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杭州和苏州,这两座城市的纺织业就非常发达,属于江南的纺织业中心。两座城市大大小小的纺织工场,不下上百家。生产出来的各类布匹和丝织品,则是多达数百品种。

    更重要的是,赵悦从这资料里面还得到了信息,那就是整个纺织业里面,已经有了明显的程序分工。比如一些工场是专门负责织布,一些工场则擅长印花印染。社会大分工,似乎开始在这里出现了苗头。

    按时迁这本资料调查得出来的结果,整个江南纺织业工场数量,不下三百家,还有一些家庭作坊,更不计其数。受益于纺织业方面的雇工,最少不下十万人。

    这还仅仅只是纺织业,还有其他大的手工业工场,也有大量的脱产农民变成雇工在做工。所以,从这就可以看出,在整个江南地区,最少有上百万的各行各业的雇工存在。

    能有这样的规模,也是在于大周朝承平了快两百年了,再加上大周朝并不抑制商业和手工业,所以促进了整个国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农业也稳定,自然就让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出现了分工,又加上海贸的兴盛,更促进了江南手工业变得如此繁荣。

    这里面也要提到一点的是,这些工场,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江南地区的士族门阀的身影。

    赵悦拿着资料,足足研究了差不多两天,把整个资料记录的详细内容,都摸透,才有了决定。

    赵家既然已经打算把发展中心转移到江南来,赵悦自然要考虑如何让赵家的产业变得越来越庞大。

    说实话,在汴京城,赵家尽管看起来蒸蒸日上,已经崛起,可真正拿得出手的产业,并不多。一是水泥工场,二是招商钱庄,三则是房地产项目,四就是东京剧院和红袖招的股份了。至于酒水和彩票,那基本上算是一个附属。

    赵家来江南后,原来的主产业自然要布局和扩展,可仅仅只靠这些产业,撑不起赵悦要做帝国大金主的雄心。所以,才有了时迁搜集来的这份资料。

    有了这份资料,研究了之后,赵悦就决定再让赵家布局几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