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章:恶向胆边生(2/3)
面对众人的追问,宣王自然不能把自己和诺曷钵闹矛盾的事情说出来,搪塞了几句就匆匆回城去了,他要将李浩的反应告诉诺曷钵,让这个无知的年轻人知道大唐赐婚使的强硬态度。
王宫大殿内,当宣王将李浩的反应告诉诺曷钵后,诺曷钵勃然大怒,瞪眼喝道:“什么,唐使居然在城外扎营,拒不进城!岂有此理!那就让他在城外待着!”
宣王皱了皱眉,语重心长道:“陛下,兹事体大,不要再闹了。”
“本王哪有胡闹!”诺曷钵气哼哼道,“本王已经拒绝向唐国称臣,现在本王不再是大唐的什么郡王了,还敢让本王出城去迎!”
宣王真想冲上去给他几个大耳刮子,边扇边告诉他:“老子还没把这事告诉唐使呢,若是说了,天知道对方什么反应;你以为你是谁啊,你不向大唐称臣,大唐还会把公主嫁给你?你梦还没做醒呢,你想去长安陪你爷爷一起度假吗……”
宣王自然不敢这么做,他必须好声好语地跟诺曷钵讲明利害关系,但诺曷钵拽啊,他不听啊,他讨厌宣王,他已经给宣王打上印记了,认为宣王就是欺君夺权的奸臣,说什么都是错的,宣王感觉自己快抓狂了,心中再一次生起将他从王位上踹下去的冲动。
君臣谈话结果不尽人意,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宣王只能独自回府,召集一帮心腹党羽,自己想办法解决。
宣王执掌朝政多年,自然有不少政敌,想要对付这些政敌,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明显不够的,必须有心腹党羽,而且他的心腹党羽还不少,但其中官居要位的只有五个,这五人要么掌兵权,要么掌政权,都是朝中重臣,而且这五人是真心实意地支持他,曾不止一次提出要他夺位,但都被他拒绝了,还是那句话,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忠臣,不是乱臣贼子。
此次宣王召集的,就是这五个朝中重臣,当宣王将自己和诺曷钵的争执的事情告诉自己的这一帮党羽之后,威武将军贺石当即拍案怒道:“黄口小儿竟敢如此不知轻重,丞相,你竟由着他胡来?”
宣王摆手叹道:“贺石慎言,切不可再说如此大逆之语,唉,陛下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听我劝了。”
“丞相。”吏部尚书刘通皱眉道,“丞相可知,这大唐赐婚使李浩可不好惹,别看他比陛下大不了几岁,但一身本事却是不凡,当初大唐进攻我吐谷浑,此子才十六岁,就是他亲手擒住了先王伏允。”
“此事我又怎能不知。”宣王长声叹道,“这李浩确为人杰之辈,擒拿伏允可汗之时,他还只是个小兵,如今已经是大将军了,三年前,高昌进犯大唐庭州,七万大军围城,他带四千之兵据守,硬是苦熬数月,等到了大唐援军,最终守住了庭州城。”
此言一出,其余众人纷纷凛然,四千对七万,什么概念,在他们的印象中,四千对七千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感觉这李浩简直是神人。
宣王继续道:“后来李浩向唐皇请命带兵征讨高昌,只用月余,就攻灭高昌,从此之后……世上便再无高昌了。”
众人闻言一阵沉默,宣王这话意思很简单,倘若李浩带兵来攻,他们会不会就是下一个高昌。
说到这里,宣王忽然感觉好悲哀,同样是年轻人,人家李浩十六岁时就擒住了吐谷浑的伏允可汗,而他们的国王呢,十七岁了还屁事不懂,听到今天的朝政简直都白瞎了,李浩在宣王的眼中,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好了,别再涨他人志气了。”户部尚书嵇同光见气氛有些压抑,忽然出声道,“咱们这次来,是要商议对策的,不是夸赞这个李浩的,李浩再厉害,他又不是我们鲜卑人。”
“不错。”御史大夫楼正南说道,“咱们明日便联合上书,让陛下出城亲自迎接大唐公主,他既然想要掌政,难道还敢置群臣的谏言于不顾吗?”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而宣王却愁眉不展道,“其实让陛下出城,众臣进谏便可,想来他也不敢犯了众怒。”
嵇同光见他一脸愁苦,不禁讶问:“难道还有其他事?”
