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回头与女乐相视,一时间百感交集,心中与眼里充满了说不清道不尽的苦楚与心酸。
“越国夫人戚氏听旨。”印绶监掌印拿出一道圣旨威严道。
王氏便搀扶着母亲跪伏下,印绶监掌印展开青黄两色的绢本圣旨,左侧绣成德十三年,右侧则绣有奉天诰命几个大字,旋即咳嗽了两声后庄重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闻已故中军左都督、越国公沉冤,遂诏大九卿圆审,今以查明冤情,罪人伏法,构陷忠良,悉以严惩,法司断案不谨,朝廷误判之过,令忠臣良将枉死,朕闻之,不胜悲痛,越国公一案,是朝廷之失,朕体察之误,亦是朕之过,今赦其家眷,为官者,复原职,家中女眷,除籍教坊司,恢复诰命,官府抄没家产如数奉还,赐金银钱帛,免死铁卷,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妾身接旨,叩谢圣恩。”圣旨下来,妇人颤颤巍巍的接过,抱着旁侧的女儿泣不成声。
“人死不能复生,出了这样的事,换做谁心里都不好过,越国公于国朝的功,朝野内外都清楚。”印绶监掌印叹息道,“还请越国夫人节哀。”
“朝野都知道我夫君的功劳,可是当他蒙冤的时候,却无一人站出,如今人死了,这些东西又有何意义?”越国夫人满是埋怨道。
印绶监掌印再次摇头,“朝廷备了归家的车马,就在官署大门外,下官还要回去复命,请夫人珍重。”
越国夫人颤颤巍巍的抱着圣旨,教坊司奉銮遂上前,“乐籍之事,下官今日便会去户部处理妥当,今日闻此案真相大白,也是令人唏嘘,还望夫人保重身体,以慰越国公在天之灵。”
“有劳大人。”
二人换下教坊司属于女乐的衣裳,穿上平常的常服后便从居住了许久的小院中离去,王氏将母亲扶上车后,转身朝教坊司奉銮道谢,“这些日子,多谢刘大人的照拂。”
原是王氏察觉教坊司中有人刻意关照,奉銮受宠若惊的拱手回礼,“娘子多礼了,某也曾感同身受娘子的遭遇,深知其苦,不在体肤而于心志,王姑娘心智坚韧,连某也深感佩服。”
“大人心善,又有如此才华,日后必定前程似锦。”王氏回道。
奉銮再次拱手,“世事无常,富贵终有尽,某如今之愿,便是安稳顺遂。”
“一定会的。”王氏回道。
--------------------------------------
——紫禁城——
“蒙冤的越国公与晋王一家都已在安置,越国公府的封条已揭,里面的家当也安排了人陆续送回,印绶监派了人去教坊司宣旨,乐籍之事教坊司与户部在办了,还有越国公夫人的诰命与相关品服,今日礼部便会送去,越国公府的丧事由礼部新办,晋恭王的丧葬由宗人府在打理,新的晋王府,工部已选定了一处抄没的旧府邸。”六部官员一一向皇帝奏道,“请陛下御览。”
“陛下,蒙冤之人如今皆以平反,昔日三司会审的几位司法主审官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定夺。”吏部尚书奏道。
皇帝坐在御座上,一手放在桌案,一手则倚在扶手上,低头看着三份请罪的奏本,“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刑部尚书,都是朝廷的重臣,肱骨,然其错判案件,致使国家公爵与亲王两条人命,法不可废,着,革去三人官职,褫夺功名...”
