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会谈到吉野舰的传言,我的书中有错误,会找时间修改的
发布 扭曲的利刃――“济远”级穹甲巡洋舰
发布 从穹甲巡洋舰说起
发布 19世纪中叶以后,世界海军发展进入巨舰大炮时代,喷薄着煤烟、挟工业文明之势纵横海上的铁甲舰,是那个黄金岁月里的四海霸主然而,在铁甲舰之外,当时的海军中还有另外一种不容忽视的军舰
发布 自风帆战舰时代的单层炮甲板军舰一路发展而来,此时的巡洋舰也已在海上崭露头角,因为有着铁甲舰无法与之相比拟的高航速,中国史料上又习惯形象地称这种军舰为快船相对铁甲舰,早期巡洋舰还拥有许多独特之处:火炮武备方面,不追求大口径,而讲究以数量取胜,所谓以数量换口径;虽然吨位一般较小,但煤舱往往设计得很大,从而拥有突出的续航力这类军舰能适用于保交、破交、周莅属部、保护海外殖民地等多种用途,堪称多面手此外,通常还被配属在铁甲舰队内,或负责警戒、侦查、充当舰队轻骑兵;或发挥高航速的先天特长,担起冲锋陷阵的重任,扮演飞毛腿的角色,起着伴随、辅佐铁甲舰作战的作用,成为铁甲舰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构成
发布 近代中国开始建设西式海军后,就定下目标要组建龙旗到家的穹甲巡洋舰很可能因为英国在技术方面的封锁,虽然“济远”是一种仿英式的军舰,但沿用的仍是英国早期穹甲巡洋舰的设计,穹甲只覆盖了机舱上方,并没有延伸至全舰,防护性能不如“埃斯美拉达”而且穹甲的位置竟然安装在水下4英尺处,这有悖于“穹甲界隔漏水”的设计思想,与英国早期的平甲巡洋舰“库莫斯”如出一辙,弊端也如出一辙,“其穹甲低水四尺,浮力无几,隔堵水久,欹侧难免,斯时炮势成上重,驾驶为难,危险特甚”,“其失如机舱逼窄,绝无空隙,只身侧行,尚虑误触,暑月炎燠,临战仓皇”因为穹甲甲板位于水线下,一旦上方的舷侧中弹洞开,大量涌入的海水势必完全淹没穹甲甲板,导致军舰覆没,而且穹甲甲板低于水线,使得在其之下的机舱高度大受限制,本来那个时代军舰的动力系统就非常庞大,压缩在如此小的空间里,操作自然非常费事、危险,机舱的工作环境大受影响事实上,“济远”是一艘没有学到家的穹甲巡洋舰,设计上实际不如“埃斯美拉达”,德国人拿中国的银子做了次价值不菲的试验
发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济远”级巡洋舰的穹甲安装位置和覆盖范围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它的穹甲样式却非常独特,不同于英国那种中间平、两边坡的穹甲,这级军舰采用的是中间隆起的弧形穹甲,即李鸿章所称“中凸边凹,形如龟甲”(当时的看法认为英国人的穹甲其实是3块平装甲,铆接在一起,装甲衔接的部位,被认为可能不牢固,而德国人则凭借高明的冶金工艺直接加工出了弧形板材,从而避免了此弊病)由“济远”开创的这种新式的穹甲,一直影响了之后德、法等国穹甲巡洋舰的设计
发布 几乎在中国“济远”舰建成的同时,德国开始建造自己的采用穹甲技术的军舰“柏如莫”(bruer)这是一级简化版的“济远”,设计中大量运用了“济远”的经验,从它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济远”的影子这级军舰的穹甲同样位于水线之下4英尺处,同样采用了弧形的“龟甲”式穹甲,同样面临机舱促狭的问题,同样装备了与“济远”型号相同的210毫米克虏伯大炮此外,希腊也跟风仿造了一艘类似“济远”的军舰,1885年,法国建造自己的第一艘穹甲巡洋舰“塔戈”(tage)时,也效仿了“济远”的设计,采用弧形穹甲而德国在拥有了“济远”和“柏如莫”的经验后,到1886年设计新型穹甲巡洋舰“艾林2”(irene2)时,才将弧形穹甲从水线下4英尺处提升到了水线附近,德式穹甲巡洋舰的设计至此方趋于完善
