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城拦海大坝成功收尾,养猪场开始步入正轨,而跟随其后的,川中城食品加工厂也很快便会有源源不断的肉食原材料可供运转。

    这般一来,李今夕终于放下了操不完的心,过上了悠闲的日子。

    平日里城内百姓,各自忙活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工的上工,耕种的耕种,日子过得颇有滋味。

    解决完基本温饱问题,南安三城百姓,终于打算要去丰富下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不少百姓整日在城内公告栏处晃荡,拿着小石子跟板子,跟着上边的内容,依葫芦画瓢的比划着。

    甚至还有些好学的,便缠着先前负责到处宣讲公告的人,想要让其告知自己,这上边写的哪个字,分别代表着啥意思。

    被众人围住的妇人,起先还蛮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就连走在路上,都频频有人跟其打招呼。

    然而没过两天,便被烦的不行,自己不过是个传话的,上边具体哪个字怎么读,都一概不知。

    无奈之下,只能跑到郡主府求助。

    李今夕听着下边人的报告,想了大半天,最终还是决定,趁着现在百姓们好学的风气刚形成,不如干脆就先把学校给建起来。

    建学校简单,随便找人搭建几个院子即可,但重点是,这南安三城严重缺乏可进行授课的老师。

    除去三位城主,以及其身侧的智囊以外,真正认得些许字的人极少,而且这当中会认字的几人,还经常把字读错。

    要是让其去当授课老师,指不定得误人子弟了。

    “小姐,奴婢还是懂些许诗词的,不如...”红袖看到自家小姐为此愁眉苦脸的,便开口想要为其分担一下。

    “就你懂的那些诗词,无非便是在京都听来的才子风流韵事吧,那可不能让这些喜欢堆砌辞藻的坏风气传到这儿来。”

    李今夕很清楚,如今南安三城的百姓,相比于舞文弄墨,他们更想记下平日公告栏里写着的耕种小窍门跟注意事项,方便日后出现类似情况,可以快速在自己记录的文稿当中,找到对应解决方案。

    因此,给他们讲诗文,不如扔一本《新华字典》,当然,这世间并无此物。

    尽管老师没有找到合适的,但学校教学楼还是得先建起来。

    南安三城的学堂很简陋,几乎便只有围栏,加上几个草棚,用来遮挡日晒雨淋的,只需要在围栏外边踮起脚尖,便能将学堂的东西尽收眼里。

    李今夕打算将其称作开放式学堂,宣传有教无类,除了平日里报名学习的学生之外,未报名的人想要听课,只需要搬个凳子在围栏外边旁听即可。

    南安三城的学堂建成的当日,三城的百姓都前来观礼了,李今夕很官方的讲了一堆用来洗脑的理念和愿景,引得现场百姓一阵喝彩,恨不得当场入学,探索求知。

    最后,随着李今夕宣布,从即日起,三城百姓均可到郡主府处填写入学申请表,等之后学院教书先生到位,即可正式开始授课。

    “姓名,性别,年龄,住址,都给我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