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护航风云(四)(1/2)
1661年1月17日晌午,加的斯外海。
激烈的海战已持续了整整数个小时,双方各自承受了不小的伤亡,其中葡萄牙人虽然舰船数量较多,但损失却更大一些,而这显然也在一些远远游弋着的船只上的观战者们的预计中——东岸方有如此强大的战列舰、有如此神奇的蒸汽机、有训练有素的海军官兵(看得出来长期训练、配合默契,是职业军人,不似临时招募),葡萄牙海军即便在旧大陆也薄有声名,但又怎么会是其对手呢?
要投入巨资研究蒸汽机技术了啊!观战的旧大陆人士内心纷纷浮现起了这个想法,因为眼前的这场大海战用活生生的事实告诉众人,拥有一支火力强大的蒸汽机帆船舰队,在战斗中究竟能够提供多大的帮助!相信在目睹了今天之事后,无论是马德里、巴黎、里斯本、海牙还是伦敦,都会掀起一股研究蒸汽机技术的浪潮,这不但能促进工业发展,也和至关重要的海军建设息息相关啊。可以说,但凡任何一个稍有点雄心壮志的国家,都不会对蒸汽机帆船这种神物视而不见的!
当然了,观战诸人的想法,正处于激烈厮杀中的东、葡双方海军自然是不知晓的,他们甚至都没有过多注意到这些从加的斯港内远远跟过来的悬挂异国旗帜的舰船,他们现在眼中只有对方,心念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敌人干沉到海底!
战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葡萄牙人的大舰队除少许几艘没被卷入混战外,其他船只已在四艘东岸战列舰的左冲右突下,打成了一团,毫无阵型可言。海面上硝烟弥漫,即便有海风不断地吹拂,其能见度仍然极低,双方的死伤也非常大——截止目前,葡萄牙已沉没包括“科雷亚”号在内的两艘武装商船、一艘专业战舰,而东岸人的四艘战列舰也中弹数百发,死伤水手无算,船身遍体凌伤,但离沉没还差得远。
不过,葡萄牙人大概没时间靠数量优势来把这几艘东岸战列舰——尤其是那艘最嚣张、最凶悍的“执委会”号三甲板战舰——一一吃下去了,因为数量多达七艘的东岸护卫炮舰一直在外围用侧舷火炮轰击他们的舰队,并造成了“圣塞巴斯蒂安”号专业军舰的战沉,此外还击伤多艘船只。如果再让他们这么搞下去的话,这仗就没法打了,因此葡萄牙人也开始了艰难的队形收拢,并打算再度抢占上风,可这在东岸四艘战列舰的干扰下,又岂是那么容易成功的?
果然,葡萄牙一开始动作,东岸战列舰就依靠快速的机动能力四处穿插,不断搅乱敌方阵型,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两弦火炮的威力,将炽热的炮弹送到敌船上去,看样子仿佛是不打光炮弹不罢休似的。
战斗顿时又陷入了之前的老样子,双方在海面上混战成一团,互相在近距离上有炮火轰击对方,而东岸人的风帆护卫炮舰船队在外围用侧舷火炮不断打击敌船,最大程度发挥了自己的火力优势,使得葡萄牙人的伤亡开始急剧增加,并渐渐有些吃不住劲,战斗决心也开始动摇了起来。
而当双方战至下午四点钟的时候,这场海战已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双方不但人员、船只损毁严重,就连炮弹、火药也有些不足,因此互有默契地开始分开,准备结束这场令所有人都感到疲累的战斗了。毕竟,这个年代的海战时间都比较长,大舰队决战的时候,往往打大半天也就互相损失个几艘十几艘船而已,且弹药、人员损失不轻。
这场发生在加的斯外海的这场海战,打了五个小时就已经造成了葡萄牙方六艘战舰沉没(四艘武装商船、两艘专业战舰)、东岸人一艘护卫炮舰严重受伤(后被弃舰自沉)的结果,在这个年代已经损失一场较为激烈的海战了,更别提双方还有大量舰船受伤——尤其是最吸引葡萄牙人火力的“执委会”号,该舰在战斗中累计中弹二百五十余发,从舰长、大副到二副,多名军官负伤;前桅被整个打断,艏楼上下两层一片狼藉,面粉、咸鱼、啤酒散落一地;左舷一大块船板脱落,风浪一大时便不断进水,让损管队忙个不停;当然了,还不能不提该舰死伤的一百多名船员及近二十门火炮,总体来说算是损毁不轻了,需要彻底大修一次才能再度恢复原先战斗力。
下午天色渐黑的时候,葡萄牙人的舰队转向后朝东南方驶去,大概是去了丹吉尔港了吧。那里葡萄牙人经营多年,要塞极为坚固,炮台火力也比较密集,确实是供大舰队驻留并“****伤口”的好地方。至于东岸人么,整个战斗舰队几乎船船挂彩,尤以几艘战列舰为甚,人员死伤惨重,弹药也即将告罄,因此也都开进了加的斯港。
西班牙人对这支得胜归来的东岸舰队极为重视,因为换作是他们国家,是根本没把握打败这支葡萄牙舰队的。因此这会态度比起之前大有改善,对于东岸人要求补充炮弹和火药的要求一概满足,就是价格还是有些坑爹。此外,西班牙人还表示可以帮助东岸维修船只,前提是东岸人给予一定的对价,考虑到护航任务要紧以及战列舰的敏感性,带队的丁伟少校拒绝了西班牙人的“好意”,他决定还是将船只开到奥斯曼帝国去维修,那里更安全一些,反正目前几艘受创严重的战列舰还能行驶,不是么?