发布 由此可见,尽管“济远”在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但并非德国人故意为之,在那个缺乏成例,一切都在摸索的探索阶段,对于这些全新的军舰形式,谁也无法肯定判断究竟孰是孰非而且,德国是首次建造穹甲巡洋舰,设计上“本未尽善”,伏尔铿船厂也坦率地承认了这点
发布 除覆盖机舱顶部的“龟甲”形装甲甲板外,“济远”露炮台的装甲围壁采用了厚达14英寸的钢面铁甲,为安装在其中的火炮的炮架及传动装置提供了坚实的防护,露炮台上扣着的闷罐式穹盖炮罩的厚度和“定远”级军舰的一样,厚度较薄,仅有《》这个厚度对于抵御小机关炮的攻击已经够了,但谁能保证战时敌方只用机关炮攻击这个炮罩呢同时,和“定远”级军舰一样,穹盖炮罩具有“药气密闭”的弊端,对瞄准、射速都有极大妨碍“济远”另外一处采用装甲保护的部位是司令塔,这是战时操舰和军官指挥的场所,但装甲厚度仅为1.5英寸,而且可能是出于避开前方巨大的主炮台遮蔽的考虑,“济远”的这座防护较薄的司令塔,竟然破天荒地被高高安置在飞桥之上,虽然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观察视线,但将如此重要的部位大面积暴露在外,难免埋下安全隐患但是如回想到“济远”那类似于蚊子船的舰体布置,这点倒又不难理解,因为蚊子船司令塔的位置也大都在那个部位
发布 作为19世纪中后期一艘较先进的军舰,“济远”舰烟囱后部的军桅的桅盘里安装有1盏照度为20000枝烛光的探照灯,这座桅盘是“济远”舰的了望平台,但是设置于烟囱之后,军舰航行起来,滚滚浓烟难免要把桅盘变成热腾腾的笼屉,里面工作的水兵难免会用些恶语来形容这艘军舰的设计师“济远”舰舱内装有80盏电灯,为各工作岗位提供照明,另配有8具淡水柜,其蒸馏系统生产的淡水每日可供应百余人食用整体而言,这是一级尚算先进的军舰,其武备系统、穹甲样式都属可圈可点之处1883年11月2日,“济远”舰顺利下水,并于次年的9月7日完成航试,如期交船只是因为遇到中法战争爆发,被迫和“定远”、“镇远”一起滞留德国
发布 在建造过程中,随着进度不断深入,而逐渐暴露出来的一些设计上的弊端,成了李凤苞和李鸿章的心病,因为在当时四处暗藏漩涡的官场上,任何一点不谨慎,都会变成敌对派系手中的把柄不出所料,新式巡洋舰的推销失败,使得赫德大为恼火,“济远”的订造并未躲过赫德的眼睛,很快这个英国人便捕捉到了“济远”设计上的一些弊端,随后即无限放大,不断夸张,和李凤苞当年批评他推荐的军舰一样,赫德也将“济远”说得一无是处身处北京,深谙中国官场之道的赫德,利用其在中国官僚圈子里的关系,开始反击了,直接经手、接连绕开赫德购买铁甲舰、巡洋舰的李凤苞,成了赫德想整死的对象,当然,潜台词是要让李鸿章难堪
发布 很快,“济远”还在德国建造之时,北京朝廷里,许多原本对近代军事知识一窍不通的清流文人,都突然变成了军舰专家,奏章纷上,矛头直指李凤苞先是称其订购的军舰质量低下,进而又出现了李凤苞收受巨额贿赂的传闻,“……自海上喧传,直抵都下,人人骇异,咸谓苟非李凤苞勾串洋人侵蚀肥己,必不至船质与船价颠倒悬殊至于此极……”,随后又出现了更为荒唐的批评,因中法战争导致“定远”与“济远”级军舰滞留德国一事,竟也成了弹劾李凤苞的口实尽管李鸿章在努力澄清事实,为部下呼吁,但众****腾中,舆论已为文章天下的清流党控制,身处德国的李凤苞百口莫辩,最终被撤职回国赫德估计此时要吟诵西方那句名谚了,“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
发布 继任驻德公使许景澄抵达德国后,受命检验了前任订购的3艘军舰“定远”、“镇远”质量毫无问题,“济远”的建造的质量也并无问题,只是设计上确实存在缺陷,之后在许景澄交涉下,都一一尽量做了弥补
