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双方的采购订单协议可以进一步延展。
文化上,进一步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
政治上,希望移民秘境的那股势力肯定已经在开始秘密接触了,估计也顺带开始卖国?
而这三方面,王剑经济方面插不上手,政治方面人家根本不告诉你到底是谁在秘密接触,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宣传工作而已。
这就是政治啊。
文化是典型的上层建筑,是一个人群的意识和行为的共性,比如说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感知的到。怎么感知呢?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直接生活在这个文化对应的人群中,就好比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照顾下长大,自然就感知和习得了爸爸妈妈的文化。
这种感知是直接的,强烈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群的人想要用这种方式感受另一个人群的文化,并不容易,你看,且不说在国内有很多家长花着天价让小朋友上双语学校甚至国际学校,就算很多华国的移民出了国,也还是生活在华国人圈子里,经常会为如何融入主流社会而发愁。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接触那种文化的文化产品来间接感知。比如说,大多数国人对美国的了解来自于好莱坞nba,来自于硅谷的传奇故事,来自于麦当劳星巴克,来自于在华国的美资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氛围,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文化产品。
这样的感知是间接的,缓慢的,但是当接触了多了之后,逐渐的也会形成对其他文化的认知。从根本上说,文化的感染力,也就是以第一种方式对人施加的影响力随距离迅速衰减,这一点对任何文化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远距离输出的可能;文化产品则不然,它是可以脱离文化母体而独立存在的,只要载体不灭,就有可能穿越时空障碍地进行传播,就像古埃及圣书体,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完全失传,无人能够辩识,但是一旦重新破译之后,其中所记载的几千年前的埃及的文化就同样能被现代的人们所感知。
所以,我们平常说的文化输出,其实主要地就体现为文化产品的输出;那么,文化输出的强弱,或曰软实力的强弱,主要地就取决于文化产品输出的质与量。文化产品与普通产品有什么区别呢?他们有相近之处,就是都符合一般商品的行销规律。
比如说,越富裕的市场,优秀商品得到的回报越大,供应商们就有越大的积极性投入资金打磨高质量商品,提高产量;另一方面,越富裕的市场,人们也越有足够的资源对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消费者的平均审美品味也会越高,也会促进供应商们不断改进商品的制作水平,两个因素结合,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得较富裕的市场上的商品,在质和量上通常都要胜过较贫穷的市场。
这就如同水流中的势能,从高海拔向低海拔流动要比反方向流动容易的多。华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华国家,即使是在gdp四十年疯狂增长之后,人均富裕程度与日本也还有明显的差距,更不要说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美学积淀都要差的多,这使得华国市场上的商品,就品质而言明显地良莠不齐,与日本市场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这样华国市场上的商品在向外流动的时候,其难度自然要比日本商品要困难一些,这一点,对于文化产品同样适用。但是肯定有人会说了,不对呀,华国制造现在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吗?为什么文化产品达不到同样的水平?
这就要说文化产品与普通商品不一样的地方了。普通商品的文化因素较少,面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具有容易标准化、批量化和全球化生产的特点,产地与消费地可以完全分离,遍布世界的华国制造,大多数就是这样专门面向目标国生产的商品,在欧美市场上出现的华国制造,通常都是依据目标市场的标准量身定制的,往往都打的是欧美品牌的标签,与在华国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并不是一回事;而现在随着华国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这些商品的生产地又在进一步向更低成本的国家移动。相反,文化产品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与群体的文化取向和习惯关系密切(往往还有语言障碍的加成),使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大多数时候,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应该来自同一文化群体;其次,文化产品通常都具有极好的复制性,印刷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文化产品的复制成本不断降低,这就意味着具体的文化产品中,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也就不像普通商品那样有跨地域生产的需要和动力。
最后,确实有一些文化产品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传播,这种传播,除了前文说到的,文化市场的发展水平的不同造成的势差的影响之外,就往往需要国家形象和意识形态加成了。在这方面,毋庸讳言,华国的文化产品处于相当尴尬的位置,世界,也就是大部分国人在意的西方世界,对于华国的印象是偏向负面的,安利一下我自己的回答,为什么外国人普遍不了解华国?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在当前这个阶段,在华国文化产业距离满足自己国民的文化需求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的时候(看看国产剧与英美剧的口碑差距,看看中超与英超,ba的差距),讨论华国的文化输出实在是勉为其难,为时尚早,这不是哪个具体的策略或是生产者的错误,而是大势使然。华国的物质条件的改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而文化的发展需要时间,就跟芯片的发展一样,战术上要努力,战略上急不得,任重而道远,对于文化产业的人们来说要努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加强学习提升眼光品味,就是在为华国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了。
华国很难。
本身自己就在转型,花费大量心思来寻找自己的节奏。
这节奏的意思,就是如何疏导自己核心的价值观,以及影片和文化价值观的商业价值。
打个比方,价值观就是说教,就是苦涩无味的白开水。
商业价值就是可乐。
一个女人一把枪,各种曲里拐弯的剧情,光屁股女人,以及枪杀和法术杀。
但这种东西,对于塑造合格的人民,毫无用处。
甚至会把人带偏的啊。
文化上,进一步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
政治上,希望移民秘境的那股势力肯定已经在开始秘密接触了,估计也顺带开始卖国?
