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洎接到内侍前来传召入宫之后匆匆抵达武德殿御书房,一进门,便听到陛下压抑不住的欣喜声音:“二郎实乃国之干城,如此艰难之事居然一蹴而就,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紧接着便是李道宗的赞同:“仁君在位,人心思定,这也是越国公能够出师奏捷的原因。自两晋南北朝以来,世家门阀划地而治、不臣于中枢,甚至屡屡有废立之事,何等嚣张桀骜?时至今日,却尽皆臣服于陛下仁德之下,四海升平、盛世煌煌,为陛下贺!”

    “哈哈!王叔言过其实,我如何敢当?都是臣子竭诚报效、勤勉任事,这才有了些许成绩,还当自勉,不能浮躁。”

    走到门口的刘洎眼角不受控制的跳了两下,李道宗虽然是宗室勋贵、战功赫赫,但是论及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道,早已炉火纯青、独步朝堂,难怪当年太宗皇帝对其又是爱惜、又是忌惮。

    这纯粹就是一个“佞臣”的胚子,只不过未曾走到邪路上罢了。

    倒是可惜了这一份天赋……

    而陛下却是将房俊放在与他自己同等地位,否则也不会说出这般代替房俊谦逊的言语,若是换了旁人,陛下只能夸赞,岂能谦逊?

    这是将房俊当做毫无隔阂的自己人……

    但是当真毫无隔阂吗?

    未必如此。

    是人就有不可碰触的逆鳞,而陛下的逆鳞或许不仅在于皇权的归属,也在于天下人的认可。

    什么都是你房俊做出来的,是不是随便换了哪一个做皇帝也是当下之大好局面?

    那朕的价值体现在何处?

    ……

    “微臣觐见陛下。”

    刘洎走入御书房内施礼,李承乾笑容温煦、满面春风,摆手道:“爱卿不必多礼,还请入座。”

    “多谢陛下。”

    谢恩之后,又与在座的李勣、李道宗、马周各自见礼,这才坐到一侧的椅子上。

    内侍奉上香茗,躬身退去……

    刘洎刚喝了一口茶水,便听到李承乾询问:“洛阳之事,想必中书令已然知晓?”

    刘洎赶紧放下茶杯,恭声回道:“启禀陛下,微臣也是刚刚知晓。”

    他不能说没收到消息,他是中书令,更是文官领袖,不可能洛阳发生如此大事却懵然不知,若当真毫无知晓那并不意味他是个纯粹的臣子、与河南世家毫无联络,只能证明他是个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

    李承乾点点头,道:“魏王来信,说是营建东都工程繁琐,希望抽调刑部郎中阎立本担任将作少监、前往洛阳主持营建,不知中书令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