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方翰民还是那个书呆子临时工,这一切当然不可能在他身上发生,但他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牛津大学制药科学博士的穿越者,对合成扑热息痛原料药的所有工艺技术,都了如指掌。
但是,谜一样的方翰民,却让车间技术员老吴对他疑虑重重。
车间主任却不以为然,在老杨看来,我管他是临时工还是正式职工?只要方翰民真能解决“酰化”岗位的技术问题,就应该大力支持!英雄莫问出处,身份就那么重要吗?
老杨认为,国外那个发明大王爱迪生只读过三年书,而且还耳聋,照样取得了一千多项发明,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方翰民只是个临时工,但他好歹读过高中,身体健全,起码是个正常人,而且一直喜欢学习钻研,爱迪生能做的事,方翰民为什么不能?
面对车间存在的技术问题,方翰民主动提出解决办法,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本来就值得表扬,作为车间主任,老杨没有理由不支持方翰民的建议。
虽然谁也不敢保证方翰民的技改方案一定能成功,但积极尝试改变现状,总比消极怠工强得多!万一成功了,当然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即使不成功,这种工作的主动性也应该受到鼓励。
想到这里,老杨端起面前的水杯,一口没喝又放回桌上,“既然小方那么自信,说明他并不是信口开河,我看咱们就不要纠结于他的临时工身份了。”
“你的意思,咱们应该怎么办呢?”虽然口头上也承认方翰民的自信,其实老吴在内心并不看好这件事。
“你是车间技术员,技术方面的事,我得听取你的意见。”
“要我说,咱们最好把这件事向厂里汇报,让厂领导做决定。”老吴想把事情一推了之,像他这种人,工作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待在办公室享清闲,工资奖金一分钱不少拿,他才懒得操那份闲心呢。
老杨一心想解决车间存在的技术问题,他认为连老吴都瞧不起方翰民的临时工身份,如果向厂里汇报,那些厂领导必然会以方翰民的年轻临时工身份为由,拒绝采纳方翰民的建议。
考虑到方翰民人微言轻的原因,老杨决定先斩后奏,“按照小方提出的技术方案,如果只需更换反应介质,其他条件不变,就无需对设备进行大量改造,也就用不着惊动厂领导。要不咱们先在车间腾出一套耐腐蚀设备做试验,等试验成功了,再向厂里汇报也不迟。”
“你是说,咱们私自在车间做试验?”老吴吃惊地看着对方。
“你这说法太吓人了!在车间用工厂的设备和工厂的职工,大张旗鼓地为工厂做事,怎么能叫私自做试验?”老杨非常反感对方的说法。
一个是车间主任,一个是技术主管,老杨入厂时间更早,虽然学历较低,但他有进取精神,工作认真踏实,能吃苦耐劳,也会管理;老吴虽有本科学历,但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关键是心思太重,为人处世缺乏担当。这两人只是表面上过得去,其实相互都都不服气。
老杨毕竟是车间的行政一把手,具有决策权,见他主意已定,老吴再不好明确反对,“如果你觉得可以在车间做试验,那就试试吧。”
显而易见,老吴的表态并非发自内心地支持,老杨顾不了那么多,大不了说他独断专行,但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解决技术问题的办法,所以,他很坦荡,“那就从明天开始,你组织几名职工,在车间选择一套合适的设备,按照小方给出的技术方案,通过试验看看结果怎么样。”
老吴当然清楚,这是老杨在给他分派工作,但他不打算接受这项任务,便找理由推脱道:“说实话,对方翰民提出的技术方案,我还不是太理解,为了避免试验过程跟技术方案出现偏差,我觉得应该让方翰民亲自带人做试验,才能完全体现这套技术方案的特点。”
“当然要让方翰民参与试验,但你是车间技术主管,你得出面组织实施呀!”
“不就是个试验嘛,干嘛非得我出面组织实施?我觉得最好让方翰民按照他的设想和计划开展试验,排除外界对他的干扰,试验更容易取得成功。”
老吴执意不肯出面组织这次试验,自有他的心思,一方面他从内心瞧不起方翰民的身份,他可不想跟一个入厂一年多的临时工为伍。另外,老吴作为二车间的技术主管,对本车间存在的技术问题一直束手无策,没想到一个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临时工,却主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尽管谁也没有说他无能,而且方翰民的建议未必就能成功,但老吴的脸上实在有点挂不住。
平心而论,老吴对方翰民的技术方案确实心里没底,他根本不相信一个没有什么学历的临时工能有这种本事,更担心试验不成功,跟着方翰民丢人现眼。所以,他宁愿站在旁边看热闹,也不愿意趟浑水。
老吴跟车间主任本来就是面和心不和,你老杨不是对方翰民的话深信不疑吗?那我就远离是非,隔岸观火,等着方翰民出丑,我正好看你们的笑话!
