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林晓光道别之后,钟鸣美滋滋地回家。

    很好,1块年薪忽悠来了一个子公司eo。

    当然,林晓光要真的跟着钟鸣混,那收入的大头肯定是分红和奖金,年薪这块,可能最多也就是一年少拿个两百来万。钟鸣也不可能真的就因为一个对赌,就往死里坑林晓光,所以该给的分红和奖金肯定一分钱都不会少的。

    打这个赌,主要还是要把林晓光和他的整个技术团队挖来,给自己做硬件。

    其实从《生肖守护者》开始,钟鸣就已经在考虑着憋一款更大的爆款,但越是爆款,资金缺口就越大,所以得让天极工作室做《黎明纪元》。

    不过,立项可以提前一些,不必非要等到资金全都到位。

    这款游戏,是《生化危机》。

    准确地说,是《生化危机2重制版》。

    之所以选这款游戏,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市场上还从未出现类似题材的爆款游戏,有大火的土壤;另一方面是钟鸣上次拿到了不少的心理果实,可以重复利用一下。

    《恶魔在人间》虽然也用到了心理果实,但其实没有发挥出完全的效果,如果是做《生化危机》这种类型的恐怖游戏,相对而言就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至于销量,200万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目标,只要能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全球销量绝对不会低于200万。

    毕竟这次钟鸣的目标是全平台发售,包括各大主流的主机平台都会上,其中也包括了p端,200万那不是轻轻松松?

    钟鸣前世的《生化危机2重制版》首周销量就有00万套,钟鸣没有ip加成和情怀加成,最多也就是打个对折,毕竟游戏品质在这里摆着。

    ……

    第二天一大早,钟鸣来到公司。

    天极工作室那边,研发工作已经走上正轨,新成员们也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

    人力资源部那边这段时间陆续安排了很多次面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两个工作室的人员还将持续扩张。

    按照钟鸣的规划,天极工作室目前维持在0个人左右为宜,而微光工作室则是要扩张到60人左右——这是开发一款正常规模的a大作的人数最底线。

    《生肖守护者》虽然也称得上是经典之作,但毕竟有投机取巧的成分在内,就是游戏的内容其实相对简单。去掉了小怪战,去掉了那么多错综复杂的场景,游戏的总时长也相对的缩减了一些,售价也只是相当于常规a大作的一半不到。

    但如果想做《生化危机》这种级别的游戏,那需要的人力成本必然要有大规模的扩充。

    其实同样是a大作,制作人数可多可少,在钟鸣前世,r星开发一个项目光是核心团队就要几百人,算上外包团队和宣发,所有跟游戏有关系的人都算上,可能得几千、上万人。

    但也有少的,比如《地铁》的开发商4a-gas,他们开发的《地铁》系列游戏也是标准的a大作,但直到开发《地铁:离去》时,整个工作室也仅有不到80人,而在开发《地铁20》的时候,据称人员极少,估计也就二三十人的样子。

    总体而言,要开发一款a游戏,在钟鸣前世的人员极限是80人左右,而这个世界科技更发达,钟鸣又有非常完整的剧本创意,人数最多也就缩减到50~6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