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前往苏省省城,董宴清又是一个人。
她的行李本来就没怎么带回来,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在米国的一堆东西都还留着,当时回国最优先考虑的是各种资料,而不是生活用品,她身上穿的衣服都还是回国后临时买的。
现在她在上京还没有住处,在住着安排的酒店。不过这次回上京后,分配的房子就整理好了,她可以有一个落脚地。
几十年前回国的科学家历尽千辛,却没有太好的待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当时华国还是个穷国。多年后的今天,华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给这些怀抱热忱回国的学者们不错的待遇,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董宴清在苏省省城也有落脚的地方,因为她下学期开始会一个月至少来两次,所以苏省大学给她安排了员工宿舍。说是宿舍,条件比正常研究生宿舍还是好不少的,一室一厅,什么家电都有,每次她回来前会有人帮忙打扫。
以她回来的频率其实没必要给她住房,因为她可能当天来当天走,但是总归这是个诚意。
不过这学期还剩不到两个月,她只是客座教授,在苏省大学这边以每个月一次公开课的形式安排了课程。
她提着包进阶梯教室的时候,里面已经乌泱泱坐了一群人,教室里夸张到连台阶上都有人挤着坐在一起。
这是她回国后第一次授课,感受到这种热情,她依旧没什么表情。
她知道这里真心想听天文课程的大约连三分之一都没有——华国天眼作为热门话题正是受人关注的时候,董宴清也不会妄自菲薄,她的年纪、成就加上外貌,确实总是会吸引到原本对天文并不感兴趣的学生来听她的课。
但她并不是那种优秀到吸引得住外行人的老师,所以往往这些人也就新奇到第二节课,倒也不会影响到正常授课。
她手里拿着一个SDR(软件无线电),这玩意儿便宜并且看着很简陋,确实很多无线电爱好者接触自己爱好的第一步。
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董宴清开始正式讲课,首先做的就是告诉他们,什么是射电天文学。
“这是一个网上买的最便宜的SDR,价格不到百元,如果在座有无线电爱好者应该会很眼熟——”她举起那个SDR,“它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频解码,并以音频形式播放,做一个自己的收音机。而如果用天线连上它到接收机上,就可以做一个最简单的射电天文望远镜。”
“射电天文学,是天文与无线电的结合,听我的课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要对天文和无线电都有所了解。”
“这一行很多人来自无线电专业,相比之下本科天文的要少一些。如果让我来说出两者的区别——无线电出身的学者会更倾向于把无线电当成与宇宙交流的工具,对他们来说,射电望远镜和收音机一样,只是射电望远镜的信号来自宇宙;而对我这样天文学出身的人来说,我们是在用无线电聆听宇宙的声音。”
大约是因为前一天跟林樾聊了很多,董晏清不由说出了一些平日里在课堂上不会说的话。而这些话让原本有些闹哄哄教室安静了几秒。
“董教授,你说话好浪漫啊!”有坐在前排看着非常外向的女生捧着脸感慨。
浪漫?董晏清忍不住笑了下,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当着她面用这个词来形容她。这群学生比她要小十岁左右,他们比起她小时候,因为国力的强盛和社会的进步,要更自信,身上喷薄而出的都是属于华国这个古老国度一起重新焕发出的新时代的活力。
他们生在一个好的时代,十年前她刚到苏省大学的时候,这里排名全国第一的天文系,也不过只有一些在西方国家早就被淘汰的天文设备,所有教材都是普遍落后十几二十年的老版本。当时为了接触到世界顶级论文,她不得不啃着晦涩的外语文献和杂志。什么华国天眼,想都不敢想,只有南济仁先生参加完国际无线电大会后的呼吁,什么人才、资金都没有。
当时的董晏清被很多人不理解,包括自己的父母。在他们看来,哪怕做科研,也多的是热门项目可以选择,天文在华国,太寂寞了。
而现在的苏省大学,已经建立起亚洲知名的天文台和相关数据中心,在她宣布加入后,天文系更是得到一笔资金要建立自己的小型射电望远镜。
“在我眼里,天文确实是最浪漫的学科,”她抬眼看阶梯教室里乌泱泱的人,“但说实话,这门学科学起来称得上枯燥,也不太容易出成果。下学期我会在苏大开一门射电天文的课程,到时候欢迎各位有兴趣的同学报名。另外我这里还在收研究生的简历,如果还没有找到导师,可以给我的邮箱发送简历。做我的研究生,好处是可以直接参与到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都算行业顶尖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华国天眼的直接建设工作中,但缺点也很多,比如可能需要长年驻扎在相关基地……”