当然了,他也将各艘舰船上受伤的水手共计488人,留在了加的斯港休养,等待船队回程的时候再做计较——唔,负责照料这些伤员的是多利亚家族设在加的斯港的几家大型商铺,他们家常年在此批发新大陆特产,生意规模庞大,因此有足够的场地和人员安置东岸受伤水手。至于说给伤病员医疗的费用嘛,很简单,从拉普拉塔银行划账即可,方便快捷。
1月18日,东岸人未在加的斯港多做停留,在卸下了一部分货之后,全舰队再次拔锚起航,向东穿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相对风平浪静的地中海;2月1日,船队分成数拨往******、里窝那、比萨等地卸货(同时也购买部分当地商品),并于一个星期后在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港汇合,然后穿越墨西拿海峡,进入了爱奥尼亚海。
爱奥尼亚海的航行一帆风顺——就是风力有些小——他们最终于1661年2月14日这天,抵达了奥斯曼帝国最大的港口士麦那港。船团抵达此处后,护航战舰的状况引起了奥斯曼人的极大震惊,在了解到这是与葡萄牙海军激战所造成的后,奥斯曼人无不表示了佩服之意,那可是据说比威尼斯人的舰队还要凶悍的主啊!
战列舰、护卫舰的维修事宜自然由当地东岸商站的主事人负责联络。至于那些商船么,则开始分批开赴各个设有商站的港口(中途已有一艘前往了阿尔巴尼亚近海),如萨洛尼卡、布尔加斯、卡法、哈吉等地——尤其是前往哈吉港的商船,满载大炮、纺织品、钢条、药品、甲具、火枪、军刀的它们按照上级的训令,将在那里拉回五千余名特兰西瓦尼亚、波兰妇女(多在15-30岁之间)。
这些妇女并上已由黑海班轮公司运至士麦那港的八千余名乌克兰、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女奴,将由东岸船队及部分雇佣的法国、荷兰商船运至东岸,为此,东岸人总共需要含运费在内的七十余万元现金——可怜今年运来大批货物所得到的贸易利润,在偿还完去年乃至前年因为购买战俘、女奴所欠下的各家贷款,以及今年这些女奴的钱后,已经剩不下太多了,而如果再顺手采购一些奥斯曼特产——如骆驼、马匹、铅锡矿、石墨、地毯、挂毯、生丝、葡萄干等商品——的话,大概也就只能剩个三五十万元带回国内了,实在是没法说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此番东岸人应克里米亚汗国穆罕默德·格莱大汗的强烈要求,购买了这将近一万四千名女奴,其实并不能领大汗本人完全满意。无奈东岸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格兰大汗麾下数万铁骑这两年四处出击,手头“存货”太多,也不能全塞给东岸人啊,这世上强买强卖的事总不是那么好的,虽然你给的货确实质量不错价格也比以前降了很多,但咱实在是买不起啊!
