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年里,李元嘉真拿出了不少的好东西。

    不过要真是认真去数一数的话,能赚钱的能有几样?曲辕犁和翻车就不说了,和铁锅、桌椅一样,根本就不可能用来赚钱,几乎全都是赔钱的买卖!

    说白了,李元嘉就是在做贡献而已。

    比如说铁锅,这东西真要是做好还挺麻烦,因为原材料和冶炼、铸造的工艺并不是很过关,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去打磨。但是本质上讲,他也是这个时代的技术能够够得上的,说白了就是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含量要是高的话,也不至于在宋朝就流行开来。

    李元嘉能做的,就是让炒菜普及的时间稍微提前一些而已。

    所以韩王府的工匠们能做,其他工匠肯定也能做,只是可能效率上会低一些,成本会高一些而已,需要“研发”的时间久一些而已。

    至于说桌椅板凳什么的,就更没技术含量了,牵扯到的只是脑洞大小和大家的生活习惯而已。

    曲辕犁和翻车也是一样道理,木匠们想要仿制并不是很难。

    所以在这个没有专利法的时代,李元嘉要真的想用这些玩意儿赚钱,就只能用他亲王的身份去压制那些敢于仿造的家伙们。

    但是这样的话,就要看李世民的态度了。

    所以对赚钱本来就没什么兴趣的韩王,自然就不可能阻止别人,甚至还会大大方方的把自家的技术拿出来共享,随便用随便造。

    要说技术含量高的话,还是要属蒸馏酒,改进造纸术,以及活字印刷什么的,但是这几样的话……

    反正在李元嘉看来,能不赔钱就算不错了。

    活字印刷就不用多说了,李元嘉甚至怀疑自己这辈子能不能见到回头钱;至于说蒸馏酒这玩意儿,在小农经济时代他能想到的客户群,恐怕也只有长安和洛阳城中的贵族和富户们,因为其他人根本就买不起!而考虑道高度酒的口感和这个时代人们的习惯,李元嘉觉得想要让唐人爱上烈酒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有赚钱希望的,白纸可能算一个。

    质量好,成本低,多多少少还是能赚到的。但是还是那句话,大唐现在就那么点人口,日常需要用纸的也就那么点儿人,你能指望他们一年消耗掉多少张纸?造得少了还行,一年几万乃至十几万张,韩王纸肯定能成贞观年间顶级白纸的代表,至少达官贵人们肯定还是愿意用的,但是如果造的多了……

    除非韩王府能打造覆盖全大唐的销售渠道,否则赔钱那是板上钉钉!

    可是就凭这年头的交通条件,你想覆盖全国?

    逗呢?

    李元嘉唯一敢想的,其实就是一个长安,一个洛阳,外加一个潞州而已。长安和洛阳是因为城市大,权贵和富人多,铺设销售渠道的成本不高,而且潞州那边纯粹就是因为自己的弟弟李灵夔。

    所以造纸作坊那边,李元嘉的原则就是不赔钱即可……

    其实前面说的那些东西都是一样的情况,只要不赔钱,或者赔的不算多,李元嘉都能接受。

    还有那棉花,同样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