宣王沉默了片刻,无奈叹息道:“陛下已经让我转告大唐赐婚使,从今以后不再对大唐称臣纳贡,吐谷浑不再是大唐属国。”
“什么!”众人闻言阒然震惊。
“他怎可如此任性妄为!”贺石脾气最暴,再次拍桌大喝起来。
王宫大殿内,当宣王将李浩的反应告诉诺曷钵后,诺曷钵勃然大怒,瞪眼喝道:“什么,唐使居然在城外扎营,拒不进城!岂有此理!那就让他在城外待着!”
宣王皱了皱眉,语重心长道:“陛下,兹事体大,不要再闹了。”
“本王哪有胡闹!”诺曷钵气哼哼道,“本王已经拒绝向唐国称臣,现在本王不再是大唐的什么郡王了,还敢让本王出城去迎!”
宣王真想冲上去给他几个大耳刮子,边扇边告诉他:“老子还没把这事告诉唐使呢,若是说了,天知道对方什么反应;你以为你是谁啊,你不向大唐称臣,大唐还会把公主嫁给你?你梦还没做醒呢,你想去长安陪你爷爷一起度假吗……”
宣王自然不敢这么做,他必须好声好语地跟诺曷钵讲明利害关系,但诺曷钵拽啊,他不听啊,他讨厌宣王,他已经给宣王打上印记了,认为宣王就是欺君夺权的奸臣,说什么都是错的,宣王感觉自己快抓狂了,心中再一次生起将他从王位上踹下去的冲动。
君臣谈话结果不尽人意,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宣王只能独自回府,召集一帮心腹党羽,自己想办法解决。
宣王执掌朝政多年,自然有不少政敌,想要对付这些政敌,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明显不够的,必须有心腹党羽,而且他的心腹党羽还不少,但其中官居要位的只有五个,这五人要么掌兵权,要么掌政权,都是朝中重臣,而且这五人是真心实意地支持他,曾不止一次提出要他夺位,但都被他拒绝了,还是那句话,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忠臣,不是乱臣贼子。
此次宣王召集的,就是这五个朝中重臣,当宣王将自己和诺曷钵的争执的事情告诉自己的这一帮党羽之后,威武将军贺石当即拍案怒道:“黄口小儿竟敢如此不知轻重,丞相,你竟由着他胡来?”
宣王摆手叹道:“贺石慎言,切不可再说如此大逆之语,唉,陛下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听我劝了。”
“丞相。”吏部尚书刘通皱眉道,“丞相可知,这大唐赐婚使李浩可不好惹,别看他比陛下大不了几岁,但一身本事却是不凡,当初大唐进攻我吐谷浑,此子才十六岁,就是他亲手擒住了先王伏允。”
“此事我又怎能不知。”宣王长声叹道,“这李浩确为人杰之辈,擒拿伏允可汗之时,他还只是个小兵,如今已经是大将军了,三年前,高昌进犯大唐庭州,七万大军围城,他带四千之兵据守,硬是苦熬数月,等到了大唐援军,最终守住了庭州城。”
此言一出,其余众人纷纷凛然,四千对七万,什么概念,在他们的印象中,四千对七千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感觉这李浩简直是神人。
宣王继续道:“后来李浩向唐皇请命带兵征讨高昌,只用月余,就攻灭高昌,从此之后……世上便再无高昌了。”
众人闻言一阵沉默,宣王这话意思很简单,倘若李浩带兵来攻,他们会不会就是下一个高昌。
说到这里,宣王忽然感觉好悲哀,同样是年轻人,人家李浩十六岁时就擒住了吐谷浑的伏允可汗,而他们的国王呢,十七岁了还屁事不懂,听到今天的朝政简直都白瞎了,李浩在宣王的眼中,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好了,别再涨他人志气了。”户部尚书嵇同光见气氛有些压抑,忽然出声道,“咱们这次来,是要商议对策的,不是夸赞这个李浩的,李浩再厉害,他又不是我们鲜卑人。”
“不错。”御史大夫楼正南说道,“咱们明日便联合上书,让陛下出城亲自迎接大唐公主,他既然想要掌政,难道还敢置群臣的谏言于不顾吗?”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而宣王却愁眉不展道,“其实让陛下出城,众臣进谏便可,想来他也不敢犯了众怒。”
嵇同光见他一脸愁苦,不禁讶问:“难道还有其他事?”
宣王沉默了片刻,无奈叹息道:“陛下已经让我转告大唐赐婚使,从今以后不再对大唐称臣纳贡,吐谷浑不再是大唐属国。”
“什么!”众人闻言阒然震惊。
“他怎可如此任性妄为!”贺石脾气最暴,再次拍桌大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