但是,谜一样的方翰民,却让车间技术员老吴对他疑虑重重。
车间主任却不以为然,在老杨看来,我管他是临时工还是正式职工?只要方翰民真能解决“酰化”岗位的技术问题,就应该大力支持!英雄莫问出处,身份就那么重要吗?
老杨认为,国外那个发明大王爱迪生只读过三年书,而且还耳聋,照样取得了一千多项发明,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方翰民只是个临时工,但他好歹读过高中,身体健全,起码是个正常人,而且一直喜欢学习钻研,爱迪生能做的事,方翰民为什么不能?
面对车间存在的技术问题,方翰民主动提出解决办法,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本来就值得表扬,作为车间主任,老杨没有理由不支持方翰民的建议。
虽然谁也不敢保证方翰民的技改方案一定能成功,但积极尝试改变现状,总比消极怠工强得多!万一成功了,当然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即使不成功,这种工作的主动性也应该受到鼓励。
想到这里,老杨端起面前的水杯,一口没喝又放回桌上,“既然小方那么自信,说明他并不是信口开河,我看咱们就不要纠结于他的临时工身份了。”
“你的意思,咱们应该怎么办呢?”虽然口头上也承认方翰民的自信,其实老吴在内心并不看好这件事。
“你是车间技术员,技术方面的事,我得听取你的意见。”
“要我说,咱们最好把这件事向厂里汇报,让厂领导做决定。”老吴想把事情一推了之,像他这种人,工作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待在办公室享清闲,工资奖金一分钱不少拿,他才懒得操那份闲心呢。
老杨一心想解决车间存在的技术问题,他认为连老吴都瞧不起方翰民的临时工身份,如果向厂里汇报,那些厂领导必然会以方翰民的年轻临时工身份为由,拒绝采纳方翰民的建议。
考虑到方翰民人微言轻的原因,老杨决定先斩后奏,“按照小方提出的技术方案,如果只需更换反应介质,其他条件不变,就无需对设备进行大量改造,也就用不着惊动厂领导。要不咱们先在车间腾出一套耐腐蚀设备做试验,等试验成功了,再向厂里汇报也不迟。”
“你是说,咱们私自在车间做试验?”老吴吃惊地看着对方。
“你这说法太吓人了!在车间用工厂的设备和工厂的职工,大张旗鼓地为工厂做事,怎么能叫私自做试验?”老杨非常反感对方的说法。
一个是车间主任,一个是技术主管,老杨入厂时间更早,虽然学历较低,但他有进取精神,工作认真踏实,能吃苦耐劳,也会管理;老吴虽有本科学历,但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关键是心思太重,为人处世缺乏担当。这两人只是表面上过得去,其实相互都都不服气。
老杨毕竟是车间的行政一把手,具有决策权,见他主意已定,老吴再不好明确反对,“如果你觉得可以在车间做试验,那就试试吧。”
显而易见,老吴的表态并非发自内心地支持,老杨顾不了那么多,大不了说他独断专行,但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解决技术问题的办法,所以,他很坦荡,“那就从明天开始,你组织几名职工,在车间选择一套合适的设备,按照小方给出的技术方案,通过试验看看结果怎么样。”
老吴当然清楚,这是老杨在给他分派工作,但他不打算接受这项任务,便找理由推脱道:“说实话,对方翰民提出的技术方案,我还不是太理解,为了避免试验过程跟技术方案出现偏差,我觉得应该让方翰民亲自带人做试验,才能完全体现这套技术方案的特点。”
“当然要让方翰民参与试验,但你是车间技术主管,你得出面组织实施呀!”
“不就是个试验嘛,干嘛非得我出面组织实施?我觉得最好让方翰民按照他的设想和计划开展试验,排除外界对他的干扰,试验更容易取得成功。”
老吴执意不肯出面组织这次试验,自有他的心思,一方面他从内心瞧不起方翰民的身份,他可不想跟一个入厂一年多的临时工为伍。另外,老吴作为二车间的技术主管,对本车间存在的技术问题一直束手无策,没想到一个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临时工,却主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尽管谁也没有说他无能,而且方翰民的建议未必就能成功,但老吴的脸上实在有点挂不住。
平心而论,老吴对方翰民的技术方案确实心里没底,他根本不相信一个没有什么学历的临时工能有这种本事,更担心试验不成功,跟着方翰民丢人现眼。所以,他宁愿站在旁边看热闹,也不愿意趟浑水。
老吴跟车间主任本来就是面和心不和,你老杨不是对方翰民的话深信不疑吗?那我就远离是非,隔岸观火,等着方翰民出丑,我正好看你们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