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书房里,靠墙的珍宝阁上,几件红木摆件很是吸引眼球。其中一件有拳头般大小,是一座弥勒佛的雕像,通体红色,雕工圆润,手法精细又传神。就连弥勒佛手中的佛珠都雕刻的大小一致,圆润光滑。

    庆丰帝把一堆奏折扔在地上。

    “看这些有什么用!治理好国家有什么用!反正,朕就快要死了。老天爷为何要这样对朕?为何不肯给朕颐养天年?”

    太监来报,说周筝筝求见。

    庆丰帝叹了一口气,“让她进来。”

    周筝筝看到扔在地上的奏折,就顺手捡了起来。

    “皇上为何如此心烦气躁呢?”周筝筝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说。

    庆丰帝说:“想到每个人都难逃一死,就连天子也不例外,朕忽然觉得,一切都好虚无。朕这么多年的努力,费尽心思,原来什么都得不到。”

    周筝筝说:“皇上,生老病死,向来是谁都逃不开。可是,臣女认为,死有轻抚如鸿毛,也有重如泰山。就看怎么死了。”

    庆丰帝说:“那说说,怎么才是轻如鸿毛,怎么才是重如泰山?”

    周筝筝大声正气回答说:“如果为百姓造福而死,就是重如泰山,否则就是轻如鸿毛。”

    庆丰帝说:“那么觉得如果朕驾崩了,会是轻如鸿毛还是如泰山呢?”

    庆丰帝问这句,自然是希望听到诸如“诚惶诚恐”或者恭维的话,谁知,周筝筝竟然反问:“那么皇上自己认为呢?”

    庆丰帝不悦:“朕是天子,如若有一日西去,当然是重如泰山了。”

    周筝筝淡淡地说:“既然皇上已经有答案,何必再去找别人求证?”

    这话反讽庆丰帝根本就是对他自己有没有造福百姓是没信心的。

    庆丰帝生气了,“给朕滚!”

    周筝筝说:“皇上息怒。臣女过来,乃是有事要禀报。”

    庆丰帝说:“朕不想听。”

    周筝筝说:“臣女听说,朝廷里流传出周宾还没死的消息。”

    “什么意思?”庆丰帝一怔。

    周筝筝说:“大臣们说,这流言说是皇上亲自释放了周宾,并让周宾做了太监。”

    庆丰帝大怒:“谁敢背后编排朕?拉出去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