高文刚当时因为这事在贝克奇萨莱住了很久,与格莱大汗及其臣子好好交流了一番,在允诺东岸人将为他们的潟湖制盐项目提供最新技术、为鞑靼壕沟重新设计符合未来战争需求的堡垒体系后,大汗终于不情不愿地同意将手头的年轻女奴售于东岸。至于那些剩下的奴隶么,高文刚也给他出了主意,即在黑海北岸肥沃的黑土地上,继续开辟新的种植园,大量种植大麦、小麦、黑麦、燕麦、豌豆、大麻、果树等作物,然后出口至相对缺粮的意大利地区,为此高文刚甚至愿意介绍一些意大利客商给其认识,真算是将工作做到了极致,克里米亚人也无话可说。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大汗的资金不足的问题,高文刚也建议他们与奥斯曼帝国的亚美尼亚商人群体合作——高文刚郑重向其推荐了与东岸关系密切的霍尔尼西安家族——然后作为东岸商品的代理商,大力开拓第聂伯河乃至顿河流域的市场,将东岸商品卖出去,同时也为自己赚取大量的商业收益,目前大汗已经原则上同意了这点,就只等霍尔尼西安家族派人来详细商谈了。
至于说东岸人最看重的多瑙河贸易,对不起,目前奥斯曼国内局势复杂、政局动荡,官员换得比走马灯还快,高文刚多番奔走之下,竟然尚未能找到有实力的、稳定的代理商,市场开拓较为不利。不过好在这是一项长期任务,倒不急着现在就完成,东岸人还有的是时间来经营自己的商品市场,毕竟他们在黑海一带也没什么像样的竞争对手,不是么?
1661年3月1日,粗粗维修了一番的东岸船队已做好了出航的准备。上午九点钟,一批流亡的奥斯曼军人及家属两千余人(多来自加尼沙里军团和斯帕西骑兵部队)来到码头登上了船只,目前奥斯曼帝国内部倾轧的失败者(当然是被波及的下层了,上层是根本没机会活命的)流亡东岸已越来越普遍,而东岸人为了维持两国民间关系也愿意接纳部分流亡者,因此你便看到了每隔一两年就有一批奥斯曼军人或下级官吏及其家属们移居东岸。
这些人到了东岸后立即被打散居住,大部分人目前都已是一生中第二次改信。由于他们的技能和掌握的知识,在建设东岸的热潮中还是作用良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东岸外来移民中比较高素质的优质移民了。
激烈的海战已持续了整整数个小时,双方各自承受了不小的伤亡,其中葡萄牙人虽然舰船数量较多,但损失却更大一些,而这显然也在一些远远游弋着的船只上的观战者们的预计中——东岸方有如此强大的战列舰、有如此神奇的蒸汽机、有训练有素的海军官兵(看得出来长期训练、配合默契,是职业军人,不似临时招募),葡萄牙海军即便在旧大陆也薄有声名,但又怎么会是其对手呢?
要投入巨资研究蒸汽机技术了啊!观战的旧大陆人士内心纷纷浮现起了这个想法,因为眼前的这场大海战用活生生的事实告诉众人,拥有一支火力强大的蒸汽机帆船舰队,在战斗中究竟能够提供多大的帮助!相信在目睹了今天之事后,无论是马德里、巴黎、里斯本、海牙还是伦敦,都会掀起一股研究蒸汽机技术的浪潮,这不但能促进工业发展,也和至关重要的海军建设息息相关啊。可以说,但凡任何一个稍有点雄心壮志的国家,都不会对蒸汽机帆船这种神物视而不见的!
当然了,观战诸人的想法,正处于激烈厮杀中的东、葡双方海军自然是不知晓的,他们甚至都没有过多注意到这些从加的斯港内远远跟过来的悬挂异国旗帜的舰船,他们现在眼中只有对方,心念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敌人干沉到海底!
战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葡萄牙人的大舰队除少许几艘没被卷入混战外,其他船只已在四艘东岸战列舰的左冲右突下,打成了一团,毫无阵型可言。海面上硝烟弥漫,即便有海风不断地吹拂,其能见度仍然极低,双方的死伤也非常大——截止目前,葡萄牙已沉没包括“科雷亚”号在内的两艘武装商船、一艘专业战舰,而东岸人的四艘战列舰也中弹数百发,死伤水手无算,船身遍体凌伤,但离沉没还差得远。
不过,葡萄牙人大概没时间靠数量优势来把这几艘东岸战列舰——尤其是那艘最嚣张、最凶悍的“执委会”号三甲板战舰——一一吃下去了,因为数量多达七艘的东岸护卫炮舰一直在外围用侧舷火炮轰击他们的舰队,并造成了“圣塞巴斯蒂安”号专业军舰的战沉,此外还击伤多艘船只。如果再让他们这么搞下去的话,这仗就没法打了,因此葡萄牙人也开始了艰难的队形收拢,并打算再度抢占上风,可这在东岸四艘战列舰的干扰下,又岂是那么容易成功的?
