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滞留洛阳三年,一直没收到入仕的一点消息,只好又辗转于维扬一带,继续过着游侠式的隐居生活。

    所幸的是,就在公元726年,他与25岁的李白相遇。李白非常崇拜他,当即写下有名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多年以后,两人在黄鹤楼重逢。李白又为孟浩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望,也算是惺惺相惜之下对他"干谒"未果的补偿吧。

    三、累试不中

    不过,孟浩然渴望入仕的想法并没有中断,便期盼通过科考之路获取成功。

    于是,公元727年,39岁的孟浩然与李白作别后,便奔赴京都长安首次参加会试。据云,这次考试他的状态也还可以,据他自己分析,是可以中举的。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放榜下来,就是没他的名字。孟浩然第一次科举考试便"意外"地名落孙山。

    不甘心失败的孟浩然决心复读,次年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公元728年,孟浩然写下《长安早春》后,又意气风发地迈入二次科考之路。还曾在太学赋诗,传下"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佳句,一时名动公卿,一座倾服。

    只可惜,他第二次考试还是失败,仍旧不明就里地落选。

    公元734年,46岁的孟浩然第三次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次仍然遗憾,他还是没有科考成功,入仕之门依旧对他紧紧关闭。

    四、得罪了玄宗皇帝

    不过,孟浩然在孜孜不倦的求仕期间,又收获了一份难得的友谊,小12岁的大诗人王维与他交好,甚而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之交"。

    那时,王维不过二十来岁,早已高中状元,还被授予管理皇家图书馆的显要职务。

    据说也是王维心血来潮,一心想着邀请他的兄长还是草民的孟浩然参观他的办公室,意在鼓励他不要气馁,再接再励总有成功的时候。

    哪知,就在王维热情接待孟浩然之际,玄宗皇帝突然驾临御书苑,想看看朝廷的藏书情况。

    王维和孟浩然一下都慌了,毕竟孟浩然还是平头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去皇家图书馆的。王维赶忙要求孟浩然躲到床底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