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衡将郑森拉到一边,“郑将军,号箭我随身带了,若是有变化,我们施放号箭,码头的兴华军就能知晓,他们会来接应,我们乘船撤退便好,敌军势大,咱们不能莽撞行事。”

    高衡倒不是惧怕清兵,建虏不干人事,这是后世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正是在一九一一年,中山先生振臂一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推翻腐朽的满清,才有了数十年后那个强盛的国度,作为我军的精英,高衡对满清不可能有一点好感,若是让他去打清兵,高衡自己也是跃跃欲试,可现在不是逞英雄的时候,清军势大,自己和郑森都只有随行的卫队,硬拼肯定是不明智的。

    刘肇基也劝说道:“是啊,高将军说得对,郑将军,守土保境乃是我扬州兵马的职责,你远道而来,怎能以身犯险,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跟郑总兵交代。”

    郑森是年轻人,此刻热血上涌,恳请刘肇基道:“总兵大人,我就上城看看,绝不打扰军门排兵布阵,若是未来家父出兵,我提前熟悉一下战况也是好的,毕竟我们福建水师还没有跟清兵交过手。”

    郑森这么说,刘肇基倒是不好拒绝,高衡只是不想郑森出意外,谁知道城外究竟来了多少清兵。刘肇基想了想道:“那好吧,将军随本将上城,只不过要多加小心。”

    说完,整个府衙便全部行动起来,虽然城内乱作一团,但是任民育和刘肇基坐镇,军队和衙门没乱,不断有衙役来回奔跑维持秩序,刘肇基手下几个千总已经持着令箭封锁了四门。

    刘肇基带着兵马匆匆上城,在城门关闭之前,数匹快马飞奔出南门,去追已经出发的史可法,史可法若是得知消息,肯定会回师救援,除非是清军大股压上,否则若只是小股试探的偏师,刘肇基倒是不惧。

    任民育负责在城内维持秩序,刘肇基披挂整齐来到了城头,高衡和郑森等人跟在刘肇基后面,城内没有多余的铠甲,虽然江南富裕,但是武备松弛。京师失陷之后,江南并没有加紧整备,直到弘光朝廷建立,史可法督师扬州,才开始重视武备。

    可那时已经晚了,并且从弘光建立到现在一年都没有,史可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大部分的预算都给了江北四镇,扬州的兵马装备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

    就扬州的两万兵马,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无甲的卫所军户,所以自然也没有多余的铠甲来分给郑森等人。郑森和高衡也表示了拒绝,铠甲当然是要留给参战的将士们用,他们不参战,就不占用宝贵的铠甲了。

    “开门!快开城门!”

    “他娘的,老子们在城外拼死拼活,你们竟然把门给关了,是要看着老子们死吗?”

    “狗娘养的,再不开城门老子放箭了!”

    众人刚一来到北门城头,就听见了城外连续的叫骂声,刘肇基勃然大怒,立刻从垛口看了出去,只见北门城外聚集了上千人马,全都是明军打扮。领头几人刘肇基认识,正是史可法接任督师之后分配给刘肇基的几个部下。

    刘肇基有些奇怪,扬州的兵马并不是全部集中在扬州城内的,史可法为了安全,在扬州城外还设立了一道屏障,以上官桥、邵伯镇、万寿镇这一条弧线为一道防线,每个镇子附近驻扎一个千总营,总共三千人在城外,建立防线,一方面是阻挡可能来自北方的威胁,另一方面也等于是给扬州城一个预警和准备的时间。

    下面这三个千总正是这一道防线的三个主官,刘肇基看见他们就是心中一跳,要知道,这一道防线可是三千人啊,虽然不多,但这就说明,恐怕清兵来的兵力要远远多于这个数。

    刘肇基大致观察了一下城外的兵马,大约有两千多人,剩下的人估计不是逃跑了就是被清兵干掉了,除了兵丁之外,还有不少没来得及进城的老百姓,大约也有一两千人,乌泱泱的一大片。

    他心中一拎,旋即对城下大喝一声道:“他娘的,吵什么吵,老子是刘肇基!”

    听到这个声音,城下几个千总这才看清了刘肇基的样貌,吵闹声立刻停止。刘肇基虽然被贬官到南直隶,但毕竟是边军大将,虎威犹在,这几个千总到他手下之后,对刘肇基也是发怵,现在刘肇基这么一骂,众人立刻停止了喧哗。

    领头一个千总跪下哀求道:“军门,您就行行好,放我们进城吧,建虏,建虏实在是太厉害了,咱们上官桥的兄弟们根本挡不住他们,敌军是铺天盖地的马队,一个冲锋就把咱们打垮了。”

    他这么一说,其余人也是连声哀求,希望刘肇基能放他们进城。

    刘肇基问道:“建虏究竟有多少人,你们到底看没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