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尸体这种活儿当然用不着堂堂燕王殿下和魏国公小公爷出手,他们二人依旧驻马在方才的那个制高点上面,由少量核心人员护卫着监督,嗯,可能更多的是燕王殿下在欣赏自己的成果。由于另外几位小王爷没来,跟来的护卫自然大多也是朱棣从北平带来的亲随,再加上回收任务,彻底将少量京师里派来的锦衣卫人员给支开了,他们身边的就自然只剩一些燕王府的铁杆马仔。
朱棣悄悄做了个手势,连这些人也都慢慢退开,将现场完全留给了两人。徐钦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他又再等了一小会儿,见朱棣欲言又止,可怎么也开不了这个口,这才不得不主动出击。
“姑父,小子刚刚在营地中,其实还有半句话没有说,不知姑父可想知道?”
“哦?有什么未讲的?”见徐钦主动挑起话头,朱棣自然也乐得接茬。
“姑父身系北疆安慰之后,更当以天下为重,曾有人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劝谏身为天子的汉武帝不可行险而侥幸,小子也想以‘为王者不当亲矢搏虎’劝谏姑父。只是不知姑父可有这天下之志?”
“有又如何?昔日齿序长幼在前,现今又有礼法君命在后,为之奈何?”
见徐钦当场将事情直接挑明,朱棣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这既是有感而发,也是一种试探,试探徐钦究竟有多大的心。
“君不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典故么?陛下也曾为淮右布衣,现亦创下光复神州之不世功勋,开天朝鼎立,为一代圣君。都说殿下酷似陛下,难道却甘心埋没这万里锦绣,而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于平庸之辈?”
徐钦早有腹稿,而且对朱棣的了解也非常深,一旦顺利起了话头,自然是滔滔不绝。
“固本王有心为天下苍生计,然父皇意已决,为之奈何?”
这踏马又不是劝进称帝,用得着这样拿着么?徐钦听了这话,真想一巴掌给他乎上去。不过是考虑到真要打估计也打不过,而且他毕竟也是亲姑父,是长辈的份上,才咽下这口气,继续往下说道。
“姑父,小子虽不才,却也明白这天下局势和贤愚之辨。如今天下虽定,然四方未靖,北有残元余孽贼心不死,东有倭寇骚扰海疆不息;西有乌斯藏、西域诸国阳奉阴违,南有安南及各地蛮夷土司蠢蠢欲动;甚至在我华夏大地之上,民心也还未彻底归附,时有蛊惑百姓而动乱者。”
徐钦首先将当前帝国草创,面临的各项问题都严重化地摆上台面,说得本就心有凌云志的朱棣蹙眉点头。
“昔懿文太子,虽表面书生意气,但也是锐意创业之君,更有辅定天下之功,文治仁和之余不乏果决谋断。若是以他来做这启下文治之君,自然是无碍的,待文武并举再二十年以后,天下真正海清河晏,哪怕守成之君资质稍差也无甚要紧。然而天有不测,懿文太子无福嗣大位,而易太孙直接为陛下之储,则大大不妥。”
徐钦深知这件事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朱标,于是也干脆将事情点明,表面上是盛赞已故懿文太子,然而实际上隐含的是天命不在其身,想来绝对更符合朱棣此时内心所想。
“小子观太孙根本,虽表面酷似先太子,实则大大不同。据闻太子当年处理军务、粮饷等事务亦是好手,更亲见昔年烽烟厮杀,白骨累累之惨像,方有厚德而不迂。反观太孙,其为储年余,可曾关注过半点军务?没有!甚至连断案都扯上圣人,岂是真正的治国之道?万一兵戈一起,难道也要以圣人教化去面对胡虏铁骑?天下赋税如何调整?如何在用兵和安民之间取舍?更兼之其独宠黄湜等一干只知圣贤云的腐儒,焉能应对这波谲云诡的天下局势?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十年之内尊位有变,太孙嗣统,则大明危矣,天下危矣!”
徐钦直接将朱允炆批了个狗血淋头,偏偏这还是他根据后世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现在虽然可能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致命瑕疵。朱棣也是极为聪颖之人,有他这一提醒,又怎能想不到?关键是,朱棣本有这个心,而只是缺一个看上去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徐钦便来帮他找这个借口好了。
朱棣听了他这番话,先是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之情,却又在短暂的兴奋之后,马上重新皱起了眉头。
原本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储位之争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说白了,他现在心里也没底,只是抱着一种不服气的心态,能争取一下就争取一下,讲难听一点实在不行也就算了。可现在经徐钦这么一说,这件事的性质就变了,已经是涉及到天下兴亡的必要行动,那就是再无半点退路。可当前争储的形势他自己非常清楚,有秦王、晋王在前,他想打动死守着为万世规矩计的朱元璋,使其易储的把握实在不大。
“那你的意思是?”不多时的犹豫之后,朱棣内心的贪婪还是轻松打败了守序的一面,这句话一出,也就意味着他承认了这个念想。
“侄儿既然今天对姑父和盘托出,连大不敬的话都说了,姑父以为侄儿意欲何为?倘若姑父有壮志在胸,以天下苍生为念,侄儿虽不才,也定当倾尽所能,愿为一马前卒;若是姑父无意于此,以骨肉礼法为重,那待下山之后,还请姑父念在侄儿年幼的份上,网开一面,让侄儿安心在这应天做个纨绔子弟,安享太平、游戏人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便可。”
朱棣听完他这些话,只愣在那里,任由已经颇具寒意的秋风吹起袍襟。
说实话,徐钦的大胆简直完全超出了他此前的预料,哪有人这样玩的?不是应该各种旁敲侧击,各种确定相互之间的意向,然后大家再心照不宣地往那个方向努力么?你这不按常理出牌啊!
