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粉碎旧秩序
第二方面军除了在袁世凯指挥吕宋战役时有些部队经历过实战的洗礼之外,如今正规部队中有过实战经验的人非常之少,连过兵的人都知道,训练场上的兵蹦达的再换,也不能说明兵娃子们上了战场就不犯哆嗦。而当年参加过吕宋及菲律宾征服战的老兵们现在虽然已经恢复征召进了预备师服役,但他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已经有些年头了,没有人能保证他们还能向以前那样骁勇。
如今总司令的人选虽然已经内定了曹锟,但是曹上将仍然没有获得旨意出京,只是在北京与总参谋部的人一起制定一些用兵的计划,当然,仍是战略层面的居多,由于我每隔三四天都要亲自关注一下南方的各种善后措施,所以有关南方各势力,包括现在的殖民地,藩属国,倾英国,包括面对印度洋方向和太平洋方向的各种民族势力等等,这些势力有的要用武力敕平,有的要善于利用,而有的别有野心的,又要先利用后荡平。幸而先前铁良的军情司中南局在这些方面积累了充足的资料和一定的关系基础,这半年多来才堪堪的把这攻击先后关系,各方势力的调和关系以及攻下后的行政关系等等方略制定了下来。
在我看来,中南半岛即便包括新加坡,从纯军事角度来说是无法抵挡帝国第二方面军的征讨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地方攻占下来就能迅速的绥靖治安,而不是增添累赘。这方面北方和西方的经验教训有很多,而冯国璋军功未必比王士珍差,但迟迟还没有接到晋元帅衔,封爵加赏的圣旨,也有他在北方战线上没有能妥善的搞好绥靖有关。
当然要深究起来其实责任也不能全算在他头上,他的方面军教化总长,海军军械局出身的严复也要担负一定的责任,但更多的却是客观原因,蒙古人要完全吃下那些地方,并且在先前的大规模北进途中已经与当地的俄罗斯人结下了血海深仇,要想短时间内做好这方面的事务,是很艰难的。
所以冯国璋的晋衔赏爵虽然被压了一压,但是最终还是要给他的,军方这么几个大旗都是等若我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他们的名字在真实历史中不见得算什么好人,但是在这里他们就是我的股肱之将。
相比较而言,第三方面军在赵秉钧出任教化总长之后,工作就搞得有声有色,不仅有效的利用了当地的民族势力对昔日哥萨克统治的仇恨,也通过物资等方面的支持,让一度有些恶化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扭转,这也是我近年来十分得意的一个用人手笔。想当初徐世昌向我提到这么个人的时候,我还一度犹豫要让赵秉钧往警察部队首长的方向培养而不太认同。现在看来徐世昌的推荐还是对的。
而赵秉钧在昨晚时分的数份电报,也让我和总参谋部及第二方面军司令部的部分预定人选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在战后的治安绥靖工作问题上,第三和第四方面军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曹锟上将去汲取了。
在一面关注着英德海上大决战的同时,一面与徐世昌定下了基本的方向,如果公海舰队获胜,德国海军表现出冲破英国海上封锁的能力,且来年春天欧洲战场没有立即出现对德军极端不利的情况的话,第二方面军的战争就要在五月份左右打响,尽管这个时候的气候对于中南半岛来说不太有利于作战,但是对付少量的,不会有后继陆军支援的殖民军,曹锟如果这都办不好也不会做到如今这个位置了。
中国一旦做出如上的军事行动,那么就明确的宣示了中国的立场。唯一还没有确定的,就是中国参战的规模有多大了。而如果德国人能够办到那些,那么,我们也将在一些外交层面上,对他们做出一定的帮助。
譬如现在正在华盛顿谈判的,有关夏威夷非军事化的问题。如果考虑到将来的利益,可以对美国做出一定的让步,并可以立即与美国展开有关欧战立场联合声明方面的接触,公平贸易的准则被打破以及英国击沉中国敖广号货轮的事件,就是中国在亚洲范围内对英国部分殖民地展开攻击的理由,而法国在中俄战争时期对中国已经口头宣战,攻击安南的法国人更加不用为理由发愁。
当然,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会送到美国人的面前——为了和平,为了贸易的公平,中美双方应当谋求结束目前只能与单方面贸易的情况。
