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各地方都使用当地的时间标准,将会给行政管理、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等带来很多不便。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天文学家就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将全世界经度每相隔15度划一个区域,这样一共有24个区域。

    在每个区域内都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称为“区时”。而相邻区域的区时则相差1个小时。当人们向东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快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快几个小时。

    相反当人们向西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慢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慢几个小时。在飞机场等交通中心,常将世界各大城市所对应的区时,用图表示出来,以方便旅客。

    华夏时区(民国时期)

    华夏共分五个时区

    1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2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3藏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4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5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1949年后,改用帝都时间。

    授时系统是确定和发播精确时刻的工作系统。每当整点钟时,正在收听广播的收音机便会播出“嘟、嘟……”的响声,人们便以此校对自己的钟表的快慢。

    广播电台里的正确时间是哪里来的呢?它是由天文台精密的钟去控制的。那么天文台又是怎样知道这些精确的时间呢?我们知道,地球每天均匀转动一次,因此,天上的星星每天东升西落一次。

    如果把地球当作一个大钟.天空的星星就好比钟面上表示钟点的数字。星星的位置天文学家已经很好测定过,也就是说这只天然钟面上的钟点数是很精确知道的。天文学家的望远镜就好比钟面上的指针。

    在我们日常用的钟上,是指针转而钟面不动,在这里看上去则是指针“不动”,“钟面”在转动。当星星对准望远镜时,天文学家就知道正确的时间,用这个时间去校正天文台的钟。

    这样天文学家就可随时从天文台的钟面知道正确的时间。然后在每天一定时间,例如,整点时,通过电台广播出去,我们就可以去校对自己的钟表,或供其他工作的需要。

    天文测时所依赖的是地球自转,而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使得天文方法所得到的时间(世界时)精度只能达到10-9,无法满足二十世纪中叶社会经济各方面的需求。一种更为精确和稳定的时间标准应运而生,这就是“原子钟”。

    世界各国都采用原子钟来产生和保持标准时间,这就是“时间基准”,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介将时间信号送达用户,这些手段包括短波、长波、电话网、互联网、卫星等。这一整个工序,就称为“授时系统”。

    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中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