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族长家之后,第二家收获的便是元励之家,前后只差了一天。

    元励之前些年就开始琢磨着种香蕈,虽折腾了几年都没有什么成果出来,但对于香蕈的了解,必然是比旁人要多的。

    加上帮忙种植的元令禹曾在元锦安家帮过忙,细节上就比族人知道得多些。

    故而他们家种出来的香蕈,品相上要比族长家的要好上不少。

    这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族人们都是心服口服,所以得知了他们多得了米粮时,也无人表示不服。

    倒是有人按捺不住开口询问“锦安叔,那我家若能种出这样好的香蕈,是否也能多得些米粮?”

    米粮这种安身立命的东西,放谁家都是不嫌多的,更何况如今这年景眼瞧着就不好了,多屯些米粮心里也踏实。

    元锦安十分理解他们的想法,并不觉得他们贪心。

    笑道“你们谁家若也能拿出这样的香蕈,米粮只有多的,绝不缺斤少两。”

    他家孙女早想到会有人问,故而早就和他通了气。

    她手头是不缺米粮的,只要香蕈收进来,无论如何都亏不了,况且马上就要闹旱,多给些米粮,也算是尽些同族之义。

    接下来几日,另外一些族人也都有了收获。

    按照原先约定,除了族长那几家自己买了菌种的,另外的种出一斤香蕈给半斗粟米。

    但元令辰考虑到年成不好,又给他们加到了一斤香蕈一斗粟米。

    这样一来,更是皆大欢喜。

    除了原先那几家借机使坏,没能种得上香蕈的,见着家家都是一担担的米粮往家中运,别提有多眼红了。

    只他们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是因此记恨上了元锦安一家人。

    私底下没少说道他们家如何如何的,但也只是私底下,明面上也不敢真的和他们家起冲突,顶多也就是说几句酸话刺一刺。

    可陈氏呢?她如今是万事顺遂,心里高兴,也懒得与他们计较,只将他们无视了个彻底。

    可就是这样的态度,让那些人更是恨得抓心挠肺。

    与他们同样难受的,还元锦宁,自阴氏被休后,他是一心想要给自己再说个媳妇,奈何他看得上眼的通通看不上他。

    看得上他的不是为银钱,便是长得寒碜。

    元锦宁心里着急,只好退而求其次,打算寻个勉强过得了眼的,不料他话才起了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