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停停,你说的这些话,都是魔典上面的?我怎么从来没听到过,这本魔典给我看看?”

    “哥,我哪里有时间去魔神坛抄书,都是听讲的时候用心记下来的一些。要不我去附近的魔神坛问问贤者,能不能借一卷回来帮你抄录?”

    “那就算了,这些应该是史部中的记载吧。”肖宇盘算着回到军营,营中似乎,好像有个书室,不知能不能借阅几卷魔典。现在他对魔典有了些兴趣,看来魔典除了是部百科全书,似乎还记载了一些这个世界的社会规则。不记得“不兴不义之兵”这话是不是出自墨子,墨子倡导非攻,认为无故攻击他国就是不义之兵。但是墨家又很尚武,墨徒个个都武功高强,寻秦记里面的项少龙就学过墨子剑法。墨家尚同,但是墨徒又有权违背矩子的命令,也不知道这个学派为什么颇有些自相矛盾,不过自己在这魔界混,还是要多了解一点魔族的传统才好,而这些,似乎就记录在魔典上,要找来翻翻。嗯,还要找机会套问一下桃儿,有没办法从司马府弄到情报。

    兄妹俩正在扯皮,突然听到前院传来狗吠声,大黑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跑到了前院,去履行他看门的职责了。桃儿起身道:“阿剑你出去看看是谁,我来收拾收拾。”

    肖宇来到前面,看见门口站着穿着一个坊兵军服和褪色皮甲的高大青年,原来是郭三,箫剑的发小玩伴。郭三家里是开狗肉铺子的,除了在附近的坊市店铺发卖狗肉,也收购和贩卖活狗,在附近村坊都有些名气,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郭三打小就是个仗义的孩子。他们两人小时候跟着村里的大孩子玩,经常想办法去偷郭三家的狗肉打牙祭。

    郭三家不好偷,院里暂养了好多狗子,稍有动静就狂吠不止。但是这郭三儿小时候有点缺心眼,可能觉得肉是偷来的更香,经常出主意,想办法去偷自家的狗肉,为此不知道挨过多少打。但是因为从小不缺肉吃,这家伙自小就长得人高马大,皮糙肉厚,也不怎么在乎家里老头子的毒打。

    郭三是听说肖宇回家了,特意跑来通知他参加明天晚上的丰收祭聚餐。里坊组织的丰收祭是每年秋天的一件大事,郭三嘱咐肖宇一定要去参加,因为今年的节目据说非常不错。匆匆说完,郭三谢绝了肖宇让他进屋坐坐的邀请,指指身上的皮甲,表示公服在身,不好私闯民宅。肖宇了然,按照夏国律法,通常,官府公务人员是不允许进入民宅的。如果是紧急公务,也是要发送“羽信”,将平民召唤到公署办理。反倒,郭三只是个坊兵的身份,只能算民兵,还够不上公务人员的级别,这家伙是给自己脸上贴金。(注:《墨子》城守篇记载,因为墨家特别反对持强凌弱,因此是严禁官吏进入民宅的,即使是守城的紧急调动民伕,也只能是发羽信把人调动到公署,再分派任务。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借兵乱,侵占民间财物。)

    肖宇一边回后院,一边思忖着,每年春天的社祭、秋天的丰收祭和冬天的围猎算是一年中的几件大事,但是只有丰收祭是比较欢快的吃喝玩乐的大聚会。说起丰收祭,一年又到了中秋时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肖宇怀念起自己在元世界的父母,因为继承了大部分箫剑的记忆和情感,还有了箫剑对父母的双重相思。这人的思想也是奇怪,思考习惯差不多完全是由记忆所决定的,如同电脑的功能完全取决于软件,现在前世的记忆已经不合时宜,大脑中箫剑的记忆成为了主角,肖宇已经很难分辨,自己思想中,到底是肖宇多些,还是几乎完全变成了箫剑。

    收拾了碗筷,桃儿就匆匆出门,肖宇估计她是去参加丰收祭的准备工作。对于平日围着田头和灶头忙碌的乡村女孩来说,丰收祭是一年里最兴奋的时间。特别是还没出阁的小丫头们,丰收祭的歌舞是一次公开展示自己的美丽和才艺的机会,附近里坊和村庄的小伙子们也会蜂拥而至。对于家里有姐妹的小伙子来说,这又是一个既快乐又痛苦的时间,既要想办法去偷取别人家女孩的芳心,又要时时防止自己的姐妹被坏小子骗走。

    这种普天同庆的丰收祭,长辈们是不宜直接展示权威的。所以,这个丰收祭第一天的祭祀和篝火晚会只是开幕,后续的几天年轻人还有些自己的节目,算是这古代年轻人少有的几天放肆时间。和春日祭类似,这也是源自上古的恋爱季节。在丰收祭的歌舞中,互相看对眼的男女,短暂的春风一度,甚至不用付上什么责任。据说孔子他老人家就是他爹妈在一个小土坡野合的结晶,所以起名叫丘。