发布 1885年6月11日,中法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天,清政府下谕,命令滞留在德的“定远”、“镇远”、“济远”3舰从速回国经补给、雇佣水手后,7月3日,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德国基尔军港举行仪式,为3舰送行“济远”悬挂德国商船旗,由雇佣的洋管驾恩诺尔和德国水手驾驶,跟随“定远”、“镇远”驶向大海,踏上回国路程回程时“济远”舰还搭载了250颗210毫米与l50毫米炮弹,以及3500颗小速射炮炮弹,这批弹药中的很大一部分在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时还有使用
发布 似乎命运有意捉弄李凤苞和这艘穹甲巡洋舰,“济远”回国的路程恶运连连进入地中海后不久,“济远”的机器即发生故障,被迫与2艘“定远”级军舰分离,单独滞留在马耳他修理几乎半个月后,才草草修竣,匆匆启程追赶,但路上又遇到煤舱太小,燃煤不足的问题及至快到祖国之时,机器在新加坡又发生故障,再度停轮修理
发布 经历如此一番周折后,“济远”在北京朝廷里越演越烈的置疑乃至责难声中,于1885年10月31日驶抵天津大沽,并于11月8日完成升旗入役仪式天津镇总兵丁汝昌及津海关道周馥等人登舰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并没有朝里清流人物说得那般夸张,遂作了详细报告和说明:“济远”舰的主要问题在于机舱较窄,但是吃水浅、航速高;而关于煤柜虽小,仅能装煤270吨,然以每日30吨计,可供8天之用,与“定远”级军舰煤舱载煤600吨,每日用煤60余吨相比,“其用意无甚悬殊”,认为“济远”舰“实为新式坚利之船”李鸿章并不放心,更是于3天后赶赴大沽,亲自检验了“济远”舰,方才定下心来
发布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言官们仍不肯放过经手购买“济远”以及“定远”、“镇远”的原驻德公使李凤苞,毕竟敲山震虎是件非常快意的事虽然李鸿章对这位老部下施以援手,将李凤苞调入北洋海防,办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等事,但终因劾章不断而被革职中国近代这位突出的军事科技人才,从此绝缘官场,孑然一身回到老家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利用在欧期间接触到的近代军事知识,潜心著书,编撰、翻译了《克虏伯炮说》、《艇雷纪要》、《铁甲船程式》等一大批近代军事著作,即使到今天,这些书籍仍是用于了解近代世界海军技术发展的一手宝贵材料1887年,因长期心情郁闷,加上积劳成疾,李凤苞在悲愤中逝世,年仅57岁
发布 “聪明谙练”的方伯谦
发布 归国后不久,协助驾舰来华的德国官兵即被遣散回国,一位中年的中国海军军官成为“济远”舰首任管带
发布 方伯谦,字益堂,福建闽县人与北洋海军中的许多中高级军官一样,都出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饱受外患袭扰的时代他们中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在父辈讲述的洋人坚船利炮的故事中渡过,都曾亲身感受过中国社会门户洞开下的痛苦变化1867年,年仅13岁的方伯谦和许多小同乡一起,成为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院――福建船政后学堂的首届学生,古老中国建设新式海军的重担落在了这些孩子瘦弱的肩上今天我们无法推想,迈入这座中国海军殿堂时,这群孩子们心里到底是怎样一种感受在科举入仕被认做正途的时代,他们心中是否会充满了对海上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海军职业的崇拜呢大海彼端,纳尔逊12岁走入蓝色,最终成长为海军之神的故事,会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激荡吗?
