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危言(2/5)
郑观应抱拳道:“帝师的大名我是仰慕已久,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李谕说:“在下也曾读过先生的《盛世危言》,警醒世人,堪称一剂良药。”
郑观应叹道:“黄师傅是懂药理的,我这味药终究还是药性差了点。”
刘永福说:“郑大人当然是良医,只不过药方对了如果病人不吃药,那也无可奈何。”
郑观应说:“将军说得有理。”
刘永福又说:“本帅也已看透时局,有了归隐之意。”
刘永福虽然还掌管着黑旗军,不过对于清廷的调令早就“听调不听宣”,嘴上应承,根本不去干剿匪的事情,毕竟他自己就是起义军出身。
再怎么也是知道《水浒传》的,好在他的命运要比梁山好汉们好许多。
郑观应说:“我倒是想归隐山林著书立说,但时局所迫,脱不开身。”
李谕说:“如果大家都放手不干,情况恐怕还会更恶劣下去。”
郑观应说:“我便是有着这样的想法,所以今天听闻帝师到达广州、又有办学之念后,才不胜感激,定要亲来赴宴。”
李谕说:“教育自当是国之大事。”
郑观应说:“由帝师这种真正懂得西学之人操办,我想会是极为优秀的学堂。”
黄飞鸿说:“将来学堂办好,我定要送我的儿子去读书。”
黄飞鸿的儿子现在年龄还不大,只有五岁,确实快到上学的年纪。
李谕也挺希望让这些名人的孩子过来,这样才能打开知名度,于是说:“一定不会辜负厚爱与支持。”
话说后世电影中的十三姨现在还没有和黄飞鸿认识,算起来十三姨的原型莫桂兰此时只有十一岁。
郑观应说:“帝师远在京城,却远赴广州办学,真是让我们这等广州本土人士颇感惭愧以及意外。”
李谕说:“中华大地太大,各地都有英杰之才,我只有多在几处省府之地建学,尽可能辐射四周。届时他们都有机会进入我兴办的大学堂,并且还会有出国留学的机会。”
郑观应对于出国的好坏没有太大把握,问道:“一定要去国外读书?”
李谕说:“当然!想要学到真东西,必然是要出国留学。”
郑观应是进过官场的,疑虑道:“只怕会有革命思想侵扰,而且,出去了不回来怎么办?”
此前留美幼童召回时,就有人公然违抗,留在美国继续读书。
李谕说:“在下也曾读过先生的《盛世危言》,警醒世人,堪称一剂良药。”
郑观应叹道:“黄师傅是懂药理的,我这味药终究还是药性差了点。”
刘永福说:“郑大人当然是良医,只不过药方对了如果病人不吃药,那也无可奈何。”
郑观应说:“将军说得有理。”
刘永福又说:“本帅也已看透时局,有了归隐之意。”
刘永福虽然还掌管着黑旗军,不过对于清廷的调令早就“听调不听宣”,嘴上应承,根本不去干剿匪的事情,毕竟他自己就是起义军出身。
再怎么也是知道《水浒传》的,好在他的命运要比梁山好汉们好许多。
郑观应说:“我倒是想归隐山林著书立说,但时局所迫,脱不开身。”
李谕说:“如果大家都放手不干,情况恐怕还会更恶劣下去。”
郑观应说:“我便是有着这样的想法,所以今天听闻帝师到达广州、又有办学之念后,才不胜感激,定要亲来赴宴。”
李谕说:“教育自当是国之大事。”
郑观应说:“由帝师这种真正懂得西学之人操办,我想会是极为优秀的学堂。”
黄飞鸿说:“将来学堂办好,我定要送我的儿子去读书。”
黄飞鸿的儿子现在年龄还不大,只有五岁,确实快到上学的年纪。
李谕也挺希望让这些名人的孩子过来,这样才能打开知名度,于是说:“一定不会辜负厚爱与支持。”
话说后世电影中的十三姨现在还没有和黄飞鸿认识,算起来十三姨的原型莫桂兰此时只有十一岁。
郑观应说:“帝师远在京城,却远赴广州办学,真是让我们这等广州本土人士颇感惭愧以及意外。”
李谕说:“中华大地太大,各地都有英杰之才,我只有多在几处省府之地建学,尽可能辐射四周。届时他们都有机会进入我兴办的大学堂,并且还会有出国留学的机会。”
郑观应对于出国的好坏没有太大把握,问道:“一定要去国外读书?”
李谕说:“当然!想要学到真东西,必然是要出国留学。”
郑观应是进过官场的,疑虑道:“只怕会有革命思想侵扰,而且,出去了不回来怎么办?”
此前留美幼童召回时,就有人公然违抗,留在美国继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