而这三方面,王剑经济方面插不上手,政治方面人家根本不告诉你到底是谁在秘密接触,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宣传工作而已。
这就是政治啊。
文化是典型的上层建筑,是一个人群的意识和行为的共性,比如说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感知的到。怎么感知呢?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直接生活在这个文化对应的人群中,就好比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照顾下长大,自然就感知和习得了爸爸妈妈的文化。
这种感知是直接的,强烈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群的人想要用这种方式感受另一个人群的文化,并不容易,你看,且不说在国内有很多家长花着天价让小朋友上双语学校甚至国际学校,就算很多华国的移民出了国,也还是生活在华国人圈子里,经常会为如何融入主流社会而发愁。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接触那种文化的文化产品来间接感知。比如说,大多数国人对美国的了解来自于好莱坞nba,来自于硅谷的传奇故事,来自于麦当劳星巴克,来自于在华国的美资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氛围,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文化产品。
这样的感知是间接的,缓慢的,但是当接触了多了之后,逐渐的也会形成对其他文化的认知。从根本上说,文化的感染力,也就是以第一种方式对人施加的影响力随距离迅速衰减,这一点对任何文化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远距离输出的可能;文化产品则不然,它是可以脱离文化母体而独立存在的,只要载体不灭,就有可能穿越时空障碍地进行传播,就像古埃及圣书体,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完全失传,无人能够辩识,但是一旦重新破译之后,其中所记载的几千年前的埃及的文化就同样能被现代的人们所感知。
所以,我们平常说的文化输出,其实主要地就体现为文化产品的输出;那么,文化输出的强弱,或曰软实力的强弱,主要地就取决于文化产品输出的质与量。文化产品与普通产品有什么区别呢?他们有相近之处,就是都符合一般商品的行销规律。
比如说,越富裕的市场,优秀商品得到的回报越大,供应商们就有越大的积极性投入资金打磨高质量商品,提高产量;另一方面,越富裕的市场,人们也越有足够的资源对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消费者的平均审美品味也会越高,也会促进供应商们不断改进商品的制作水平,两个因素结合,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得较富裕的市场上的商品,在质和量上通常都要胜过较贫穷的市场。
这就如同水流中的势能,从高海拔向低海拔流动要比反方向流动容易的多。华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华国家,即使是在gdp四十年疯狂增长之后,人均富裕程度与日本也还有明显的差距,更不要说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美学积淀都要差的多,这使得华国市场上的商品,就品质而言明显地良莠不齐,与日本市场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这样华国市场上的商品在向外流动的时候,其难度自然要比日本商品要困难一些,这一点,对于文化产品同样适用。但是肯定有人会说了,不对呀,华国制造现在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吗?为什么文化产品达不到同样的水平?
这就要说文化产品与普通商品不一样的地方了。普通商品的文化因素较少,面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具有容易标准化、批量化和全球化生产的特点,产地与消费地可以完全分离,遍布世界的华国制造,大多数就是这样专门面向目标国生产的商品,在欧美市场上出现的华国制造,通常都是依据目标市场的标准量身定制的,往往都打的是欧美品牌的标签,与在华国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并不是一回事;而现在随着华国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这些商品的生产地又在进一步向更低成本的国家移动。相反,文化产品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与群体的文化取向和习惯关系密切(往往还有语言障碍的加成),使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大多数时候,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应该来自同一文化群体;其次,文化产品通常都具有极好的复制性,印刷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文化产品的复制成本不断降低,这就意味着具体的文化产品中,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也就不像普通商品那样有跨地域生产的需要和动力。
最后,确实有一些文化产品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传播,这种传播,除了前文说到的,文化市场的发展水平的不同造成的势差的影响之外,就往往需要国家形象和意识形态加成了。在这方面,毋庸讳言,华国的文化产品处于相当尴尬的位置,世界,也就是大部分国人在意的西方世界,对于华国的印象是偏向负面的,安利一下我自己的回答,为什么外国人普遍不了解华国?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在当前这个阶段,在华国文化产业距离满足自己国民的文化需求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的时候(看看国产剧与英美剧的口碑差距,看看中超与英超,ba的差距),讨论华国的文化输出实在是勉为其难,为时尚早,这不是哪个具体的策略或是生产者的错误,而是大势使然。华国的物质条件的改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而文化的发展需要时间,就跟芯片的发展一样,战术上要努力,战略上急不得,任重而道远,对于文化产业的人们来说要努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加强学习提升眼光品味,就是在为华国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了。
华国很难。
本身自己就在转型,花费大量心思来寻找自己的节奏。
这节奏的意思,就是如何疏导自己核心的价值观,以及影片和文化价值观的商业价值。
打个比方,价值观就是说教,就是苦涩无味的白开水。
商业价值就是可乐。
一个女人一把枪,各种曲里拐弯的剧情,光屁股女人,以及枪杀和法术杀。
但这种东西,对于塑造合格的人民,毫无用处。
甚至会把人带偏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