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书阁

    接下来的几天,杨铭继续旁听朝会,几乎不怎么发言,而是静静的聆听着诸公之间的讨论。

    但是,就算他不说话,现在也没有人敢忽略他了。

    门下省纳言,拢共就七个人,其中高颎罢官,杨素和杨爽在仁寿宫,剩下还在东宫参加朝会的,也就苏威、裴矩、牛弘和杨铭四个人。

    前三个,都是顶尖大老,而杨铭是太子嫡子,分量也是非常重的。

    尤其是杨广跟众人打了招呼,朝会的时候,务必要跟杨铭统一战线,不要拆他的台,所以杨铭不说话则以,一旦发声,必然有众多的支持者。

    这就是派系。

    杨广目前还没有继承大位,所以东宫自成一派,只有东宫的力量足够强大,他说的话,才能压住苏威、牛弘、贺若弼这类老牌大老。

    除了东宫派系之外,还有就是以苏威为首的右仆射一派,其中核心人物是刑部尚书薛胃、工部尚书宇文恺。

    还有杨素的越公派,这一派涵盖极广,不过被杨坚拆解的差不多了,现今等同于东宫派系。

    势力最弱小的,就是贺若弼了,不过此人的门生遍布各个军府,在大隋军方系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除此之外,还有宗室派,柳述派,元老派,可以说,如今的大隋朝堂也是派系林立,彼此之间也是在竞争逐利。

    仁寿宫,杨坚的批复回来了,一个字“准”。

    圣意已明,回到大兴好多天的长孙成,终于可以奉诏入朝,受封领赏。

    封赏的诏文念罢,长孙成叩头谢恩。

    杨广瞥了一眼郭衍,后者顿时意会,笑道:

    “恭喜上柱国了,也不枉河东王为你辛苦一场,若无河东王一力作保,长孙兄距离上柱国,只怕还要再等几年。”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暗示长孙成得感谢杨铭的帮忙,

    不过长孙成是明白人,心知在诸公面前,不宜显露的太过明显,于是他还是叩头感谢太子杨广。

    但是心里,肯定对杨铭大为感激。

    因为早在朝会之前,内史侍郎裴蕴就在私底下见过他,将杨铭力排众议,给他强行加封的事情娓娓道来。

    所以长孙成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当初是杨铭亲自在官驿迎他,这是有拉拢之意啊。

    他这个人,没什么后台,不过他现在心里很清楚,自己今后很可能需要依附在杨铭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