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毕铜锣寨的事务,古三随身带了两个人,就出发下山而去。身边的两人,一个是古文,这小子机灵聪明,每天跟在古三身后,办起事来顺溜,还有一个叫秦凯的士兵,上山前是个猎户,身材魁梧,练有一身好武艺,充当护卫角色。古三,则是一身富家翁打扮,笑称自己为“古庄主”,主仆三人下得山来,先去青风镇拜访了柳千山,交代一下之后,便沿官道一路西行。
“庄主,你看你,一点都不像个商人,打扮的很像村里的财主李大头”
“是吗?小蚊子,哪里像李大头,你说说看?”
“走路的架势像,李大头在庄里走路就是迈八字步,穿着绸衣,一副很气派的样子”
“哈哈哈,你个臭小子,敢打趣你三叔,屁股痒了,想挨板子,我先给你记着”
下山路上,古三这是第一次穿丝绸衣服,丝丝滑滑的感觉很舒服,走起来便刻意迈出了八字步,引得身边的古文挤眉弄眼的骚笑,老实的秦凯则低头“吭哧吭哧”的偷笑,甚是有趣。
三人脚力不快,古三此次出门,就是为了见一见外面,心中不急,一路和着山民攀谈,问这问那,乡民淳朴,谈笑大方,路上很愉快。
深春月份,大地回暖,沿途可见都是在农忙播种,古三深感肆意,长期焦虑的精神头,一点点的宽松了下来,身心非常快慰。很快,中午了,主仆三人就近在官道旁的大树下歇下,古文从包袱里取出干粮、清水,三人吃了,休憩一阵,三人继续上路。
这边,魁梧的道士方泽沿着官道一路向北,一边走,一边从怀里掏出师父的画像沿途问询,但得到的结果都是摇头不识,他也不气馁,仍旧边走边问。
夜幕降临,古三三人走不动了,便来到了一处小村子落脚。村子有些破败,人口不多,有个二十来户人家,都是一些老弱妇孺,看到有客人到来,很热情,拿出粗茶淡饭招待他们,古三也不嫌弃,坐下来就吃,边吃边和村里人拉起了家常,这不说还好,一说起来,村里的人生活的愁苦让古三不由怒火中烧起来。
原本,这村里是有着五十来户人家的,人丁兴旺,个个安居乐业。可是这些年官府屡次派人征收赋税、增加徭役,村里的青壮年一个个都被抓走了,大家很害怕,人心惶惶的,一部分村民便离开这里,在深山中找地方躲避,走到最后,就剩下他们这些老弱妇孺留在了这里,眼巴巴的等待着被征戍的孩子们回来。村子里的青壮年都被抓光了,没人干活,但官府的赋税紧逼还得交,他们只能拖着年迈体弱的身体劳作,苟延残喘的活着,勉强的在田地里耕耘,一年下来,不够糊口,就拿树叶野菜充饥,但没办法,他们总要活着,老村长老泪纵横的说着,连连叹气。
“唉,天道不仁,以万物为猪狗”
听完老村长的哭诉,古三内心中的愤怒火起,仰天长叹。
春耕忙碌,村里的人忙碌了一天都累乏了,老村长在安排古三他们住下后,也就睡下了,交流甚少,但古三的内心却始终静不下来,他不由得想到了古庄,想到了乡亲们,想到了古元,“儿子,你还好吗?你现在在哪里呢?”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村庄里的人就开始“叮叮当当”做饭,准备下地的工具,古三他们也被吵醒了。
“古员外,真对不起,庄户人家就靠着那一点薄田糊口,不起早贪黑,活不下去了,早早吵到你了”
老村长面黄肌瘦,咧着一口没牙、干倦着脸皮说道。
“没事,老人家,我也是个庄户人家,知道这庄户人家过的艰难,天也亮了,我们正好要去县城,早上凉快,好赶路”
“再等一下吧,古员外,这早饭马上就做得了,你们吃完早饭再赶路”
说着,老村长端着几个满是豁口的碗向灶台走去,古三也跟着走了过去。
“你们就吃这些,那里有力气干活”
来到灶台边上,古三看着锅里面飘荡着几片烂菜叶,翻滚着的清水里肉眼可辨的谷壳子,古三内心再次悸动,一股子怜悯自心头而出。
“唉,让客人们见笑了,这年头,到处苛捐杂税的,能活着就已经不容易了”
“庄主,你看你,一点都不像个商人,打扮的很像村里的财主李大头”
“是吗?小蚊子,哪里像李大头,你说说看?”