发布 按福建船政学堂的章程,新生入校后首先接受的是海军基础知识的培训,期间每年除了端午、中秋、春节三个传统节日外,再无其他休息日如此紧凑的教程安排,一切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们早日成长为国家海防的栋梁,成为中国的纳尔逊,对起跑落后的中国海军而言,时间实在是太紧了通过严格的学院学习生活,这批孩子们大都以优秀成绩毕业,出色地掌握了作为海军军官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这使得中国近代海军建设事业的领导人物沈葆桢、李鸿章大感欣慰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人,还需要到大海上去接受惊涛骇浪的磨砺
发布 1871年,方伯谦和刘步蟾等同学被派上了福建船政水师的风帆训练舰“建威”号,扬帆出海,开始北起渤海湾、辽东半岛各港,南至新加坡、槟榔屿的海上实习生活,这艘原本属于普鲁士的风帆轮船,托起了中国海军复兴的希望1874年,实习结业后,方伯谦被留用在福建,历任“伏波”、“扬武”等舰教习
发布 扭曲的利刃――“济远”级穹甲巡洋舰
发布 从穹甲巡洋舰说起
发布 19世纪中叶以后,世界海军发展进入巨舰大炮时代,喷薄着煤烟、挟工业文明之势纵横海上的铁甲舰,是那个黄金岁月里的四海霸主然而,在铁甲舰之外,当时的海军中还有另外一种不容忽视的军舰
发布 自风帆战舰时代的单层炮甲板军舰一路发展而来,此时的巡洋舰也已在海上崭露头角,因为有着铁甲舰无法与之相比拟的高航速,中国史料上又习惯形象地称这种军舰为快船相对铁甲舰,早期巡洋舰还拥有许多独特之处:火炮武备方面,不追求大口径,而讲究以数量取胜,所谓以数量换口径;虽然吨位一般较小,但煤舱往往设计得很大,从而拥有突出的续航力这类军舰能适用于保交、破交、周莅属部、保护海外殖民地等多种用途,堪称多面手此外,通常还被配属在铁甲舰队内,或负责警戒、侦查、充当舰队轻骑兵;或发挥高航速的先天特长,担起冲锋陷阵的重任,扮演飞毛腿的角色,起着伴随、辅佐铁甲舰作战的作用,成为铁甲舰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构成
发布 近代中国开始建设西式海军后,就定下目标要组建龙旗到家的穹甲巡洋舰很可能因为英国在技术方面的封锁,虽然“济远”是一种仿英式的军舰,但沿用的仍是英国早期穹甲巡洋舰的设计,穹甲只覆盖了机舱上方,并没有延伸至全舰,防护性能不如“埃斯美拉达”而且穹甲的位置竟然安装在水下4英尺处,这有悖于“穹甲界隔漏水”的设计思想,与英国早期的平甲巡洋舰“库莫斯”如出一辙,弊端也如出一辙,“其穹甲低水四尺,浮力无几,隔堵水久,欹侧难免,斯时炮势成上重,驾驶为难,危险特甚”,“其失如机舱逼窄,绝无空隙,只身侧行,尚虑误触,暑月炎燠,临战仓皇”因为穹甲甲板位于水线下,一旦上方的舷侧中弹洞开,大量涌入的海水势必完全淹没穹甲甲板,导致军舰覆没,而且穹甲甲板低于水线,使得在其之下的机舱高度大受限制,本来那个时代军舰的动力系统就非常庞大,压缩在如此小的空间里,操作自然非常费事、危险,机舱的工作环境大受影响事实上,“济远”是一艘没有学到家的穹甲巡洋舰,设计上实际不如“埃斯美拉达”,德国人拿中国的银子做了次价值不菲的试验
发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济远”级巡洋舰的穹甲安装位置和覆盖范围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它的穹甲样式却非常独特,不同于英国那种中间平、两边坡的穹甲,这级军舰采用的是中间隆起的弧形穹甲,即李鸿章所称“中凸边凹,形如龟甲”(当时的看法认为英国人的穹甲其实是3块平装甲,铆接在一起,装甲衔接的部位,被认为可能不牢固,而德国人则凭借高明的冶金工艺直接加工出了弧形板材,从而避免了此弊病)由“济远”开创的这种新式的穹甲,一直影响了之后德、法等国穹甲巡洋舰的设计
发布 几乎在中国“济远”舰建成的同时,德国开始建造自己的采用穹甲技术的军舰“柏如莫”(bruer)这是一级简化版的“济远”,设计中大量运用了“济远”的经验,从它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济远”的影子这级军舰的穹甲同样位于水线之下4英尺处,同样采用了弧形的“龟甲”式穹甲,同样面临机舱促狭的问题,同样装备了与“济远”型号相同的210毫米克虏伯大炮此外,希腊也跟风仿造了一艘类似“济远”的军舰,1885年,法国建造自己的第一艘穹甲巡洋舰“塔戈”(tage)时,也效仿了“济远”的设计,采用弧形穹甲而德国在拥有了“济远”和“柏如莫”的经验后,到1886年设计新型穹甲巡洋舰“艾林2”(irene2)时,才将弧形穹甲从水线下4英尺处提升到了水线附近,德式穹甲巡洋舰的设计至此方趋于完善
