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苏青带领的硕和部自然和乐意和许镇武老将军签订条约;朔风部虽然不愿意,可也不得不签。此番,他们元气大伤,而且他们知道,他们是输在了镇蛮府和硕和部的联手之下。他们虽然愤怒,可却没有办法;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硕和部,那里面全是他们强壮的北蛮人;居然和弱小的中原人联合起来。虽然不耻,可也没有办法。

    和平是最好的消息。

    接着便是苏青伤势恢复,小童也回到了夫子庙,大皇子似乎没有丝毫追究的意味。不,是仿佛被小童挑在大戟上那件事没存在过一般。至于柴新桐和樊九仙,仍旧是那副若即若离的样子。

    徐长安的日子也过得极为舒坦,他差人把就和礼品送上了蜀山,他没有给汪紫涵买任何的东西,只是回了一封信。

    一切平静而美好。

    可皇宫里传来的一个消息却惊动了他。

    那个关于谏国柱的消息。

    谏国柱,原本就是一根普通的柱子,可每到了事关苍生的时候,都有不少忠臣血谏,故有其名。

    那根柱子就在乾龙殿的门外,仿佛这两根柱子撑起了整个圣朝的权利中心,不过一根洁白如玉,另外一根早已血迹斑斑。

    与此同时,长安城的城门之上,一夜之间,出了一封万民谏言书。

    其上列举了韩家对于越地的各种压迫,控诉韩家欺君罔上的行为。

    徐长安也看了一份拓印的万民谏言书,心中虽然愤怒,可他也只能等着朝廷的回复,也显得颇为的平静。

    可薛潘看到这万民谏言书,脸色突然变得苍白,突然冲出了城门,最终看着城墙之上,血迹斑斑的万民谏言书发愣,两行清泪不自觉的往下落。

    徐长安看到薛潘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才想问话,便看到了薛潘面如死灰,走进了房间抱头大哭。

    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议论声。

    “你们说,这怎么回事呢?好好的一个中书舍人,未来的丞相,怎么就一下撞在了那柱子之上。”

    接着传来了一声叹息。

    “可惜啊,位居高位,有什么不能上视天听的呢?非要用如此决绝的方式。”

    “哎,我可是听说了,那血啊,溅了有三尺之高。”

    “你说这位陆状元到底和越州有什么关系啊,还是和韩家有什么仇怨,非要如此。我可是打听过了,这位中书舍人可不是越州人。”

    “谁知道呢?不过听说韩家听说此事立马进了宫里,之后传来消息,韩家称是诬告,现在到处抓同伙呢!”

    两个老鸨便说着从街上听来的消息,边走了进来。

    薛潘突然从房里蹿了出来,跪在了徐长安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