“陛下。”吏部尚书出列道,“越国公一案初审时,刑部尚书孙万诚为其极力辩护伸冤,曾一日内连上三道题本,所以臣以为,可减轻刑部尚书之罪。”
“虽有辩护,然他亦是主审的三法司之一,案情的最终是由三人一同裁定,未能改变结果,便不能减轻罪责,臣以为,三位主审作为国朝最高司法的长官,因误判而致亲王与功臣死亡,理应重罚,以儆效尤。”兵部尚书冷面无私的奏道。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着是否要重罚,但最终的决定都由皇帝一人裁决,经过大臣们一番辩论,如何裁决误判的三法司长官,皇帝一下陷入为难,思索再三后,皇帝抬头问道特意召入的司法官,“我朝素来重罚,尤其是对犯错的官员惩治之上,林侍郎以为呢?”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罪人犯罪有法官惩治,然法官断错案,便也有律法制裁,国朝素来严明律法,臣以为,因当以明律为准。”刑部侍郎出列奏道,“《明律·刑律·断狱》凡官司故出入人罪,全出全入者,以全罪论。若增轻作重,减重怍轻,以所增减论,至死者,坐以死罪,若断罪失于入者,各减三等,失于出者,各减五等。”话闭,便从红色的袖子里抽出一本厚厚的书籍,翻开道:“诸位大人若是不清楚,可以瞧瞧明律上所写。”
“越国夫人戚氏听旨。”印绶监掌印拿出一道圣旨威严道。
王氏便搀扶着母亲跪伏下,印绶监掌印展开青黄两色的绢本圣旨,左侧绣成德十三年,右侧则绣有奉天诰命几个大字,旋即咳嗽了两声后庄重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闻已故中军左都督、越国公沉冤,遂诏大九卿圆审,今以查明冤情,罪人伏法,构陷忠良,悉以严惩,法司断案不谨,朝廷误判之过,令忠臣良将枉死,朕闻之,不胜悲痛,越国公一案,是朝廷之失,朕体察之误,亦是朕之过,今赦其家眷,为官者,复原职,家中女眷,除籍教坊司,恢复诰命,官府抄没家产如数奉还,赐金银钱帛,免死铁卷,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妾身接旨,叩谢圣恩。”圣旨下来,妇人颤颤巍巍的接过,抱着旁侧的女儿泣不成声。
“人死不能复生,出了这样的事,换做谁心里都不好过,越国公于国朝的功,朝野内外都清楚。”印绶监掌印叹息道,“还请越国夫人节哀。”
“朝野都知道我夫君的功劳,可是当他蒙冤的时候,却无一人站出,如今人死了,这些东西又有何意义?”越国夫人满是埋怨道。
印绶监掌印再次摇头,“朝廷备了归家的车马,就在官署大门外,下官还要回去复命,请夫人珍重。”
越国夫人颤颤巍巍的抱着圣旨,教坊司奉銮遂上前,“乐籍之事,下官今日便会去户部处理妥当,今日闻此案真相大白,也是令人唏嘘,还望夫人保重身体,以慰越国公在天之灵。”
“有劳大人。”
二人换下教坊司属于女乐的衣裳,穿上平常的常服后便从居住了许久的小院中离去,王氏将母亲扶上车后,转身朝教坊司奉銮道谢,“这些日子,多谢刘大人的照拂。”
原是王氏察觉教坊司中有人刻意关照,奉銮受宠若惊的拱手回礼,“娘子多礼了,某也曾感同身受娘子的遭遇,深知其苦,不在体肤而于心志,王姑娘心智坚韧,连某也深感佩服。”
“大人心善,又有如此才华,日后必定前程似锦。”王氏回道。
奉銮再次拱手,“世事无常,富贵终有尽,某如今之愿,便是安稳顺遂。”
“一定会的。”王氏回道。
--------------------------------------
——紫禁城——
“蒙冤的越国公与晋王一家都已在安置,越国公府的封条已揭,里面的家当也安排了人陆续送回,印绶监派了人去教坊司宣旨,乐籍之事教坊司与户部在办了,还有越国公夫人的诰命与相关品服,今日礼部便会送去,越国公府的丧事由礼部新办,晋恭王的丧葬由宗人府在打理,新的晋王府,工部已选定了一处抄没的旧府邸。”六部官员一一向皇帝奏道,“请陛下御览。”
“陛下,蒙冤之人如今皆以平反,昔日三司会审的几位司法主审官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定夺。”吏部尚书奏道。
皇帝坐在御座上,一手放在桌案,一手则倚在扶手上,低头看着三份请罪的奏本,“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刑部尚书,都是朝廷的重臣,肱骨,然其错判案件,致使国家公爵与亲王两条人命,法不可废,着,革去三人官职,褫夺功名...”
“陛下。”吏部尚书出列道,“越国公一案初审时,刑部尚书孙万诚为其极力辩护伸冤,曾一日内连上三道题本,所以臣以为,可减轻刑部尚书之罪。”
“虽有辩护,然他亦是主审的三法司之一,案情的最终是由三人一同裁定,未能改变结果,便不能减轻罪责,臣以为,三位主审作为国朝最高司法的长官,因误判而致亲王与功臣死亡,理应重罚,以儆效尤。”兵部尚书冷面无私的奏道。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着是否要重罚,但最终的决定都由皇帝一人裁决,经过大臣们一番辩论,如何裁决误判的三法司长官,皇帝一下陷入为难,思索再三后,皇帝抬头问道特意召入的司法官,“我朝素来重罚,尤其是对犯错的官员惩治之上,林侍郎以为呢?”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罪人犯罪有法官惩治,然法官断错案,便也有律法制裁,国朝素来严明律法,臣以为,因当以明律为准。”刑部侍郎出列奏道,“《明律·刑律·断狱》凡官司故出入人罪,全出全入者,以全罪论。若增轻作重,减重怍轻,以所增减论,至死者,坐以死罪,若断罪失于入者,各减三等,失于出者,各减五等。”话闭,便从红色的袖子里抽出一本厚厚的书籍,翻开道:“诸位大人若是不清楚,可以瞧瞧明律上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