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别说,这一时期的人还真就信这个。

    ……

    文王决定下来,众人各怀心思,暂且不提。

    很快,便到了文王定下的日子,他当即带着满朝文武,浩浩荡荡从南门出来,向着南郊行进。此时正是三月间,桃红似火,柳嫩成金,端的是一番醉人景致。

    饶是文王、众臣都是带着目的出来,但却依然只觉心头畅快,心胸一阔。

    而前行不久,远远就见到一伙渔人,歌声传来:

    “忆昔成汤扫桀时……孤钓不如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文王细听词意,品味一番,不觉欣然点头,“此歌韵度清奇,必有大贤藏在其中!莫非便是南郊那位遗贤么?”

    文王连忙差人前去问询。

    而后面,自然也就如同原著之中所记载的那样,文王命辛甲招来询问,结果得知,这些渔人也都只是从旁人那里听来的歌词。

    文王细问究竟,得知歌词来源于三十里外,有一磻溪,溪中有一老人,做的此歌。

    文王大悦,连忙吩咐左右,“我等速去!”

    文武众臣自然应是。

    后面的武玄机神情自若,跟在众人中间。他不动声色地向那一众渔人看了眼,就已经淡然收回了目光。

    却说文王众人沿着溪水前行,很快便又遇见一伙樵夫,依然是那般歌唱,不必多说。

    继续前行。

    终于,在约莫三十里时,却是进入了一片丛林,但见正眼前,一个身着道袍的老者,正悠然踏行在丛林之间,口中作歌,手中拿着一柄没有开刃的斧头,在树干上挥砍着。

    文王见状,不由稀奇,笑道:“道长,你这斧头没有开刃,又如何能够砍下柴木?”

    那老者转过身来,文王见他剑眉星目,虽然须发俱白,但却端的是一幅神仙中人的样貌。

    后者向文王微微一笑,“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我所求的,又岂是一枝干柴么?生自苍崖边,能谙白云养。才穿远林去,已在孤峰上。砍柴的乐趣,不在于此,不在于此。”

    文王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暗暗猜测不凡,此时听他言谈,不由大悦,惊喜道:“来者莫非便是南郊的遗贤么?”

    那道长却看他一眼,笑道:“老道是闲而非贤也。”

    后面的武玄机露出一丝笑容,俯身向周文王禀告道:“大王,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微臣所说的飞熊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