虽然在外交上要美国人在这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在明年下半年罗斯福总统访华期间发表一个联合声明,并派遣联合斡旋外交工作组前往欧洲调停,这中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度。虽然从美国的利益出发,美国人也乐于见到欧洲两个对等的对手继续着敌对和战争,并且这对于将来的世界格局有利,但是美国人在目前并没有这样的迫切需求,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如今可以与英国大做生意,但是中国除了一些有限的物资会有英国来购买之外,其余的贸易通路完全不存在。
美国并没有与双方同时做生意的迫切需求。所以这方面的难度是不会小的。但是我相信这符合美国的长远国家利益,并且符合美国政府大部分人士的感情因素。在美国政界和经济界,亲德的势力都稍稍强于亲英的势力,但是他们不见得会因为这个事件去明确开罪英国人。所以,也许还要在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才行。
而且他们目前的利益眼光还大部分集中在美洲,欧洲的战争并没有显现出将在短期内结束的预兆,所以他们的军事力量正在忙于美洲利益的攫取上。本年度刚刚成为美国一个新的州的新墨西哥州,便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片在美墨战争期间从墨西哥人手里抢夺回来的土地的这个变化,也让墨西哥人情感上受到了一定的刺激。刚刚在1911年成功的从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的新政权对于这个事件表现出了严重的不满,而新政权建立后膨胀的民族自尊心也让他们对于北方的那个巨人产生了些许的不满。所以,美国的后院还远远没有到安定的时候。
目前中美各有所难,双方也需要通过不断的磋商来调整相互的立场,这也就给了外交工作提供了机会,我相信只要我的官员们付出努力,最后我一定能拿回我要的东西。所以,我甚至也在某种场合给媳妇维多利亚透了模糊的信息,让他们相信我很快就会对他们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目前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忙,相信德国在美国的政治势力也能够给我的外交团提供一定的帮助。
所以,最需要定下来的,就是南方的各项事务了,军务上的事情由我,总参,第二方面军拟建司令部在负责。而教化系统上的事务就暂时交给了康有为在负责,他定期给我做一个汇报就可以了。当然军队中还有一条线也就是善耆的情报系统,这方面更加的不成问题,第二方面军之前就一直有明暗的军情系统的人在活动,铁良到现在还在河内办公,对外他的职务是陆军部河内机关局,而实际上他们是不归属陆军部领导的,而是直接对善耆负责。
安南人习惯的称呼这个机构为铁机关,类似这样的机关各藩属国都有,有的多些,有的少些,像长野有吴佩孚的吴机关,东京有黄兴的黄机关,京都有汪兆铭的汪机关,曼谷的良机关。这些都是独立于理藩院体系之外的另外一套管理机制,军政人员都是直接由总参军情司直接选配,并定期直接向我汇报,以补充单一的理藩院体系的不足。
而第二方面军的团级以上军官名单中,也有我熟悉的一大批名字,这些曾经叱诧风云的人物,在两广两湖及闽川云贵等省份的陆军部队中,都已经走到了中坚行列,除了特别出类拔萃的蔡锷唐继尧蒋百里等人之外,还有一大批诸如蒋翊武,黄绍竑等年轻的名字。这也让我在一段时间的人才紧缺期之后,终于进入了帝国的人才井喷期。
这其实也是与帝国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关系的,陆续开办各类大学,陆军大学及各省的士官学校等培养体系,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为帝国源源不断的贡献出出类拔萃的人才,而初期的艰难,也正是为了今天的收获。要想开辟新时代的帝国,当然就需要新时代的人才。如果我能动用的人才还是那些但知圣贤书外别无长物的所谓经世良才们,那当然不能有今日的成就。
目前由于第二方面军司令部还没有实际在前方组建,前线的实际战事就是以署两广总督,原广西提督陆荣廷实际负责,而他在军略方面一直秉承北京的指示办事,他暂时只抓训练和后勤配合。如今第二方面军的大练兵,就是他秉承前旨——在中俄战争初期向英国警告性质的军事调动而进行的。
整个冬季第二方面军近四十万人都在练兵,也正是为了弥补实战经验的不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在第一阶段练兵结束后,在冬季里就要进行一定规模的实战演习,为即将开始的大战做好准备。而近期内各主要部队也正在接受由陆军部统一组织的会操阅兵校演。
出现在河内南郊练兵场的那个少将,正是由陆军部和两广总督衙门联合派出的检阅组组长,帝国陆军大学高级指挥系出身,并在皇家禁卫团短暂带职并屡蒙我亲自超擢的第21军代军长蔡锷。他这次的任务是检阅安南北方驻扎的十二个师的第一阶段训练情况。
