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李颜自己,没人知道这篇文章也是他写的。

    初中生嘛,对于这种激进的观点总是更有共鸣,所以读过这篇文章的人意外地多。

    新北晚报确实也是茶余饭后占有率最高的报纸。

    它本来就以“针砭时弊”闻名,就喜欢刊发用词狠辣、观点激进的文章,能最大程度激起读者讨论。

    要是批判某种社会现象写得言之有物,那就最好不过了。

    李颜这篇文章就是投其所好,好在切入点最终回到了群众身上,在“城市治理需要所有人参与”这个大命题上站住了脚跟。

    朱青伦本来就是写这种文的,他在荣西晚报发布的文章与李颜这篇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李颜站位更高,写得更大。

    “阿克塞西”何许人也,不重要,反正我朱某人今天的评价,也传不到他耳朵里去。

    于是,一开始还有点扭捏的朱青伦,讲到深处直接化身朱大炮,一边肯定李颜此文的切入点与行文逻辑,一边又辣评部分激进观点“罔顾治理成本”、“简单输出情绪”……

    洋洋洒洒说了一堆,突然意识到这么说显得自己太高傲,又补充道此文文风甚为成熟,自己从中获益良多,然后就断了电。

    李若飞不喜欢这类文章,就说了一个文采斐然,在时评文字里能有这等风味,实属不易。

    李颜以为煎熬就此过去,谁成想胡老师也点了他:

    “李颜同学,你也发表一下意见?”

    “呃……”李颜不情愿地站起身,“青伦跟若飞的评析珠玉在前,我也说不出更多内容了。”

    一些对李颜还不甚熟悉又深感好奇的师兄师姐议论纷纷:

    “还挺谦虚诶这小子。”

    不是的,只是一种逃避。

    “哼,装逼而已。”

    诶,师兄同道中人。

    后续的文章就倾向于考场佳作、名家名篇,李颜两位舍友也让出了嘉宾位,焦点暂时不在他们仨身上了。

    文学鉴赏大会举办到了午休结束前十五分钟,还是聚集着许多人,初一403宿舍三人组开场把调子拉起来了,搞得后续登场的初二嘉宾乃至两位社长压力很大。

    他们还以为六十张凳子坐不满,结果人越来越多,互动热情也越来越高涨,不得已把最后一篇赏析砍掉,免得耽误了上课。

    “你们三个可太牛逼了。”直到周五晚回了宿舍,林恒第六次重复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