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斌想了许久,回忆了许久,他甚至搬出了曾经的毕业留言本,翻开那尘封许久的本子,重新看着那上面的一句句,如今看来有些中二的祝福,看着那一张张青涩的脸。

      看着那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最终落在了一个绑着双马尾辫的女孩身上。

      蓦然他笑了笑,合上了本子。

      然后开始写影评。

      “《老男孩》的影片不长,主题也很老套,关于梦想,关于青春。

      曾几何时,我们被灌了太多的鸡汤,如今一闻到鸡汤的味道就忍不住作呕。

      比如梦想,比如怀旧,这些东西,似乎都变得很老套,很庸俗。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大银幕小荧屏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青春,梦想,怀旧的东西。

      可梦想和青春,真的庸俗吗?

      并不是,只因为,我们曾经看了太多太多的别人的梦想,别人的青春。

      但是这部在我看来最庸俗,最老套的主题的微电影,我却在最后的音乐声中哭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太久没抽烟了,所以被呛的流泪。

      无关时代背景带来的色彩,我们总要历经一段类似的青春躁动期。

      在社会和父母的高压下,走着平凡的路,上学、混、考试。花大把时间学那些有的没的,而聪明清纯乖巧的女生总那么受欢迎。

      为喜欢的人不断磨练各种才艺筹码,后来又因为得不到在乎的人的赏识而冲动地赌气放弃,再后来发现自己真的喜欢就开始标榜自我:你们丫算个屁。

      喜欢别人的时候,喜欢传很多很多字条、发很多很多短信、秀很多很多有的没的她不一定喜欢的才艺。还会跟她说,我喜欢帕格尼尼和梵高,或者我打篮球踢足球都很棒,或者我是个rocker啊我是个dancer。

      永远不想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结果、伤害了别人和自己了没有。

      有的时候我们折腾别人,有的时候被人折腾。打闹不分轻重,想不到伤害和受伤。

      有的时候,我们又变成了神,本能良心地去帮助和鼓励。

      仗义永远是朋友的代名词,球赛的加油声总是很大,可又幼稚地总为了一点以后都记不起来的小事也能打群架。

      哥们有难,第一时间带着板儿砖冲过去,或者姐们堕胎,不惜背负当时的巨额债务也要减少她受到的伤害。

      姐们的眼泪,无论多无理取闹都抱着她哭,都认同她的道理,都盲目纵容她。

      蠢蠢欲动的情和欲,被压抑在人手相传的小黄书、小黄碟里。每个男生都想触碰那个所有人的聚焦的中心点,那个每个人心目中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