发布 由此可见,尽管“济远”在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但并非德国人故意为之,在那个缺乏成例,一切都在摸索的探索阶段,对于这些全新的军舰形式,谁也无法肯定判断究竟孰是孰非而且,德国是首次建造穹甲巡洋舰,设计上“本未尽善”,伏尔铿船厂也坦率地承认了这点
发布 除覆盖机舱顶部的“龟甲”形装甲甲板外,“济远”露炮台的装甲围壁采用了厚达14英寸的钢面铁甲,为安装在其中的火炮的炮架及传动装置提供了坚实的防护,露炮台上扣着的闷罐式穹盖炮罩的厚度和“定远”级军舰的一样,厚度较薄,仅有《》这个厚度对于抵御小机关炮的攻击已经够了,但谁能保证战时敌方只用机关炮攻击这个炮罩呢同时,和“定远”级军舰一样,穹盖炮罩具有“药气密闭”的弊端,对瞄准、射速都有极大妨碍“济远”另外一处采用装甲保护的部位是司令塔,这是战时操舰和军官指挥的场所,但装甲厚度仅为1.5英寸,而且可能是出于避开前方巨大的主炮台遮蔽的考虑,“济远”的这座防护较薄的司令塔,竟然破天荒地被高高安置在飞桥之上,虽然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观察视线,但将如此重要的部位大面积暴露在外,难免埋下安全隐患但是如回想到“济远”那类似于蚊子船的舰体布置,这点倒又不难理解,因为蚊子船司令塔的位置也大都在那个部位
发布 作为19世纪中后期一艘较先进的军舰,“济远”舰烟囱后部的军桅的桅盘里安装有1盏照度为20000枝烛光的探照灯,这座桅盘是“济远”舰的了望平台,但是设置于烟囱之后,军舰航行起来,滚滚浓烟难免要把桅盘变成热腾腾的笼屉,里面工作的水兵难免会用些恶语来形容这艘军舰的设计师“济远”舰舱内装有80盏电灯,为各工作岗位提供照明,另配有8具淡水柜,其蒸馏系统生产的淡水每日可供应百余人食用整体而言,这是一级尚算先进的军舰,其武备系统、穹甲样式都属可圈可点之处1883年11月2日,“济远”舰顺利下水,并于次年的9月7日完成航试,如期交船只是因为遇到中法战争爆发,被迫和“定远”、“镇远”一起滞留德国
发布 在建造过程中,随着进度不断深入,而逐渐暴露出来的一些设计上的弊端,成了李凤苞和李鸿章的心病,因为在当时四处暗藏漩涡的官场上,任何一点不谨慎,都会变成敌对派系手中的把柄不出所料,新式巡洋舰的推销失败,使得赫德大为恼火,“济远”的订造并未躲过赫德的眼睛,很快这个英国人便捕捉到了“济远”设计上的一些弊端,随后即无限放大,不断夸张,和李凤苞当年批评他推荐的军舰一样,赫德也将“济远”说得一无是处身处北京,深谙中国官场之道的赫德,利用其在中国官僚圈子里的关系,开始反击了,直接经手、接连绕开赫德购买铁甲舰、巡洋舰的李凤苞,成了赫德想整死的对象,当然,潜台词是要让李鸿章难堪
发布 很快,“济远”还在德国建造之时,北京朝廷里,许多原本对近代军事知识一窍不通的清流文人,都突然变成了军舰专家,奏章纷上,矛头直指李凤苞先是称其订购的军舰质量低下,进而又出现了李凤苞收受巨额贿赂的传闻,“……自海上喧传,直抵都下,人人骇异,咸谓苟非李凤苞勾串洋人侵蚀肥己,必不至船质与船价颠倒悬殊至于此极……”,随后又出现了更为荒唐的批评,因中法战争导致“定远”与“济远”级军舰滞留德国一事,竟也成了弹劾李凤苞的口实尽管李鸿章在努力澄清事实,为部下呼吁,但众****腾中,舆论已为文章天下的清流党控制,身处德国的李凤苞百口莫辩,最终被撤职回国赫德估计此时要吟诵西方那句名谚了,“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
发布 继任驻德公使许景澄抵达德国后,受命检验了前任订购的3艘军舰“定远”、“镇远”质量毫无问题,“济远”的建造的质量也并无问题,只是设计上确实存在缺陷,之后在许景澄交涉下,都一一尽量做了弥补
发布 1885年6月11日,中法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天,清政府下谕,命令滞留在德的“定远”、“镇远”、“济远”3舰从速回国经补给、雇佣水手后,7月3日,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德国基尔军港举行仪式,为3舰送行“济远”悬挂德国商船旗,由雇佣的洋管驾恩诺尔和德国水手驾驶,跟随“定远”、“镇远”驶向大海,踏上回国路程回程时“济远”舰还搭载了250颗210毫米与l50毫米炮弹,以及3500颗小速射炮炮弹,这批弹药中的很大一部分在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时还有使用
