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思量
“长孙无忌。”目光闪烁良久,李世民稳住了心中的情绪,抬眼看向没事人一般的长孙无忌。
“臣在。”张开低垂的眼眸,长孙无忌起身,拱手说道。
“你明天代朕去岑府,问询一下岑文本,可知道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至于别的,你清楚该如何做。”李世民冷峻的声音响起,眼神利如刀锋,一如往昔战场上的锋锐。
“臣遵旨。”
看到李世民眼里的锋锐,长孙无忌恭敬的接了李世民的口谕,低首的一瞬间,嘴角勾起了莫名的笑容,老是睡不醒的眼眸里闪出了晶晶的亮光。
旁边的刘宏宇抬眼看了下长孙无忌,怎么听怎么觉得长孙无忌的语气中,有种奸计得逞的兴奋感觉。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长孙无忌支持的是太子李承乾,岑文本却不怎么能看得上早前的太子。
再加上岑文本本就是吴王早年的府邸司马,在吴王李恪明确失去争储的希望之前,岑文本所要靠拢和辅佐的人都会是吴王李恪。
现在可好,已经明明已经是魏王师的岑文本,竟然还在跟杨家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一边辅佐嫡出的魏王殿下争储,一边还跟有着前杨血统的吴王掰不干净,在两个皇子之间左右逢源。
挑着两个皇子参与到争储之中,这种事情还是发生在皇上有意暗示过以后立太子,都要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闲时立贤,战时立功”的十六字方针来执行之后的事情,身为众皇子的父亲,而且是经历过玄武门血案的皇上,又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挑起自己儿子之间的血斗?
若是单纯的只是支持其中一个的话,说不定皇上身上的寒气还不会这么重,毕竟岑文本要心计有心计,要才学有才学,他想要挣个葱从龙之功,大家也都理解,只可惜立场不坚定,行为有些像是探子细作,左挑右拨,这才是皇上心中最大的忌讳!
至于长孙无忌,早年就对岑文本,一边给萧宪出谋划策安顿民心抗唐,一边转手将萧宪买个李唐,背地里偷偷独自降唐的举止反感,再加上两人都是以智谋心机见长,也算是天生看不对眼的冤家。
确实,李世民看着岑子键跟杨辉对质的口供,也记起了岑文本当年是如何归唐的事情。
原本李世民就曾经派人跟萧宪接触过,萧宪也有降唐的意向,却因为岑文本而渐渐打消了降唐的念头,改为防唐入侵,希望与李唐平等共立。
萧宪是听了当地大家族出身的名仕岑文本的话,断了降唐的念头,可是安抚他的岑文本,却在背地里将萧宪卖给了李唐,自己偷偷的投降了大唐,给萧宪来个措手不及。
犹记得的当年萧宪临死时,冲天大喊不甘,死死的盯着把他卖了,为自己家族换了个好价钱的岑文本,死不瞑目。
当时长孙无忌就曾私下说过,若是遇到能够降服岑文本的人,说不定他会安稳做个能臣,可惜他的心太大了,有些做作,心下却未必真的安分。
那时年轻,只有着征伐以安天下的雄心,想着凭自己的一颗为民的心,岑文本不会生出二心,另一方面也是爱惜岑文本的才干,所以,李世民才会对长孙无忌的话淡笑不稳。
还曾私下跟长孙皇后调效过,长孙无忌怕是不服岑文本的才智,这才心下不满有所乱言。
从那之后,长孙无忌再也没说过岑文本不好的话,却也跟岑文本的关系不好。
看着眼前的口供,若是没有岑文本的授意,其独子岑子键何来的胆子结交外臣?更是一个点子一个点子的将房遗直给算计了进去?
记得当初房遗直外放的时候,让房遗直去往汾洲孝义的主意,还是岑文本据理提出,坚持倡议的。
“长孙无忌。”目光闪烁良久,李世民稳住了心中的情绪,抬眼看向没事人一般的长孙无忌。
“臣在。”张开低垂的眼眸,长孙无忌起身,拱手说道。
“你明天代朕去岑府,问询一下岑文本,可知道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至于别的,你清楚该如何做。”李世民冷峻的声音响起,眼神利如刀锋,一如往昔战场上的锋锐。
“臣遵旨。”
看到李世民眼里的锋锐,长孙无忌恭敬的接了李世民的口谕,低首的一瞬间,嘴角勾起了莫名的笑容,老是睡不醒的眼眸里闪出了晶晶的亮光。
旁边的刘宏宇抬眼看了下长孙无忌,怎么听怎么觉得长孙无忌的语气中,有种奸计得逞的兴奋感觉。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长孙无忌支持的是太子李承乾,岑文本却不怎么能看得上早前的太子。
再加上岑文本本就是吴王早年的府邸司马,在吴王李恪明确失去争储的希望之前,岑文本所要靠拢和辅佐的人都会是吴王李恪。
现在可好,已经明明已经是魏王师的岑文本,竟然还在跟杨家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一边辅佐嫡出的魏王殿下争储,一边还跟有着前杨血统的吴王掰不干净,在两个皇子之间左右逢源。
挑着两个皇子参与到争储之中,这种事情还是发生在皇上有意暗示过以后立太子,都要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闲时立贤,战时立功”的十六字方针来执行之后的事情,身为众皇子的父亲,而且是经历过玄武门血案的皇上,又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挑起自己儿子之间的血斗?
若是单纯的只是支持其中一个的话,说不定皇上身上的寒气还不会这么重,毕竟岑文本要心计有心计,要才学有才学,他想要挣个葱从龙之功,大家也都理解,只可惜立场不坚定,行为有些像是探子细作,左挑右拨,这才是皇上心中最大的忌讳!
至于长孙无忌,早年就对岑文本,一边给萧宪出谋划策安顿民心抗唐,一边转手将萧宪买个李唐,背地里偷偷独自降唐的举止反感,再加上两人都是以智谋心机见长,也算是天生看不对眼的冤家。
确实,李世民看着岑子键跟杨辉对质的口供,也记起了岑文本当年是如何归唐的事情。
原本李世民就曾经派人跟萧宪接触过,萧宪也有降唐的意向,却因为岑文本而渐渐打消了降唐的念头,改为防唐入侵,希望与李唐平等共立。
萧宪是听了当地大家族出身的名仕岑文本的话,断了降唐的念头,可是安抚他的岑文本,却在背地里将萧宪卖给了李唐,自己偷偷的投降了大唐,给萧宪来个措手不及。
犹记得的当年萧宪临死时,冲天大喊不甘,死死的盯着把他卖了,为自己家族换了个好价钱的岑文本,死不瞑目。
当时长孙无忌就曾私下说过,若是遇到能够降服岑文本的人,说不定他会安稳做个能臣,可惜他的心太大了,有些做作,心下却未必真的安分。
那时年轻,只有着征伐以安天下的雄心,想着凭自己的一颗为民的心,岑文本不会生出二心,另一方面也是爱惜岑文本的才干,所以,李世民才会对长孙无忌的话淡笑不稳。
还曾私下跟长孙皇后调效过,长孙无忌怕是不服岑文本的才智,这才心下不满有所乱言。
从那之后,长孙无忌再也没说过岑文本不好的话,却也跟岑文本的关系不好。
看着眼前的口供,若是没有岑文本的授意,其独子岑子键何来的胆子结交外臣?更是一个点子一个点子的将房遗直给算计了进去?
记得当初房遗直外放的时候,让房遗直去往汾洲孝义的主意,还是岑文本据理提出,坚持倡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