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了科技发展的福,信藩眼下的军事通讯非常发达。身在登州的何苦,可以非常从容的指挥全国各地的任意一支军队,各地的军情也可以第一时间呈送到何苦的面前。还得依靠八百里加急的多尔衮,可没有何苦的这种便利。全国都已经打开了锅,多尔衮才刚刚知道山西惊变的消息。
多尔衮得到消息的时间很晚,内容也不太全面,但也够让他睡不着觉的了。姜瓖反正的震动实在太大,山西一省,除太原等少数城池之外,几乎是一夜变色,就连陕西的部分州府也改旗易帜,山陕之地几乎脱离了清廷的控制。多尔衮很想兴兵平叛,但是眼下的条件实在是不允许,盘踞山东的何苦根本不可能给他从容平叛的机会。
前期紧锣密鼓的军事调动,让清廷和信藩已经剑拔弩张,所有人都知道战争已经走到了眼前。多尔衮想在这个时候紧急叫停,何苦会信他就出鬼了。只要八旗主力敢向山西运动,何苦的明军精锐,马上便会从多路合围北京,别说恢复山西,大清能不能保住都两说。洪承畴举天下而攻一隅的办法,虽然让大清获得了更多的资源,但也把大清的主力部队分的太散了,多尔衮集中主力的行为,完全是对何苦宣战的战表,何苦绝不会姑息他的。
多尔衮只能一面嘱咐马承忠严防德州一线,以免企图以招抚政策解决山西问题,然后尽快抽出主力与何苦决战。多尔衮以皇父摄政王之尊给姜瓖写了亲笔信,想以大清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劝说姜瓖回心转意。多尔衮详细的解说了阿济格等人带兵前往大同是为了处理蒙古问题,完全与姜瓖无关。故意把姜瓖起兵反清说成只是误解了清廷意图,给姜瓖下台阶的机会,而且宣布只要姜瓖能悔罪归诚,仍将照旧恩养。
可惜姜瓖反正,虽然有阿济格等人重兵压境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却是民族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化解。姜瓖举兵之前,便已经遭到清廷的猜忌,而且多次受到旗人官员的折辱,一切都已经覆水难收,多尔衮的亲笔信写的再好,姜瓖也不可能回头了。大明山西巡抚王为道,当着多尔衮使者的面,把多尔衮的亲笔信撕成了粉碎。
劝解无效,多尔衮只能以武力解决。八旗铁骑迅猛无比,换装了火枪、火炮之后,更是更是威猛锐利,多尔衮想打何苦一个时间差,他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姜瓖,然后在回头与何苦决战。多尔衮以敬谨郡王尼堪为先锋,自己亲统大队,亲征姜瓖。这个部署,便是做好了何苦袭击他后路的准备,多尔衮随时准备掉头亲自迎战何苦。
自从山海关战役以来,执掌清廷最高权力的摄政王多尔衮,已经很久没有亲自统兵出征过了。一是进入北京之后,百务丛集,多尔衮难以分身。二是满洲贵族内部权力之争一直在进行,豪格、济尔哈朗他都得亲自对付。三则是因为他的健康状况不佳,身体根本就不予许。征战床笫都费劲,更别提征战沙场了。
这次多尔衮亲征大同实在是迫不得已,山西全省一旦失陷,必然引起连锁反应。且不说南方大片地方尚未平定,姜瓖反清后不仅山西各地纷纷响应,陕西、甘肃等地反清运动势若潮涌,就连畿辅也山贼蜂起。何苦又随时可能大军来袭,满清朝廷遇到了入关以来最大的挑战,多尔衮不得不再踏征程。
多尔衮出征之后,改装的清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连续攻克浑源州、应州和山陰县,兵锋直指大同城。不过多尔衮也发现了一些异样,虽然他接触的不是姜瓖的主力,只是山西各地的义军,但是这些部队的装备水平,完全不是普通民壮比的了的。钢炮、火枪充斥战场,好像多尔衮重金招降马承忠换来的技术兵器,一下子就烂大街了一样。
大同城刚刚在望,多尔衮便接到了北京转来的噩耗,何苦不是可能会袭扰他的后路,而是早在他出兵之前,便已经对清廷发起了全面的进攻。如今开封和山西南部已经全部沦陷,洛阳也已经告急,南方更是音讯断绝,连个死讯都没有了。
多尔衮无心恋战,只能急忙赶回北京主持大局。不过来都来了,多尔衮怎么也能努力一下,打是打不起了,但多尔衮还能再劝劝,所以他又亲笔给姜瓖写了一道谕旨,希望凭借自己的最高权威劝说姜瓖投降。
“向使他人至此,尔或顾畏不从;予兹躬临,可欢然来顺。如来归顺,庶阖城获苏。予方欲天下之人戴吾恩德,尔姜瓖诸罪悉与赦免。谕到可即出降,自恩养如故。勿更怀疑虑,以贻害阖城官民也。予来尔不归顺,则再无生路矣。予言一出,脱有反覆,天下之人谁复信之?”
