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使臣求和的消息早已经传回到了洛阳皇宫。

    “诸位有何看法?”皇帝夏潜对着众臣说道。

    太子站出来说道:“父皇,姬御传回的消息说,魏国此次的行为太过于蹊跷,虽然还没有探明是什么情况,但是总归是对于他们魏国非常的不利,既然优势在我大周,那么不管是战是和都是非常有利的方案。”

    夏潜听了太子的话,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其他大臣:“太子所言不无道理,但此事关乎国家大计,朕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一位资深文臣出列,捋着胡须沉吟道:“陛下,太子所言虽然有理,但老臣以为,战争终究是国家之不幸,百姓之苦难,既然魏国主动求和,我们不妨顺水推舟,借此机会稳固边疆,发展国内生产,积蓄力量。”

    另一位武将则豪气干云地说道:“陛下,末将以为,我大周正是士气高昂之际,理应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魏国,求和只是魏国的缓兵之计,我们不可轻信。”

    “而且,我大周积蓄多年,如今魏国挑衅在先,怎么着也得让世人见识见识,我大周的威武。”

    朝堂上,战与和的争论愈演愈烈。

    主张和谈的大臣们认为,和谈可以为国家带来和平,让百姓休养生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为国家争取更多利益。

    而主张继续战斗的大臣们则坚持认为,大周目前占据优势,应该趁此机会一举拿下魏国,建立不朽功业。

    夏潜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随后问道:“丞相,你有何看法?”

    丞相赵斯说道:“陛下,太子殿下刚刚分析得很有道理,是战士和,现在与我大周都是有利的情况。”

    最后丞相一顿,继续说道:“但是,若是真的想要举兵拿下魏国,咱们面对的可能就不止魏国一国之力了,陛下可别忘了,咱们大周的名声在诸国之间可是不太好的。”

    丞相的一席话瞬间让刚才还在争吵的大殿安静了下来。

    大周在外的名声确实不好,但是这个不好却是大周自己人的骄傲,先帝时期,姬御的祖父姬定、庞令的祖父庞涛,先后封王,同时期还有五位国公,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打仗打出来的。

    大周三十年内灭了周边十数个国家,疯狗一般的扩张,令周边的国家都开始胆寒,八个大国同时制约大周。

    这才使得周国停下了脚步,最后随着先帝和姬定等人的相继离世,大周也开始休养生息,各国之间这才逐渐的平和下来。

    魏国可不是一个小国,若是大周真的打下来了魏国,可能其他的国家会认为大周又想像曾经一样攻伐,到那个时候可能又是一次联合抗衡。

    丞相顿了顿,接着说道:“陛下若是想要继续出兵伐魏,那我大周就要做好举目皆敌的情况,以大周现在的国力,能不能抵御其他诸国的联军,还是需要慎重考虑。”

    “刚才将军所说魏国挑衅在先,倒也不见得,魏王的高明之处就是以梁嵩作为主将,打的是复国的口号,其余诸国也一定不认可这个借口,如今梁嵩已死,现在是我们在侵占魏国,虽然我大周是被迫反击,但是其余住诸国想找借口还不是易如反掌。”

    丞相言罢,刚才慷慨激昂的武将们也都噤了声,这些人虽然立功心切,但是也都不是没有脑子的人,知道一切都要从实际情况来看。

    夏潜也陷入了挣扎之中,一方面,开疆拓土的功绩确实非常诱惑,而且没有哪个皇帝不想征服世界,另一方面,作为一国之君,他的每一步都要为大周负责。

    夏潜矜矜业业三十年,大周如今国力蒸蒸日上,若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断送了这么多年的基业,那可真是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