    肖宇忘了在哪本书上看过,因为存留这些开放的风俗,先秦时代大户人家的婚礼除了问名、纳吉等礼节和程序,还有一个后世已经消失的程序。那就是在新妇入家庙祷告祖先,正式入族谱前,还有几个月的缓冲期不能和新郎同房,据说就是担心新娘已经有孕而暂不显怀,新郎莫名其妙地喜当爹,乱了家族的血脉传承。

    肖宇倒是不为桃儿操心,因为这丫头从小就主意正,基本不会吃什么亏。而且,箫剑小时候摄于她那小姐姐的淫威,其实是一直不太敢管她的事情。当然,如果哪个不开眼的小子敢招惹桃儿,下场只怕也不会太吉祥,郭三头上的那个小疤瘌就是证据。那是桃儿刚到箫剑家不久的事情,一天箫剑和郭三在家门口的山坡上打闹,路过的桃儿以为是身形胖大的郭三在欺负肖宇,直接捡块石头就给郭三开了瓢,随后还跟着飞起一脚,把捂着血糊糊脑袋的郭三从坡上踢了下去。

    肖宇午后出门遛弯,虽然他前世有着午睡的习惯,但是来到这个世界就只能日落而息,前世还没到下班的时间,这里就必须上床了,睡眠自然十分充足。所以,肖宇完全感觉不到午睡的必要性,于是很自然地忘记了自己原来“中午不午睡,下午要崩溃”,这个十分顽固的习惯。

    从自家山头的小坡走下,坡下是几户邻居。山间土地不平,所有房子只能是依山势而修建。有的是一个小坡上的独栋,有的则是几户挤在一起。相同的是,房前屋后的高大树木,还有墙院外随处可见,见缝插针的小片菜地或者药园,鸡鸭和家犬、猪仔就在大路上逍遥逛吃,混不知自己的寿命已经剩不下几个月了。

    随着最近几年战事远离绿城的城墙,往来的胡商逐渐增多,大交易坊的新奇蔬菜、水果甚至是牧草的种子也多了起来。绿城的居民就种植了一些据说来自西域的香草菜蔬,用于佐餐调味。再加上近年,绿城加大了对无界山的开发,珍贵的药材不停地被采收进来,培植用于主药佐史的速生药草,也成为了绿城的一项有钱途的产业。村中所有的空地基本都被种植了这些植物,反倒是作为主粮的粟、黍、麻、豆的种植面积减少了很多。

    一路走过的几处房屋都静悄悄的,一家之主可能都去参加丰收祭之前的社祭了,闲着的孩子可能也都跑去了社坛看热闹。肖宇闲逛的目的除了印证一些箫剑记忆中的村庄景象,还有就是观察一些细微之处,找出一些被箫剑和自己忽视的细节。很多生活的细节,熟悉到自己都不会意识到,所以箫剑也很难提醒到自己,但是在不知不觉中违反,却会非常刺眼。据说,二战的某些德国间谍,就是因为过桥靠左右行走的自然习惯,而被英国的警察识破。

    比如,路过的这几间房屋,大门上都虚掩着,门环上随便挂了半截草绳,表示主人不在家。这可能就是史书说的所谓夜不闭户。但是法律严禁私闯民宅,特别是官吏、包括里长、他的僚属等公务人员更是不能以公务的名义进入民宅,加上村子都有围墙,相对安全,所以才有了夜不闭户的传统。当然邻居之间,如果有过默契,主人不在家时来借用点东西,自己进屋拿了,只要事后招呼一声也是可以的。这些社会关系有其微妙的地方,很多底层社会的细节,和史书记载都有所不同。如果违反了这些社会关系准则,整个社区差不多都是熟人社会,不管你是什么地位,一辈子就难以在当地立足。封建社会,很多当朝的一品大员,比如严嵩、刘墉,不管是清官,贪官,都不敢得罪乡亲。

    还有传说中的路不拾遗,肖宇发现,这里法律也有明文规定,不得无故拾取遗物,否则以盗窃论处。估计立法的逻辑是,只要没别人捡走,失物就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原地等着主人来寻找吧。这也是因为这时候,小国寡民,基本是熟人社会,人口流动性不大,这样的法规和风俗才能合理成立。这些文化和后世的理解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就如同子曾经曰过的,“以德报怨”后面半句“何以报德”在后世传播中就常被忽略掉。

    这些古今社会微妙的文化和习惯差异也让肖宇倍感警惕,前世的很多习惯,比如地上见到一块钱,本能的会弯腰捡起来,扒在人家墙头往里面看,在这时代可都是违反规则的行为。这些习俗和法规的微妙之处,都需要肖宇慢慢的品位和理解,并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否则,就如同变身人类的美人鱼,即使长相再像人类,在人类的社会中终究还是格格不入,最终会落个悲剧的结局。

    当然,在”战天斗地“的宣传中长大的肖宇,也不会太委屈自己去适应一些野蛮落后的规则,改变世界的豪情也是年轻人该有的朝气。或许在寻找回家道路的历程中,稍稍改变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点自己的痕迹,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