她的行李本来就没怎么带回来,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在米国的一堆东西都还留着,当时回国最优先考虑的是各种资料,而不是生活用品,她身上穿的衣服都还是回国后临时买的。
现在她在上京还没有住处,在住着安排的酒店。不过这次回上京后,分配的房子就整理好了,她可以有一个落脚地。
几十年前回国的科学家历尽千辛,却没有太好的待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当时华国还是个穷国。多年后的今天,华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给这些怀抱热忱回国的学者们不错的待遇,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董宴清在苏省省城也有落脚的地方,因为她下学期开始会一个月至少来两次,所以苏省大学给她安排了员工宿舍。说是宿舍,条件比正常研究生宿舍还是好不少的,一室一厅,什么家电都有,每次她回来前会有人帮忙打扫。
以她回来的频率其实没必要给她住房,因为她可能当天来当天走,但是总归这是个诚意。
不过这学期还剩不到两个月,她只是客座教授,在苏省大学这边以每个月一次公开课的形式安排了课程。
她提着包进阶梯教室的时候,里面已经乌泱泱坐了一群人,教室里夸张到连台阶上都有人挤着坐在一起。
这是她回国后第一次授课,感受到这种热情,她依旧没什么表情。
她知道这里真心想听天文课程的大约连三分之一都没有——华国天眼作为热门话题正是受人关注的时候,董宴清也不会妄自菲薄,她的年纪、成就加上外貌,确实总是会吸引到原本对天文并不感兴趣的学生来听她的课。
但她并不是那种优秀到吸引得住外行人的老师,所以往往这些人也就新奇到第二节课,倒也不会影响到正常授课。
她手里拿着一个SDR(软件无线电),这玩意儿便宜并且看着很简陋,确实很多无线电爱好者接触自己爱好的第一步。
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董宴清开始正式讲课,首先做的就是告诉他们,什么是射电天文学。
“这是一个网上买的最便宜的SDR,价格不到百元,如果在座有无线电爱好者应该会很眼熟——”她举起那个SDR,“它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频解码,并以音频形式播放,做一个自己的收音机。而如果用天线连上它到接收机上,就可以做一个最简单的射电天文望远镜。”
“射电天文学,是天文与无线电的结合,听我的课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要对天文和无线电都有所了解。”
“这一行很多人来自无线电专业,相比之下本科天文的要少一些。如果让我来说出两者的区别——无线电出身的学者会更倾向于把无线电当成与宇宙交流的工具,对他们来说,射电望远镜和收音机一样,只是射电望远镜的信号来自宇宙;而对我这样天文学出身的人来说,我们是在用无线电聆听宇宙的声音。”
大约是因为前一天跟林樾聊了很多,董晏清不由说出了一些平日里在课堂上不会说的话。而这些话让原本有些闹哄哄教室安静了几秒。
“董教授,你说话好浪漫啊!”有坐在前排看着非常外向的女生捧着脸感慨。
浪漫?董晏清忍不住笑了下,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当着她面用这个词来形容她。这群学生比她要小十岁左右,他们比起她小时候,因为国力的强盛和社会的进步,要更自信,身上喷薄而出的都是属于华国这个古老国度一起重新焕发出的新时代的活力。
他们生在一个好的时代,十年前她刚到苏省大学的时候,这里排名全国第一的天文系,也不过只有一些在西方国家早就被淘汰的天文设备,所有教材都是普遍落后十几二十年的老版本。当时为了接触到世界顶级论文,她不得不啃着晦涩的外语文献和杂志。什么华国天眼,想都不敢想,只有南济仁先生参加完国际无线电大会后的呼吁,什么人才、资金都没有。
当时的董晏清被很多人不理解,包括自己的父母。在他们看来,哪怕做科研,也多的是热门项目可以选择,天文在华国,太寂寞了。
而现在的苏省大学,已经建立起亚洲知名的天文台和相关数据中心,在她宣布加入后,天文系更是得到一笔资金要建立自己的小型射电望远镜。
“在我眼里,天文确实是最浪漫的学科,”她抬眼看阶梯教室里乌泱泱的人,“但说实话,这门学科学起来称得上枯燥,也不太容易出成果。下学期我会在苏大开一门射电天文的课程,到时候欢迎各位有兴趣的同学报名。另外我这里还在收研究生的简历,如果还没有找到导师,可以给我的邮箱发送简历。做我的研究生,好处是可以直接参与到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都算行业顶尖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华国天眼的直接建设工作中,但缺点也很多,比如可能需要长年驻扎在相关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