发布 似乎命运有意捉弄李凤苞和这艘穹甲巡洋舰,“济远”回国的路程恶运连连进入地中海后不久,“济远”的机器即发生故障,被迫与2艘“定远”级军舰分离,单独滞留在马耳他修理几乎半个月后,才草草修竣,匆匆启程追赶,但路上又遇到煤舱太小,燃煤不足的问题及至快到祖国之时,机器在新加坡又发生故障,再度停轮修理
发布 经历如此一番周折后,“济远”在北京朝廷里越演越烈的置疑乃至责难声中,于1885年10月31日驶抵天津大沽,并于11月8日完成升旗入役仪式天津镇总兵丁汝昌及津海关道周馥等人登舰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并没有朝里清流人物说得那般夸张,遂作了详细报告和说明:“济远”舰的主要问题在于机舱较窄,但是吃水浅、航速高;而关于煤柜虽小,仅能装煤270吨,然以每日30吨计,可供8天之用,与“定远”级军舰煤舱载煤600吨,每日用煤60余吨相比,“其用意无甚悬殊”,认为“济远”舰“实为新式坚利之船”李鸿章并不放心,更是于3天后赶赴大沽,亲自检验了“济远”舰,方才定下心来
发布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言官们仍不肯放过经手购买“济远”以及“定远”、“镇远”的原驻德公使李凤苞,毕竟敲山震虎是件非常快意的事虽然李鸿章对这位老部下施以援手,将李凤苞调入北洋海防,办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等事,但终因劾章不断而被革职中国近代这位突出的军事科技人才,从此绝缘官场,孑然一身回到老家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利用在欧期间接触到的近代军事知识,潜心著书,编撰、翻译了《克虏伯炮说》、《艇雷纪要》、《铁甲船程式》等一大批近代军事著作,即使到今天,这些书籍仍是用于了解近代世界海军技术发展的一手宝贵材料1887年,因长期心情郁闷,加上积劳成疾,李凤苞在悲愤中逝世,年仅57岁
发布 “聪明谙练”的方伯谦
发布 归国后不久,协助驾舰来华的德国官兵即被遣散回国,一位中年的中国海军军官成为“济远”舰首任管带
发布 方伯谦,字益堂,福建闽县人与北洋海军中的许多中高级军官一样,都出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饱受外患袭扰的时代他们中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在父辈讲述的洋人坚船利炮的故事中渡过,都曾亲身感受过中国社会门户洞开下的痛苦变化1867年,年仅13岁的方伯谦和许多小同乡一起,成为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院――福建船政后学堂的首届学生,古老中国建设新式海军的重担落在了这些孩子瘦弱的肩上今天我们无法推想,迈入这座中国海军殿堂时,这群孩子们心里到底是怎样一种感受在科举入仕被认做正途的时代,他们心中是否会充满了对海上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海军职业的崇拜呢大海彼端,纳尔逊12岁走入蓝色,最终成长为海军之神的故事,会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激荡吗?
发布 按福建船政学堂的章程,新生入校后首先接受的是海军基础知识的培训,期间每年除了端午、中秋、春节三个传统节日外,再无其他休息日如此紧凑的教程安排,一切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们早日成长为国家海防的栋梁,成为中国的纳尔逊,对起跑落后的中国海军而言,时间实在是太紧了通过严格的学院学习生活,这批孩子们大都以优秀成绩毕业,出色地掌握了作为海军军官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这使得中国近代海军建设事业的领导人物沈葆桢、李鸿章大感欣慰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人,还需要到大海上去接受惊涛骇浪的磨砺
发布 1871年,方伯谦和刘步蟾等同学被派上了福建船政水师的风帆训练舰“建威”号,扬帆出海,开始北起渤海湾、辽东半岛各港,南至新加坡、槟榔屿的海上实习生活,这艘原本属于普鲁士的风帆轮船,托起了中国海军复兴的希望1874年,实习结业后,方伯谦被留用在福建,历任“伏波”、“扬武”等舰教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