姜瓖本来不想搭理多尔衮,但是接到飞艇传讯的王为道,却觉得很有搭理一下多尔衮的必要,让多尔衮在大同城下多留一刻,明军在其他战线上的成就便会大上三分。在王为道的一再劝说下,姜瓖亲笔给多尔衮回了封信。
姜瓖在回信中先列举了自己为清廷立了大功,未有毫发罪过,然而不仅未蒙升赏,跟随他降清的百姓亦阽危已极。而且清廷选出各官又肆行陵虐,民实难堪,最要命的便是大清英亲王阿济格。阿济格的王师一到,便要催办粮草,山西绅士军民苦不可当。阿济格又动辄欲行杀戮,大同一方百姓委属无辜,谁肯坐而守死?
姜瓖又针对多尔衮的谕旨表示,“况阖城之人矢志誓死,王纵开诚肆赦,谁敢遽信?是惟更降一谕,明指以全活之方。若不开恩,臣惟率众以俟,无他想望矣”。姜瓖是要求多尔衮退兵,使大同地区的军民有实际的安全感。反正也是扯淡,不如扯的真诚一些。眼下山陕反清义师风起云涌,姜瓖自然要搞一把缓兵之计。
姜瓖很有扯淡的闲情雅致,多尔衮却没那个闲心陪他扯淡了,豫北、晋南一片糜烂,姜瓖闹腾的再欢,多尔衮也不得不回师了。照理,多尔衮应该直接返回北京,可是南边战事过于不利,吴桥防线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所以为了稳定南方的军心,同时向德州施压,牵制信藩明军,多尔衮故意带着大军走了太原、真定一线。
多尔衮想先去太原,向他那个不省心的哥哥阿济格面授机宜,然后去真定一线,为绿营汉军和马承忠的淮安军加油鼓劲。多尔衮在太原停留了两天,然后便急匆匆的转回了直隶境内。这几天他一直都不舒服,因为猎人的直觉,让他觉得一直有人在窥探着他。
“天上是什么呀?”大军行进之时,多尔衮恍惚间在天际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多尔衮得到消息的时间很晚,内容也不太全面,但也够让他睡不着觉的了。姜瓖反正的震动实在太大,山西一省,除太原等少数城池之外,几乎是一夜变色,就连陕西的部分州府也改旗易帜,山陕之地几乎脱离了清廷的控制。多尔衮很想兴兵平叛,但是眼下的条件实在是不允许,盘踞山东的何苦根本不可能给他从容平叛的机会。
前期紧锣密鼓的军事调动,让清廷和信藩已经剑拔弩张,所有人都知道战争已经走到了眼前。多尔衮想在这个时候紧急叫停,何苦会信他就出鬼了。只要八旗主力敢向山西运动,何苦的明军精锐,马上便会从多路合围北京,别说恢复山西,大清能不能保住都两说。洪承畴举天下而攻一隅的办法,虽然让大清获得了更多的资源,但也把大清的主力部队分的太散了,多尔衮集中主力的行为,完全是对何苦宣战的战表,何苦绝不会姑息他的。
多尔衮只能一面嘱咐马承忠严防德州一线,以免企图以招抚政策解决山西问题,然后尽快抽出主力与何苦决战。多尔衮以皇父摄政王之尊给姜瓖写了亲笔信,想以大清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劝说姜瓖回心转意。多尔衮详细的解说了阿济格等人带兵前往大同是为了处理蒙古问题,完全与姜瓖无关。故意把姜瓖起兵反清说成只是误解了清廷意图,给姜瓖下台阶的机会,而且宣布只要姜瓖能悔罪归诚,仍将照旧恩养。
可惜姜瓖反正,虽然有阿济格等人重兵压境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却是民族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化解。姜瓖举兵之前,便已经遭到清廷的猜忌,而且多次受到旗人官员的折辱,一切都已经覆水难收,多尔衮的亲笔信写的再好,姜瓖也不可能回头了。大明山西巡抚王为道,当着多尔衮使者的面,把多尔衮的亲笔信撕成了粉碎。