第二方面军除了在袁世凯指挥吕宋战役时有些部队经历过实战的洗礼之外,如今正规部队中有过实战经验的人非常之少,连过兵的人都知道,训练场上的兵蹦达的再换,也不能说明兵娃子们上了战场就不犯哆嗦。而当年参加过吕宋及菲律宾征服战的老兵们现在虽然已经恢复征召进了预备师服役,但他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已经有些年头了,没有人能保证他们还能向以前那样骁勇。
如今总司令的人选虽然已经内定了曹锟,但是曹上将仍然没有获得旨意出京,只是在北京与总参谋部的人一起制定一些用兵的计划,当然,仍是战略层面的居多,由于我每隔三四天都要亲自关注一下南方的各种善后措施,所以有关南方各势力,包括现在的殖民地,藩属国,倾英国,包括面对印度洋方向和太平洋方向的各种民族势力等等,这些势力有的要用武力敕平,有的要善于利用,而有的别有野心的,又要先利用后荡平。幸而先前铁良的军情司中南局在这些方面积累了充足的资料和一定的关系基础,这半年多来才堪堪的把这攻击先后关系,各方势力的调和关系以及攻下后的行政关系等等方略制定了下来。
在我看来,中南半岛即便包括新加坡,从纯军事角度来说是无法抵挡帝国第二方面军的征讨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地方攻占下来就能迅速的绥靖治安,而不是增添累赘。这方面北方和西方的经验教训有很多,而冯国璋军功未必比王士珍差,但迟迟还没有接到晋元帅衔,封爵加赏的圣旨,也有他在北方战线上没有能妥善的搞好绥靖有关。
当然要深究起来其实责任也不能全算在他头上,他的方面军教化总长,海军军械局出身的严复也要担负一定的责任,但更多的却是客观原因,蒙古人要完全吃下那些地方,并且在先前的大规模北进途中已经与当地的俄罗斯人结下了血海深仇,要想短时间内做好这方面的事务,是很艰难的。
所以冯国璋的晋衔赏爵虽然被压了一压,但是最终还是要给他的,军方这么几个大旗都是等若我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他们的名字在真实历史中不见得算什么好人,但是在这里他们就是我的股肱之将。
相比较而言,第三方面军在赵秉钧出任教化总长之后,工作就搞得有声有色,不仅有效的利用了当地的民族势力对昔日哥萨克统治的仇恨,也通过物资等方面的支持,让一度有些恶化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扭转,这也是我近年来十分得意的一个用人手笔。想当初徐世昌向我提到这么个人的时候,我还一度犹豫要让赵秉钧往警察部队首长的方向培养而不太认同。现在看来徐世昌的推荐还是对的。
而赵秉钧在昨晚时分的数份电报,也让我和总参谋部及第二方面军司令部的部分预定人选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在战后的治安绥靖工作问题上,第三和第四方面军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曹锟上将去汲取了。
在一面关注着英德海上大决战的同时,一面与徐世昌定下了基本的方向,如果公海舰队获胜,德国海军表现出冲破英国海上封锁的能力,且来年春天欧洲战场没有立即出现对德军极端不利的情况的话,第二方面军的战争就要在五月份左右打响,尽管这个时候的气候对于中南半岛来说不太有利于作战,但是对付少量的,不会有后继陆军支援的殖民军,曹锟如果这都办不好也不会做到如今这个位置了。
中国一旦做出如上的军事行动,那么就明确的宣示了中国的立场。唯一还没有确定的,就是中国参战的规模有多大了。而如果德国人能够办到那些,那么,我们也将在一些外交层面上,对他们做出一定的帮助。
譬如现在正在华盛顿谈判的,有关夏威夷非军事化的问题。如果考虑到将来的利益,可以对美国做出一定的让步,并可以立即与美国展开有关欧战立场联合声明方面的接触,公平贸易的准则被打破以及英国击沉中国敖广号货轮的事件,就是中国在亚洲范围内对英国部分殖民地展开攻击的理由,而法国在中俄战争时期对中国已经口头宣战,攻击安南的法国人更加不用为理由发愁。
当然,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会送到美国人的面前——为了和平,为了贸易的公平,中美双方应当谋求结束目前只能与单方面贸易的情况。
虽然在外交上要美国人在这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在明年下半年罗斯福总统访华期间发表一个联合声明,并派遣联合斡旋外交工作组前往欧洲调停,这中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度。虽然从美国的利益出发,美国人也乐于见到欧洲两个对等的对手继续着敌对和战争,并且这对于将来的世界格局有利,但是美国人在目前并没有这样的迫切需求,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如今可以与英国大做生意,但是中国除了一些有限的物资会有英国来购买之外,其余的贸易通路完全不存在。
