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已开始ju-52并不是为军用设计的,而容克公司的设计师——恩斯多.辛特,于1928年在ju46单发运输机的基础上设计的新一代飞机。[然而这款原型机并没有受到太大欢迎,首批12架只有一架卖到了加拿大,剩下的几架卖给了德军作为高射炮靶机使用,在第七架停产。

    而容克公司的创始人雨果.容克,和恩斯多.辛特意识到航空市场货机的不足,决定开始研发客机型,最后经过多次讨论后,最后总决定将ju—52改成三发型(ju-52/3),这也就此成就了这个外形有些丑陋的“容克大妈”的威名。

    三发的设计,为ju-52提供了澎湃的动力,而这款客机型在甫一下线就收到了热烈欢迎,订单滚滚而来,而容克公司也依靠这款机型重获新生。其中德国国营的汉莎航空公司,用ju-52与其他两种现役的主要机型:道尼尔dok,福克fxii相比,进行了一次环绕阿尔卑斯山的飞行,ju-52最后胜出。

    除此之外,汉莎还进行了“慕尼黑―罗马―米兰航线”,这段航线中间要飞越阿尔卑斯山区,在同时代的运输机中,只有ju52/3能飞这条航线。后来1937年8月汉莎公司在开辟柏林到中国的航线时,ju52/3d-anoy号飞越了海拔7000米的尼泊尔帕米尔山脉。

    汉莎公司的巨大成功成为了ju52/3最好的广告,全球的航空公司纷纷购入这种性能卓越的52/3客机。相当多的国家开始定制这种飞机。

    然而就在ju-52大获成功的时候,雨果容克却遭遇了巨大的厄运,二战爆发。纳粹政府想方设法将雨果容克赶出了自己的公司,随后将公司完全置于纳粹政府的控制下,最终完全转向了军用生产。

    张扬之所以如此看重这款飞机,是因为在今晚的逃生行动中很可能用得到。

    “这架飞机标准核载是21人,质量很不错,出了飞行员外,还需要一个导航员来标注辨识方向。不是哪里都有无线电讯号,而且陀螺仪也并不是完全准确,需要不断调试。误差也比较大,所以我们的很多飞机并没有装备陀螺仪。”

    飞行员指了指飞机上的无线电台,张扬此刻正在询问如何使用这个已经被历史淘汰的东西。

    陀螺仪是一种角运动检测装置,经常应用于飞机。轮船上。可以给飞机提供转弯角度和航向,但是由于各国的技术水平不同,制造出来的陀螺仪也是各有千秋,德国的陀螺仪比起美国可以说是被完爆,很干脆的许多飞机都没装备陀螺仪。

    而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德国飞行员更加依靠肉眼,导航图来进行观察定位,所以轰炸行动也都集中在白天。因为晚上根本看不到地面目标,在天上飞的一头雾水。相反之下,英美军则是利用陀螺仪发动了很多次夜间空袭。

    “无线电之间的频率,能收到盟军的信号吗?”张扬表现得很有兴趣,提出了一个问题。

    飞行员看了菲林上校一眼,见到对方并没有什么其他的表情,很干脆的解释道:

    “少校先生,盟军的无线电频道都是保密的,除非我们事先获知对方的频道,而且必须在对方无线电台的覆盖范围内。当然,如果是在战斗中,飞行员们之间都靠的比较近,可以用无线电直接联系。要知道无线电也是有明文的,相当于公共频道,交战双方都能听到。”

    “好吧,旁边这个电报机能使用么?”

    “当然可以,不过在空中的话,电报机的传输距离太短,如果没有中继站的话根本传输不了多远,所以只是用来作为预备的。”

    张扬表示明白,战时飞机随时都有可能被击落或者被迫降落,到时候飞行员还能背着电报机跑路,虽然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不过飞行员提到的中继站的问题,却是张扬感觉有些棘手的,如果要联系到基地外的那支小队,只能利用飞机上的电报机,而等到飞机离开这里后,电报机也就暂时没了用处,如果想依靠ju-52从法国飞往英国境内,除了需要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能够辨认方向外,还需要提前利用无线电接通盟军,防止被自己人给一炮打下来。

    一边跟着这位德国飞行员学习如何使用这款老式无线电,以及电报机的简单操作,张扬一边打探着其他的一些消息,并暗自记在了心里。

    过了半晌,玩的不亦乐乎的张扬,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军用导航图,才爬出了驾驶舱,巴基在外面已经彻底无语。

    “感觉怎么样,少校先生。”

    菲林上校一如既往的挂着笑容,看不出其他神色。

    “很有意思,可惜我不是飞行员。”张扬耸了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