为辅军区,担负着整个太平洋防御体系的防御和战略进攻任务。
从前地方军事区划的最高长官总督正式裁撤合兵和更名,军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为司令员,如一般军事部队一样,军区主官集体由司令员,副司令员,教化总长,参谋长组成。这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的一点在于军区领导阶层的负责对象除了皇帝之外,更增加了一个内阁元相。这是对之前军队国家化的一个补充,皇帝是全国武装力量总司令,而元相则是唯一的副总司令。
伴随着这次军事指挥机关的变革,海军部也呈进御览并获得批准的海军次年大舰队整体划分的改革方案,整体实力目前最弱的本土舰队将改编为帝国海岸警备舰队,而在大舰队划分上,也重新调整了新的划分,整个海军仅有两支大舰队,一为太平洋舰队,二为印度洋舰队,而在次一级的主要作战舰队的划分上,则从日本海,海参崴方向的第一舰队到母港设在缅甸海岸面向太平洋的实兑的第六舰队,形成一个顺时针方向的环形顺序,分别是母港海参崴的第一舰队,母港硫磺岛的第二舰队,母港关岛的第三舰队,母港马尼拉的第四舰队,母港新加坡的第五舰队,母港实兑的第六舰队,远期还要增加在锡兰岛的第七舰队和在科威特或者租用沙特某海港的第八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