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那六人不知道是谁,但那份绝佳的试卷,必然出自小李先生。

    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实本来,他们不应该出这两道题目。

    这对其他学子不公平。

    问题是,他们能出的所有题目,都是小李先生教他们的,无论他们怎么出,结果都是一样的。

    只要他参加科举,就没有人能和他争数科状元的位置。

    四位老先生离开宋府时,宋敛正好从外面走进来。

    这次科举之上,礼科居然也出了一份绝佳试卷。

    为此,整个礼部都被惊动了,侍郎大人带着礼部郎中,还有礼部员外郎的他,亲自去第一考院审查那份考卷。

    要知道,就算是将五礼全都背下来,一字不漏的填上去,也只能得到甲上。

    有一些细节,只有真正组织主持过这些典礼,才能写的出来。

    那份考卷宋敛看了。

    他都没办法答的那么完美。

    那位考生若是去礼部,无须额外的培训和学习,甚至可以直接接替礼部郎中的位置。

    侍郎大人也说了,等到科举成绩公布之后,一定要将这位考生争取过来。

    ……

    科举每一科,至多考一日,但阅卷往往需要数日。

    至第三场乐科时,第一考院,还有近一千五百人。

    三科结束,只淘汰了五百余人。

    这其中,固然有科举考生实力更强的缘故,但更多的原因,是这里是第一考院,汇聚的本来就是大夏最顶尖的学子。

    靠后一些的考院,三科过后,甚至有淘汰八成的。

    当考院大门打开,考生们依照次序进入的时候,哪怕是四大书院的学子,心中也变的忐忑起来。

    与绘画、书法类似,科举乐科考试,每一位考生的弹奏,都会有五位考官进行评判,去除其中最高和最低的评价,取剩余三位考官的平均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