美国并没有与双方同时做生意的迫切需求。所以这方面的难度是不会小的。但是我相信这符合美国的长远国家利益,并且符合美国政府大部分人士的感情因素。在美国政界和经济界,亲德的势力都稍稍强于亲英的势力,但是他们不见得会因为这个事件去明确开罪英国人。所以,也许还要在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才行。
而且他们目前的利益眼光还大部分集中在美洲,欧洲的战争并没有显现出将在短期内结束的预兆,所以他们的军事力量正在忙于美洲利益的攫取上。本年度刚刚成为美国一个新的州的新墨西哥州,便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片在美墨战争期间从墨西哥人手里抢夺回来的土地的这个变化,也让墨西哥人情感上受到了一定的刺激。刚刚在1911年成功的从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的新政权对于这个事件表现出了严重的不满,而新政权建立后膨胀的民族自尊心也让他们对于北方的那个巨人产生了些许的不满。所以,美国的后院还远远没有到安定的时候。
目前中美各有所难,双方也需要通过不断的磋商来调整相互的立场,这也就给了外交工作提供了机会,我相信只要我的官员们付出努力,最后我一定能拿回我要的东西。所以,我甚至也在某种场合给媳妇维多利亚透了模糊的信息,让他们相信我很快就会对他们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目前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忙,相信德国在美国的政治势力也能够给我的外交团提供一定的帮助。
所以,最需要定下来的,就是南方的各项事务了,军务上的事情由我,总参,第二方面军拟建司令部在负责。而教化系统上的事务就暂时交给了康有为在负责,他定期给我做一个汇报就可以了。当然军队中还有一条线也就是善耆的情报系统,这方面更加的不成问题,第二方面军之前就一直有明暗的军情系统的人在活动,铁良到现在还在河内办公,对外他的职务是陆军部河内机关局,而实际上他们是不归属陆军部领导的,而是直接对善耆负责。
安南人习惯的称呼这个机构为铁机关,类似这样的机关各藩属国都有,有的多些,有的少些,像长野有吴佩孚的吴机关,东京有黄兴的黄机关,京都有汪兆铭的汪机关,曼谷的良机关。这些都是独立于理藩院体系之外的另外一套管理机制,军政人员都是直接由总参军情司直接选配,并定期直接向我汇报,以补充单一的理藩院体系的不足。
而第二方面军的团级以上军官名单中,也有我熟悉的一大批名字,这些曾经叱诧风云的人物,在两广两湖及闽川云贵等省份的陆军部队中,都已经走到了中坚行列,除了特别出类拔萃的蔡锷唐继尧蒋百里等人之外,还有一大批诸如蒋翊武,黄绍竑等年轻的名字。这也让我在一段时间的人才紧缺期之后,终于进入了帝国的人才井喷期。
这其实也是与帝国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关系的,陆续开办各类大学,陆军大学及各省的士官学校等培养体系,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为帝国源源不断的贡献出出类拔萃的人才,而初期的艰难,也正是为了今天的收获。要想开辟新时代的帝国,当然就需要新时代的人才。如果我能动用的人才还是那些但知圣贤书外别无长物的所谓经世良才们,那当然不能有今日的成就。
目前由于第二方面军司令部还没有实际在前方组建,前线的实际战事就是以署两广总督,原广西提督陆荣廷实际负责,而他在军略方面一直秉承北京的指示办事,他暂时只抓训练和后勤配合。如今第二方面军的大练兵,就是他秉承前旨——在中俄战争初期向英国警告性质的军事调动而进行的。
整个冬季第二方面军近四十万人都在练兵,也正是为了弥补实战经验的不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在第一阶段练兵结束后,在冬季里就要进行一定规模的实战演习,为即将开始的大战做好准备。而近期内各主要部队也正在接受由陆军部统一组织的会操阅兵校演。
出现在河内南郊练兵场的那个少将,正是由陆军部和两广总督衙门联合派出的检阅组组长,帝国陆军大学高级指挥系出身,并在皇家禁卫团短暂带职并屡蒙我亲自超擢的第21军代军长蔡锷。他这次的任务是检阅安南北方驻扎的十二个师的第一阶段训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