果然,葡萄牙一开始动作,东岸战列舰就依靠快速的机动能力四处穿插,不断搅乱敌方阵型,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两弦火炮的威力,将炽热的炮弹送到敌船上去,看样子仿佛是不打光炮弹不罢休似的。
战斗顿时又陷入了之前的老样子,双方在海面上混战成一团,互相在近距离上有炮火轰击对方,而东岸人的风帆护卫炮舰船队在外围用侧舷火炮不断打击敌船,最大程度发挥了自己的火力优势,使得葡萄牙人的伤亡开始急剧增加,并渐渐有些吃不住劲,战斗决心也开始动摇了起来。
而当双方战至下午四点钟的时候,这场海战已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双方不但人员、船只损毁严重,就连炮弹、火药也有些不足,因此互有默契地开始分开,准备结束这场令所有人都感到疲累的战斗了。毕竟,这个年代的海战时间都比较长,大舰队决战的时候,往往打大半天也就互相损失个几艘十几艘船而已,且弹药、人员损失不轻。
这场发生在加的斯外海的这场海战,打了五个小时就已经造成了葡萄牙方六艘战舰沉没(四艘武装商船、两艘专业战舰)、东岸人一艘护卫炮舰严重受伤(后被弃舰自沉)的结果,在这个年代已经损失一场较为激烈的海战了,更别提双方还有大量舰船受伤——尤其是最吸引葡萄牙人火力的“执委会”号,该舰在战斗中累计中弹二百五十余发,从舰长、大副到二副,多名军官负伤;前桅被整个打断,艏楼上下两层一片狼藉,面粉、咸鱼、啤酒散落一地;左舷一大块船板脱落,风浪一大时便不断进水,让损管队忙个不停;当然了,还不能不提该舰死伤的一百多名船员及近二十门火炮,总体来说算是损毁不轻了,需要彻底大修一次才能再度恢复原先战斗力。
下午天色渐黑的时候,葡萄牙人的舰队转向后朝东南方驶去,大概是去了丹吉尔港了吧。那里葡萄牙人经营多年,要塞极为坚固,炮台火力也比较密集,确实是供大舰队驻留并“****伤口”的好地方。至于东岸人么,整个战斗舰队几乎船船挂彩,尤以几艘战列舰为甚,人员死伤惨重,弹药也即将告罄,因此也都开进了加的斯港。
西班牙人对这支得胜归来的东岸舰队极为重视,因为换作是他们国家,是根本没把握打败这支葡萄牙舰队的。因此这会态度比起之前大有改善,对于东岸人要求补充炮弹和火药的要求一概满足,就是价格还是有些坑爹。此外,西班牙人还表示可以帮助东岸维修船只,前提是东岸人给予一定的对价,考虑到护航任务要紧以及战列舰的敏感性,带队的丁伟少校拒绝了西班牙人的“好意”,他决定还是将船只开到奥斯曼帝国去维修,那里更安全一些,反正目前几艘受创严重的战列舰还能行驶,不是么?
当然了,他也将各艘舰船上受伤的水手共计488人,留在了加的斯港休养,等待船队回程的时候再做计较——唔,负责照料这些伤员的是多利亚家族设在加的斯港的几家大型商铺,他们家常年在此批发新大陆特产,生意规模庞大,因此有足够的场地和人员安置东岸受伤水手。至于说给伤病员医疗的费用嘛,很简单,从拉普拉塔银行划账即可,方便快捷。
1月18日,东岸人未在加的斯港多做停留,在卸下了一部分货之后,全舰队再次拔锚起航,向东穿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相对风平浪静的地中海;2月1日,船队分成数拨往******、里窝那、比萨等地卸货(同时也购买部分当地商品),并于一个星期后在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港汇合,然后穿越墨西拿海峡,进入了爱奥尼亚海。
爱奥尼亚海的航行一帆风顺——就是风力有些小——他们最终于1661年2月14日这天,抵达了奥斯曼帝国最大的港口士麦那港。船团抵达此处后,护航战舰的状况引起了奥斯曼人的极大震惊,在了解到这是与葡萄牙海军激战所造成的后,奥斯曼人无不表示了佩服之意,那可是据说比威尼斯人的舰队还要凶悍的主啊!
