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郭景云他们手中的武器优势反而不那么明显了,打得再准、射速再快,一次也只能瞄准一个目标,当散得很开的队形从四处攻来的时候,守方人数少的劣势就显露无遗了。
这就是后世战争中,进攻队形必须形成散兵线的原因,唯有如此,才不会被对方当成葫芦串射杀,同时,也能无限放大对方的防守漏洞。
所以,后世那些小制作成本的电影中,那种一窝蜂式的人海战术都是骗人的啊童鞋们!那是因为,这些三流导演好不容易请来那么多领盒饭的,不一次全拍进镜头岂不就白瞎了?或许在他们眼里,镜头中出现的人足够多,才能显示场面的宏大,别的,就都顾不上了!
郭景云一看对方的火炮又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只得命令机枪射手反复扫荡城下的大西军炮兵,而其他人,都躲在城垛后面注意保存自己,只要有敌兵爬上城头的,一冒头就开火击毙。
李元胤也同时改变策略,既然无法再冒头射击,那就索性撤下了疲惫不堪的火铳手和弓箭手,调来一队专事近身搏杀的刀牌手和长枪手上得城头,协助郭景云他们拼死守住每一处阵地。
……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攻防战已经进行了快一个时辰,城墙下已经尸横累累,马进忠眼看时限快到,终于把手中最后三千生力军派了上来。
城头的明军也已轮换了一茬又一茬,藏在城内的预备队已经几乎轮换了个遍,城中房屋内早已躺满伤兵,郭景云他们的弹药,也已经基本打完了,许多战士已经不得不挺着刺刀杀敌了。
然而,一架架云梯上,如蚁一般的叛军还在不断的冒死往上爬,摔下去一个,又上来一个,前仆后继。
郭景云拔出手枪撂倒一名刚冒头的叛军,随即捡起了一把长刀守在一个城垛后,他的卡宾枪也已经没子弹了。
忽然,满脸烟火的郭景云指着南城门边那个较大的豁口,对李元胤叫道:
“李大人,我部弹药已耗尽,无法火力封锁那里了,把城头交给我,你快带上你的人去守住那里要紧,叛匪眼看要进来了!”
那处豁口,未坍塌的墙体仅剩不到一人高,无人阻击的话叛匪很容易就能在碎石堆上爬进来,他发现拥挤在那儿的叛匪越来越多,守在那里的一队明军伤亡巨大,已经显露出支持不住的迹象。
“那好,这里就拜托你了,我去那边!这些人都留给你,我另找援兵!”
李元胤顺着郭景云所指方向望了一眼便感情况不妙,立即应道,不过他没有答应从城头抽调人手,郭景云他们没了子弹,仅有几十个人靠肉搏是很难守住整段城墙的。
说完,李元胤便命一名亲兵立即赶去城北传唤最后的预备队——禁军骑兵速速来援,随即,吩咐身边仅余的两名亲兵抬着他的座椅下城而去。
孙可望手下的这些老兵,都是常年在官军的围剿之下活下来的,全是经年刀头舔血之徒,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他们知道上司派出四处爬墙的兄弟是吸引敌方注意力的炮灰,真正要攻进城内还是得从豁口处着手,最后打开城门才算大功告成。
因此,有几个嗅觉灵敏的把总,带着本部人马逐渐地聚集在这些豁口外,不顾伤亡一次又一次地组织冲击。
当发现来自城头的子弹逐渐稀少,他们立即敏感地嗅出一丝获胜的希望——明军的连珠枪,子弹不多了,随即发起了更加凶猛的攻势。
终于,李元胤刚赶到附近,援兵还未到达,守在这个大豁口处的明军已经几乎伤亡殆尽,一百多名叛匪蜂拥而入。
这些叛匪军事素养极高,一进城内便有二十多人直奔城门,其余人则不管不顾地沿着街道向镇子中心冲去——那里关押着数千名先前被俘的士兵。
而他们身后,更多的叛军正在爬入。
李元胤坐在椅子上被人抬到了城门洞一看,守在城门附近的,除了一个小旗的明军十多人外,就剩郭景云连的炊事班五名战士,外加带队的司务长了。
这就是后世战争中,进攻队形必须形成散兵线的原因,唯有如此,才不会被对方当成葫芦串射杀,同时,也能无限放大对方的防守漏洞。
所以,后世那些小制作成本的电影中,那种一窝蜂式的人海战术都是骗人的啊童鞋们!那是因为,这些三流导演好不容易请来那么多领盒饭的,不一次全拍进镜头岂不就白瞎了?或许在他们眼里,镜头中出现的人足够多,才能显示场面的宏大,别的,就都顾不上了!
