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转过头,朝杜荷问道:“杜荷,你觉得孤招收多少名士子合适?”

    杜荷笑着说道:“太子殿下,东宫如今人才稀缺,应当多多益善。”

    “考核以后,只要有一县之才潜质的人,就可以把他们纳入崇文馆。”

    这帮士子被招进崇文馆,并不是正式的学士,只是普通的学徒而已。

    而且招收他们的目的也不是在崇文馆任职,而是以后出去担任地方县令。

    养百来号人,对于东宫来说,并非难事。

    李承乾点了点头:“其余没被选上的士子该怎么处理?”

    “如果他们没被孤选上,会不会跑去给李泰效力?”

    现场考核,也不是完全精准,总会漏掉一些有才能的人。

    这帮人在东宫找不到机会,肯定会跑去魏王府那边。

    李承乾这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既不能完全把这帮人招进崇文馆,但也不想被李泰给招走。

    杜荷想了片刻,支招道:“太子殿下,可以跟没有被选中的人说,东宫崇文馆会在长安城外设点,每三个月招募一批士子。”

    “三个月的时间不算长,没有被选中的士子也等得起,可以避免有一定才能的人跑去魏王那边。”

    科举选拔每年一次机会,而东宫崇文馆给到四次机会。

    这帮士子看得到盼头,所以这段时间会疯狂补全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参加崇文馆考核。

    杜荷接着说道:“太子殿下,你甚至可以根据人才的选拔要求,给这帮士子发一些相关的书籍。”

    “这帮人拿到东宫发的书籍,便会疯狂研读,你也能有针对性选拔人才。”

    这个招数和朝廷的科举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前朝廷的科举,为的是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考核的是经义、时务和经史。

    所以考生也会根据考核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的短板。

    才能便是这样,一点一点累积下来。

    李承乾笑着说道:“杜荷,还是你有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