战列舰、护卫舰的维修事宜自然由当地东岸商站的主事人负责联络。至于那些商船么,则开始分批开赴各个设有商站的港口(中途已有一艘前往了阿尔巴尼亚近海),如萨洛尼卡、布尔加斯、卡法、哈吉等地——尤其是前往哈吉港的商船,满载大炮、纺织品、钢条、药品、甲具、火枪、军刀的它们按照上级的训令,将在那里拉回五千余名特兰西瓦尼亚、波兰妇女(多在15-30岁之间)。
这些妇女并上已由黑海班轮公司运至士麦那港的八千余名乌克兰、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女奴,将由东岸船队及部分雇佣的法国、荷兰商船运至东岸,为此,东岸人总共需要含运费在内的七十余万元现金——可怜今年运来大批货物所得到的贸易利润,在偿还完去年乃至前年因为购买战俘、女奴所欠下的各家贷款,以及今年这些女奴的钱后,已经剩不下太多了,而如果再顺手采购一些奥斯曼特产——如骆驼、马匹、铅锡矿、石墨、地毯、挂毯、生丝、葡萄干等商品——的话,大概也就只能剩个三五十万元带回国内了,实在是没法说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此番东岸人应克里米亚汗国穆罕默德·格莱大汗的强烈要求,购买了这将近一万四千名女奴,其实并不能领大汗本人完全满意。无奈东岸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格兰大汗麾下数万铁骑这两年四处出击,手头“存货”太多,也不能全塞给东岸人啊,这世上强买强卖的事总不是那么好的,虽然你给的货确实质量不错价格也比以前降了很多,但咱实在是买不起啊!
高文刚当时因为这事在贝克奇萨莱住了很久,与格莱大汗及其臣子好好交流了一番,在允诺东岸人将为他们的潟湖制盐项目提供最新技术、为鞑靼壕沟重新设计符合未来战争需求的堡垒体系后,大汗终于不情不愿地同意将手头的年轻女奴售于东岸。至于那些剩下的奴隶么,高文刚也给他出了主意,即在黑海北岸肥沃的黑土地上,继续开辟新的种植园,大量种植大麦、小麦、黑麦、燕麦、豌豆、大麻、果树等作物,然后出口至相对缺粮的意大利地区,为此高文刚甚至愿意介绍一些意大利客商给其认识,真算是将工作做到了极致,克里米亚人也无话可说。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大汗的资金不足的问题,高文刚也建议他们与奥斯曼帝国的亚美尼亚商人群体合作——高文刚郑重向其推荐了与东岸关系密切的霍尔尼西安家族——然后作为东岸商品的代理商,大力开拓第聂伯河乃至顿河流域的市场,将东岸商品卖出去,同时也为自己赚取大量的商业收益,目前大汗已经原则上同意了这点,就只等霍尔尼西安家族派人来详细商谈了。
至于说东岸人最看重的多瑙河贸易,对不起,目前奥斯曼国内局势复杂、政局动荡,官员换得比走马灯还快,高文刚多番奔走之下,竟然尚未能找到有实力的、稳定的代理商,市场开拓较为不利。不过好在这是一项长期任务,倒不急着现在就完成,东岸人还有的是时间来经营自己的商品市场,毕竟他们在黑海一带也没什么像样的竞争对手,不是么?
1661年3月1日,粗粗维修了一番的东岸船队已做好了出航的准备。上午九点钟,一批流亡的奥斯曼军人及家属两千余人(多来自加尼沙里军团和斯帕西骑兵部队)来到码头登上了船只,目前奥斯曼帝国内部倾轧的失败者(当然是被波及的下层了,上层是根本没机会活命的)流亡东岸已越来越普遍,而东岸人为了维持两国民间关系也愿意接纳部分流亡者,因此你便看到了每隔一两年就有一批奥斯曼军人或下级官吏及其家属们移居东岸。
这些人到了东岸后立即被打散居住,大部分人目前都已是一生中第二次改信。由于他们的技能和掌握的知识,在建设东岸的热潮中还是作用良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东岸外来移民中比较高素质的优质移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