郭景云一看对方的火炮又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只得命令机枪射手反复扫荡城下的大西军炮兵,而其他人,都躲在城垛后面注意保存自己,只要有敌兵爬上城头的,一冒头就开火击毙。
李元胤也同时改变策略,既然无法再冒头射击,那就索性撤下了疲惫不堪的火铳手和弓箭手,调来一队专事近身搏杀的刀牌手和长枪手上得城头,协助郭景云他们拼死守住每一处阵地。
……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攻防战已经进行了快一个时辰,城墙下已经尸横累累,马进忠眼看时限快到,终于把手中最后三千生力军派了上来。
城头的明军也已轮换了一茬又一茬,藏在城内的预备队已经几乎轮换了个遍,城中房屋内早已躺满伤兵,郭景云他们的弹药,也已经基本打完了,许多战士已经不得不挺着刺刀杀敌了。
然而,一架架云梯上,如蚁一般的叛军还在不断的冒死往上爬,摔下去一个,又上来一个,前仆后继。
郭景云拔出手枪撂倒一名刚冒头的叛军,随即捡起了一把长刀守在一个城垛后,他的卡宾枪也已经没子弹了。
忽然,满脸烟火的郭景云指着南城门边那个较大的豁口,对李元胤叫道:
“李大人,我部弹药已耗尽,无法火力封锁那里了,把城头交给我,你快带上你的人去守住那里要紧,叛匪眼看要进来了!”
那处豁口,未坍塌的墙体仅剩不到一人高,无人阻击的话叛匪很容易就能在碎石堆上爬进来,他发现拥挤在那儿的叛匪越来越多,守在那里的一队明军伤亡巨大,已经显露出支持不住的迹象。
“那好,这里就拜托你了,我去那边!这些人都留给你,我另找援兵!”
李元胤顺着郭景云所指方向望了一眼便感情况不妙,立即应道,不过他没有答应从城头抽调人手,郭景云他们没了子弹,仅有几十个人靠肉搏是很难守住整段城墙的。
说完,李元胤便命一名亲兵立即赶去城北传唤最后的预备队——禁军骑兵速速来援,随即,吩咐身边仅余的两名亲兵抬着他的座椅下城而去。
孙可望手下的这些老兵,都是常年在官军的围剿之下活下来的,全是经年刀头舔血之徒,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他们知道上司派出四处爬墙的兄弟是吸引敌方注意力的炮灰,真正要攻进城内还是得从豁口处着手,最后打开城门才算大功告成。
因此,有几个嗅觉灵敏的把总,带着本部人马逐渐地聚集在这些豁口外,不顾伤亡一次又一次地组织冲击。
当发现来自城头的子弹逐渐稀少,他们立即敏感地嗅出一丝获胜的希望——明军的连珠枪,子弹不多了,随即发起了更加凶猛的攻势。
终于,李元胤刚赶到附近,援兵还未到达,守在这个大豁口处的明军已经几乎伤亡殆尽,一百多名叛匪蜂拥而入。
这些叛匪军事素养极高,一进城内便有二十多人直奔城门,其余人则不管不顾地沿着街道向镇子中心冲去——那里关押着数千名先前被俘的士兵。
而他们身后,更多的叛军正在爬入。
李元胤坐在椅子上被人抬到了城门洞一看,守在城门附近的,除了一个小旗的明军十多人外,就剩郭景云连的炊事班五名战士,外加带队的司务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