“走路的架势像,李大头在庄里走路就是迈八字步,穿着绸衣,一副很气派的样子”
“哈哈哈,你个臭小子,敢打趣你三叔,屁股痒了,想挨板子,我先给你记着”
下山路上,古三这是第一次穿丝绸衣服,丝丝滑滑的感觉很舒服,走起来便刻意迈出了八字步,引得身边的古文挤眉弄眼的骚笑,老实的秦凯则低头“吭哧吭哧”的偷笑,甚是有趣。
三人脚力不快,古三此次出门,就是为了见一见外面,心中不急,一路和着山民攀谈,问这问那,乡民淳朴,谈笑大方,路上很愉快。
深春月份,大地回暖,沿途可见都是在农忙播种,古三深感肆意,长期焦虑的精神头,一点点的宽松了下来,身心非常快慰。很快,中午了,主仆三人就近在官道旁的大树下歇下,古文从包袱里取出干粮、清水,三人吃了,休憩一阵,三人继续上路。
这边,魁梧的道士方泽沿着官道一路向北,一边走,一边从怀里掏出师父的画像沿途问询,但得到的结果都是摇头不识,他也不气馁,仍旧边走边问。
夜幕降临,古三三人走不动了,便来到了一处小村子落脚。村子有些破败,人口不多,有个二十来户人家,都是一些老弱妇孺,看到有客人到来,很热情,拿出粗茶淡饭招待他们,古三也不嫌弃,坐下来就吃,边吃边和村里人拉起了家常,这不说还好,一说起来,村里的人生活的愁苦让古三不由怒火中烧起来。
原本,这村里是有着五十来户人家的,人丁兴旺,个个安居乐业。可是这些年官府屡次派人征收赋税、增加徭役,村里的青壮年一个个都被抓走了,大家很害怕,人心惶惶的,一部分村民便离开这里,在深山中找地方躲避,走到最后,就剩下他们这些老弱妇孺留在了这里,眼巴巴的等待着被征戍的孩子们回来。村子里的青壮年都被抓光了,没人干活,但官府的赋税紧逼还得交,他们只能拖着年迈体弱的身体劳作,苟延残喘的活着,勉强的在田地里耕耘,一年下来,不够糊口,就拿树叶野菜充饥,但没办法,他们总要活着,老村长老泪纵横的说着,连连叹气。
“唉,天道不仁,以万物为猪狗”
听完老村长的哭诉,古三内心中的愤怒火起,仰天长叹。
春耕忙碌,村里的人忙碌了一天都累乏了,老村长在安排古三他们住下后,也就睡下了,交流甚少,但古三的内心却始终静不下来,他不由得想到了古庄,想到了乡亲们,想到了古元,“儿子,你还好吗?你现在在哪里呢?”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村庄里的人就开始“叮叮当当”做饭,准备下地的工具,古三他们也被吵醒了。
“古员外,真对不起,庄户人家就靠着那一点薄田糊口,不起早贪黑,活不下去了,早早吵到你了”
老村长面黄肌瘦,咧着一口没牙、干倦着脸皮说道。
“没事,老人家,我也是个庄户人家,知道这庄户人家过的艰难,天也亮了,我们正好要去县城,早上凉快,好赶路”
“再等一下吧,古员外,这早饭马上就做得了,你们吃完早饭再赶路”
说着,老村长端着几个满是豁口的碗向灶台走去,古三也跟着走了过去。
“你们就吃这些,那里有力气干活”
来到灶台边上,古三看着锅里面飘荡着几片烂菜叶,翻滚着的清水里肉眼可辨的谷壳子,古三内心再次悸动,一股子怜悯自心头而出。
“唉,让客人们见笑了,这年头,到处苛捐杂税的,能活着就已经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