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蕴沉默许久,慢幽幽一声苦笑。
“太苦了,郑公。数十年的战乱,夺去了多少无辜的性命,又有多少农田荒芜,房屋被毁,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郑公,日子真的太苦了。这个天下,也该迎来和平盛世了。”
动之以情。
郑寿山默默不语。
她再是一笑,继续晓之以理。
“郑公心下也有一杆秤,应该很清楚,李宗训父女把持的傀儡政权,能不能为大晋带来好日子……那么,大丈夫该与何人谋事?还望郑公三思。”
郑寿山眼睛暗了暗,“王妃这是为难我啊……三姓家奴,令人不齿,郑某……”
他摇摇头,“做不来。”
冯蕴道:“郑公此言差矣。两晋是一家,何来三姓?郑公归顺西京,那是大善。减少将士伤亡,便是为黎民谋福祉,为万世享太平。郑公,你是大晋的功臣啊!”
郑寿山满脸愁绪的看着她,叹息不语。
还不肯松口?
冯蕴微微一笑。
“我离京时,大王特意让我捎句话给郑公……”
郑寿山眼底一暗,多了一丝光。
他拱手朝西京方向,“不知大王有何指教?”
冯蕴道:“大王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郑公若肯归顺,来日必封侯拜相。郑公要是一条道走到黑……”
她停顿一下,淡淡笑开。
“北雍军攻入楚州那日,便是郑公阖家团圆之时——黄泉路上。”
-
这天的通惠河上,冯蕴说了很多话,郑寿山除了感念她仁义,却不肯当场表态,然后客客气气地告辞……
冯蕴也没有十足的把握,郑寿山会完全被自己说服,归顺西京……
因此,她特地准备了一个后续的方案——郑寿山的小舅子和妻子。
这些年,任汝德没少拿着南齐朝廷的银钱,在各地周游,广交朋友,建立自己的人脉。
“太苦了,郑公。数十年的战乱,夺去了多少无辜的性命,又有多少农田荒芜,房屋被毁,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郑公,日子真的太苦了。这个天下,也该迎来和平盛世了。”
动之以情。
郑寿山默默不语。
她再是一笑,继续晓之以理。
“郑公心下也有一杆秤,应该很清楚,李宗训父女把持的傀儡政权,能不能为大晋带来好日子……那么,大丈夫该与何人谋事?还望郑公三思。”
郑寿山眼睛暗了暗,“王妃这是为难我啊……三姓家奴,令人不齿,郑某……”
他摇摇头,“做不来。”
冯蕴道:“郑公此言差矣。两晋是一家,何来三姓?郑公归顺西京,那是大善。减少将士伤亡,便是为黎民谋福祉,为万世享太平。郑公,你是大晋的功臣啊!”
郑寿山满脸愁绪的看着她,叹息不语。
还不肯松口?
冯蕴微微一笑。
“我离京时,大王特意让我捎句话给郑公……”
郑寿山眼底一暗,多了一丝光。
他拱手朝西京方向,“不知大王有何指教?”
冯蕴道:“大王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郑公若肯归顺,来日必封侯拜相。郑公要是一条道走到黑……”
她停顿一下,淡淡笑开。
“北雍军攻入楚州那日,便是郑公阖家团圆之时——黄泉路上。”
-
这天的通惠河上,冯蕴说了很多话,郑寿山除了感念她仁义,却不肯当场表态,然后客客气气地告辞……
冯蕴也没有十足的把握,郑寿山会完全被自己说服,归顺西京……
因此,她特地准备了一个后续的方案——郑寿山的小舅子和妻子。
这些年,任汝德没少拿着南齐朝廷的银钱,在各地周游,广交朋友,建立自己的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