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去年裁军二十万人,另外易安还将桐城十二名四品以上的武将调往各地方军中。这些武将都是邬家的铁杆,按照易安的要求整顿了地方军。

    对于军中的这一系列大动作,文官都是支持的。但今日早朝符景烯呈奏,要对财政进行变革。这话一出就炸锅了,有近一半的臣子表示反对了,还有一部分保持中立。

    易安知道会有大臣反对,但却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人反对。甚至礼部尚书还在朝堂上大声喊着变法就是祸国殃民动摇国本,主张变革的符景烯与郭蔼将成为大明朝的罪人。

    清舒是户部左侍郎也是有资格上早朝的,不过一般无大事她不会去,就是去了她一般也不发言。

    在听到礼部尚书的话后,清舒站出来反驳他。先从赋税上说起,朝廷收上来的赋税每年都在下降,靠着商税以及沿海的关税才能勉强达到收支平衡。然后再在从老百姓的角度说这件事,之前的人头收税,那些无地、少地的百姓根本无法存活下去。

    辩驳的过程清舒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有些官员听到最后都冒起了星星眼,实在是列举的数据太多了。

    说完后她看向工部尚书冷声说道:“若是再不改变现状再过几年朝廷连官员与军饷都发不出来,那时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

    这些年兵器制造部的花销都是从帝后的私库出,修建皇陵也没让户部拨款。也因为缺钱,皇宫里许多需要修缮的宫殿也都搁置着。可就是如此每次天灾需要朝廷拨款救灾,他们还是得绞尽脑汁筹钱。

    早朝一般是一个时辰,两拨人整整争论了近两个时辰。两方人马吵得不可开交眼看就要动手了,这个时候皇帝来了。

    皇帝过来是给易安撑腰,他表示大明朝想延续下必须变革,不然不用五十年朝廷就将分崩离析。

    在皇帝表明态度支持变革,中立派的官员立即附和,就连反对派杨长风一系也没再反对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哪怕掌权的是严,但皇帝在朝中的威信比她重。

    散朝以后,皇后搀扶着皇帝离开了。

    符景烯走到清舒旁边,说道:“累不累?”

    刚才清舒将礼部尚书辩得哑口无言,夫妻十多年他还是第一次发现清舒口才如此了得。

    清舒摸着喉咙,难受地说道:“喉咙快冒烟了。”

    上朝之前她吃得饱饱的,所以现在并不饿就喉咙痛,刚才不仅说了许多话并且声音也很大。

    唉,这大臣争吵起来并不比市井妇人好到哪去,唯一的区别是他们骂人不带脏字了。

    “走吧!”

    两人办公的地方不在一起,出了宫殿后清舒就与符景烯分开了。不过在分开之前清舒叮嘱了一番,让他注意身体。

    回到户部,清舒就被鲁尚书叫了过去。原本还以为是说朝堂上的事,却没想到鲁尚书让她出外差。

    “大人,去天津不是已经定了让尚侍郎去吗?”

    鲁尚书说道:“尚侍郎昨晚在家过台阶没走稳,摔了一跤将脚崴了。”

    清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