劝解无效,多尔衮只能以武力解决。八旗铁骑迅猛无比,换装了火枪、火炮之后,更是更是威猛锐利,多尔衮想打何苦一个时间差,他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姜瓖,然后在回头与何苦决战。多尔衮以敬谨郡王尼堪为先锋,自己亲统大队,亲征姜瓖。这个部署,便是做好了何苦袭击他后路的准备,多尔衮随时准备掉头亲自迎战何苦。
自从山海关战役以来,执掌清廷最高权力的摄政王多尔衮,已经很久没有亲自统兵出征过了。一是进入北京之后,百务丛集,多尔衮难以分身。二是满洲贵族内部权力之争一直在进行,豪格、济尔哈朗他都得亲自对付。三则是因为他的健康状况不佳,身体根本就不予许。征战床笫都费劲,更别提征战沙场了。
这次多尔衮亲征大同实在是迫不得已,山西全省一旦失陷,必然引起连锁反应。且不说南方大片地方尚未平定,姜瓖反清后不仅山西各地纷纷响应,陕西、甘肃等地反清运动势若潮涌,就连畿辅也山贼蜂起。何苦又随时可能大军来袭,满清朝廷遇到了入关以来最大的挑战,多尔衮不得不再踏征程。
多尔衮出征之后,改装的清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连续攻克浑源州、应州和山陰县,兵锋直指大同城。不过多尔衮也发现了一些异样,虽然他接触的不是姜瓖的主力,只是山西各地的义军,但是这些部队的装备水平,完全不是普通民壮比的了的。钢炮、火枪充斥战场,好像多尔衮重金招降马承忠换来的技术兵器,一下子就烂大街了一样。
大同城刚刚在望,多尔衮便接到了北京转来的噩耗,何苦不是可能会袭扰他的后路,而是早在他出兵之前,便已经对清廷发起了全面的进攻。如今开封和山西南部已经全部沦陷,洛阳也已经告急,南方更是音讯断绝,连个死讯都没有了。
多尔衮无心恋战,只能急忙赶回北京主持大局。不过来都来了,多尔衮怎么也能努力一下,打是打不起了,但多尔衮还能再劝劝,所以他又亲笔给姜瓖写了一道谕旨,希望凭借自己的最高权威劝说姜瓖投降。
“向使他人至此,尔或顾畏不从;予兹躬临,可欢然来顺。如来归顺,庶阖城获苏。予方欲天下之人戴吾恩德,尔姜瓖诸罪悉与赦免。谕到可即出降,自恩养如故。勿更怀疑虑,以贻害阖城官民也。予来尔不归顺,则再无生路矣。予言一出,脱有反覆,天下之人谁复信之?”
姜瓖本来不想搭理多尔衮,但是接到飞艇传讯的王为道,却觉得很有搭理一下多尔衮的必要,让多尔衮在大同城下多留一刻,明军在其他战线上的成就便会大上三分。在王为道的一再劝说下,姜瓖亲笔给多尔衮回了封信。
姜瓖在回信中先列举了自己为清廷立了大功,未有毫发罪过,然而不仅未蒙升赏,跟随他降清的百姓亦阽危已极。而且清廷选出各官又肆行陵虐,民实难堪,最要命的便是大清英亲王阿济格。阿济格的王师一到,便要催办粮草,山西绅士军民苦不可当。阿济格又动辄欲行杀戮,大同一方百姓委属无辜,谁肯坐而守死?
姜瓖又针对多尔衮的谕旨表示,“况阖城之人矢志誓死,王纵开诚肆赦,谁敢遽信?是惟更降一谕,明指以全活之方。若不开恩,臣惟率众以俟,无他想望矣”。姜瓖是要求多尔衮退兵,使大同地区的军民有实际的安全感。反正也是扯淡,不如扯的真诚一些。眼下山陕反清义师风起云涌,姜瓖自然要搞一把缓兵之计。
姜瓖很有扯淡的闲情雅致,多尔衮却没那个闲心陪他扯淡了,豫北、晋南一片糜烂,姜瓖闹腾的再欢,多尔衮也不得不回师了。照理,多尔衮应该直接返回北京,可是南边战事过于不利,吴桥防线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所以为了稳定南方的军心,同时向德州施压,牵制信藩明军,多尔衮故意带着大军走了太原、真定一线。
多尔衮想先去太原,向他那个不省心的哥哥阿济格面授机宜,然后去真定一线,为绿营汉军和马承忠的淮安军加油鼓劲。多尔衮在太原停留了两天,然后便急匆匆的转回了直隶境内。这几天他一直都不舒服,因为猎人的直觉,让他觉得一直有人在窥探着他。
“天上是什么呀?”大军行进之时,多尔衮恍惚间在天际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