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红着眼眶,用力点了点头。

    “我小叔身上那些淤青的部位不正常,一般人若是打架不会出现在那些地方。”

    “当时负责给我小叔验伤的正是我老师,我老师回忆说,他注意到我小叔肛*门处有撕裂红肿。”

    岳明礼皱眉:“但鉴定报告上并没有写这条。”

    李杏无奈叹气:“我老师当年跟我如今一样,有些事情没有办法。”

    “小李,你还从你老师那儿得到了什么消息?”

    李杏摇摇头:“其他没了,当时我奶奶为了给我小叔留全尸,硬是不同意进行解剖。”

    “好,我知道了。”

    第二天岳明礼跟沈知秋分头行动,沈知秋带着药渣去往河西村找董贺松。

    “姥爷。”

    沈知秋从董晓梅那里打听到董贺松爱书法,特地从岳国淮那里求了一块端砚送予他。

    “知秋,有心了。”

    董贺松将砚台放到书桌上,吸了吸鼻子,看向沈知秋手里拿着的油布包,说到其中药渣的成分:“熟地黄,当归,白芍,川穹,四物汤。”

    “姥爷,您真厉害,都没看方子,就能闻出来都有什么。”

    沈知秋将油布包放到书桌上,打开,先将药方递给董贺松:“姥爷,这是我妈生前用过的一些方子,我来是想麻烦您帮我瞧瞧可有哪里不妥。”

    董贺松一一看过,所有方子都大同小异,就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会增减几味药,不出彩也不出格。

    “单就方子来说,并无不妥。”

    将方子放下,董贺松给沈知秋说到其中原理:“知秋,我们开药需要顺应病人的病情,还得找到那个根儿。”

    “比如病人的情况是燥热,那就需去火,用一些滋阴凉性药,这时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再用温热滋补类药材的。

    但若是这人为下寒上火,水火不济,那则要引火下行,当给他开一些温热类药材用于泡脚。”

    “因此这方子妥不妥,还得看病人是何情况,若是顺应病情,那就是妥的,但若是跟病情相逆,则定为不妥。”

    “姥爷,那您能再帮我看下这些药渣可有哪里不对吗?”沈知秋将药渣都推到了董贺松面前。

    董贺松仔细看过,摇头:“也并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