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时的梆子声从窗外响起后,两人并骑离开客栈,一路走向鬼市所在的南门。夜里寒气颇重,街道上冷冷清清,难得见到一个路人,只有少数客栈外孤零零的灯烛光,未到鬼市,却有点鬼气。

    两人第一次去鬼市,到了南门大道,却根本看不到市场的小巷在哪里,大半夜也没人问路,陈北望只好自我安慰说来得早了还没开市。又走了一阵,明前忽然指着路边一条小巷说:“那边有人。”

    陈北望一看,果然巷子深处影影绰绰有灯火晃动。

    见巷子路窄,陈北望道:“我进去看看,你在这等我。”说罢下马步行而入,循着灯火走到一个拐角,那灯火却忽然熄了,有什么沉重东西摔倒的声音,有人压低嗓门咒骂了一句,接着灯火再度亮起,传来几人的脚步声。见事有蹊跷,陈北望隐在墙角处屏住声息,悄悄张头察看。

    这一看,吃惊非小。

    拐角边的一口八角水井边,一盏皮纸灯笼摆在地上,三个黑衣汉子正合力将一个扭来扭去的长形东西抬起,扑通一声抛下了井,接着盖上一块沉重的大石板。陈北望突然意识到,那是一个被布袋裹着的活人,心中一紧,茶马城禁止杀人,此时此刻却有人抛尸入井。

    一个黑衣汉轻笑道:“最后一个,总算收工了。”三个汉子在井口等了一会,拎起灯笼转身往巷子深处离去,灯火渐渐远去,万籁俱寂中隐约传来几句话,陈北望只听到“吹号……戌时……”的只言片语。

    陈北望悄步从巷子返回,暗暗心惊,看来这个表面繁华的茶马城暗流涌动,眼见有一件大事要发生,好在明日就要动身,发生什么也与己无关。

    见到明前,陈北望不愿多说让她操心,陪着她又寻了一圈,还是不见鬼市踪影。陈北望心中有事,又见明前冷得缩头缩脑,兴致早已不高,说道:“算了我们回去吧,明天还要起大早。你嫌冷,我们到客栈的路口喝碗热乎的羊肉汤。”

    两人扫兴而归。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林旋归果然依约来接,仍是一袭青衫,佩了一口剑,三人并骑而行。陈北望要去林家登门告辞,林旋归道:“家父一早去仓库和客户交接,要到午后才回,祖母昨夜小染风寒,不用专门告辞了。那把钥匙在此,陈兄收好。”

    这把黄铜钥匙长约巴掌大,做工精致,样式却如普通门钥,陈北望终于见到这把关系到全族人命的宝贝钥匙,不禁感慨万分。

    三人一路往西,半个时辰后到了码头。

    码头在茶马城的西门,确切说,西门并无城门,这座连接两江的码头就是城门。发源于西宛高原的大流江流经都蛮东北后,到了茶马城外折向东流,横贯越国中南部和大夏国东南部注入东海;同样发源于西宛高原的愤怒河却一路往南,在此与大流江交汇,经南夷半岛流入南海。

    水面开阔,码头和船坞纷乱停泊了十几艘大船,有来自都蛮的方头货船,有来自越国的鹅肚渔船,有来自南夷的高身黑帆船,还有许多本地的平底沙船、狭长的划桨“蜈蚣船”。江风凌冽,船帆间不时有群群江鸥哇哇掠过。

    林家的大货船很是醒目,船头有个斗大的金色“林”字,俗称“金印船”,是有官方许可能通行西南三国和大夏境内的货船。

    因开船时间仓促,船上水手正在紧张备货和补给,一个船长模样的魁梧男子站在高高的码头边,大声吆喝指挥,见到岸边三人,急忙快步走近,满脸恭谨道:“林公子,再过两盏茶工夫就能启航。”

    “好,”林旋归下马交代道,“先帮那两匹马牵上船,好生伺候水食。我的马寄存到码头,我送客人一程,自己搭驳船回来。”

    船长答应一声,喊来两个水手,将陈北望两人的马从连接货船的木跳板牵上甲板,见眼前江水激荡晃动,栗马却胆怯起来,左右躲闪不肯往跳板上迈步,明前上前连声安抚也没用。那船长很有经验,笑道:“马有点惊,我到岸上找一个马眼罩来。”

    林旋归却说稍等,走了几步,在那块系着缆绳的硕大栓船石前蹲下,从石窟窿的缝隙掏出一条破损发霉的白绫汗巾,展开足有五尺长,笑了一声道:“这么多年还在——用这个当眼罩吧。”

    船长依言将汗巾蒙住了栗马的双眼,栗马目不视物,果然安静下来,乖乖被水手从跳板牵上了甲板。

    明前颇为好奇,问道:“林公子,这块汗巾子是你放的?你猜到小栗会受惊吗?”

    “我又不是神仙,哪知道你的马要眼罩?”林旋归摇头一笑,“这是小时候姑姑送的,那时码头没这么多船,这块栓船石没人用,我什么喜欢的小东西都放这里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