朱棣悄悄做了个手势,连这些人也都慢慢退开,将现场完全留给了两人。徐钦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他又再等了一小会儿,见朱棣欲言又止,可怎么也开不了这个口,这才不得不主动出击。
“姑父,小子刚刚在营地中,其实还有半句话没有说,不知姑父可想知道?”
“哦?有什么未讲的?”见徐钦主动挑起话头,朱棣自然也乐得接茬。
“姑父身系北疆安慰之后,更当以天下为重,曾有人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劝谏身为天子的汉武帝不可行险而侥幸,小子也想以‘为王者不当亲矢搏虎’劝谏姑父。只是不知姑父可有这天下之志?”
“有又如何?昔日齿序长幼在前,现今又有礼法君命在后,为之奈何?”
见徐钦当场将事情直接挑明,朱棣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这既是有感而发,也是一种试探,试探徐钦究竟有多大的心。
“君不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典故么?陛下也曾为淮右布衣,现亦创下光复神州之不世功勋,开天朝鼎立,为一代圣君。都说殿下酷似陛下,难道却甘心埋没这万里锦绣,而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于平庸之辈?”
徐钦早有腹稿,而且对朱棣的了解也非常深,一旦顺利起了话头,自然是滔滔不绝。
“固本王有心为天下苍生计,然父皇意已决,为之奈何?”
这踏马又不是劝进称帝,用得着这样拿着么?徐钦听了这话,真想一巴掌给他乎上去。不过是考虑到真要打估计也打不过,而且他毕竟也是亲姑父,是长辈的份上,才咽下这口气,继续往下说道。
“姑父,小子虽不才,却也明白这天下局势和贤愚之辨。如今天下虽定,然四方未靖,北有残元余孽贼心不死,东有倭寇骚扰海疆不息;西有乌斯藏、西域诸国阳奉阴违,南有安南及各地蛮夷土司蠢蠢欲动;甚至在我华夏大地之上,民心也还未彻底归附,时有蛊惑百姓而动乱者。”
徐钦首先将当前帝国草创,面临的各项问题都严重化地摆上台面,说得本就心有凌云志的朱棣蹙眉点头。
“昔懿文太子,虽表面书生意气,但也是锐意创业之君,更有辅定天下之功,文治仁和之余不乏果决谋断。若是以他来做这启下文治之君,自然是无碍的,待文武并举再二十年以后,天下真正海清河晏,哪怕守成之君资质稍差也无甚要紧。然而天有不测,懿文太子无福嗣大位,而易太孙直接为陛下之储,则大大不妥。”
徐钦深知这件事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朱标,于是也干脆将事情点明,表面上是盛赞已故懿文太子,然而实际上隐含的是天命不在其身,想来绝对更符合朱棣此时内心所想。
“小子观太孙根本,虽表面酷似先太子,实则大大不同。据闻太子当年处理军务、粮饷等事务亦是好手,更亲见昔年烽烟厮杀,白骨累累之惨像,方有厚德而不迂。反观太孙,其为储年余,可曾关注过半点军务?没有!甚至连断案都扯上圣人,岂是真正的治国之道?万一兵戈一起,难道也要以圣人教化去面对胡虏铁骑?天下赋税如何调整?如何在用兵和安民之间取舍?更兼之其独宠黄湜等一干只知圣贤云的腐儒,焉能应对这波谲云诡的天下局势?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十年之内尊位有变,太孙嗣统,则大明危矣,天下危矣!”
徐钦直接将朱允炆批了个狗血淋头,偏偏这还是他根据后世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现在虽然可能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致命瑕疵。朱棣也是极为聪颖之人,有他这一提醒,又怎能想不到?关键是,朱棣本有这个心,而只是缺一个看上去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徐钦便来帮他找这个借口好了。
朱棣听了他这番话,先是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之情,却又在短暂的兴奋之后,马上重新皱起了眉头。
原本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储位之争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说白了,他现在心里也没底,只是抱着一种不服气的心态,能争取一下就争取一下,讲难听一点实在不行也就算了。可现在经徐钦这么一说,这件事的性质就变了,已经是涉及到天下兴亡的必要行动,那就是再无半点退路。可当前争储的形势他自己非常清楚,有秦王、晋王在前,他想打动死守着为万世规矩计的朱元璋,使其易储的把握实在不大。
“那你的意思是?”不多时的犹豫之后,朱棣内心的贪婪还是轻松打败了守序的一面,这句话一出,也就意味着他承认了这个念想。
“侄儿既然今天对姑父和盘托出,连大不敬的话都说了,姑父以为侄儿意欲何为?倘若姑父有壮志在胸,以天下苍生为念,侄儿虽不才,也定当倾尽所能,愿为一马前卒;若是姑父无意于此,以骨肉礼法为重,那待下山之后,还请姑父念在侄儿年幼的份上,网开一面,让侄儿安心在这应天做个纨绔子弟,安享太平、游戏人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便可。”
朱棣听完他这些话,只愣在那里,任由已经颇具寒意的秋风吹起袍襟。
说实话,徐钦的大胆简直完全超出了他此前的预料,哪有人这样玩的?不是应该各种旁敲侧击,各种确定相互之间的意向,然后大家再心照不宣地往那个方向努力么?你这不按常理出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