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在心中翻了个白眼,只好回道“回禀陛下,各地之乱象,其实根本之原因,乃是家中存粮不足所造成的。不过,此番乱象应该不会长久,亦不会太过严重,因为百姓的田中早已栽下了禾苗谷物,只待秋季来临,他们就会有粮可食了,有此希望尚在,大部分百姓都是不会愿意造反的。”

    是的,造反是因为没有活路,可是如今的大秦境内,可以说是家家田中都种有禾苗谷物,这就是他们的希望。

    有了这个希望在,只要再坚持三个月左右,便有了活路,试问,谁还会愿意去造反打仗啊?

    显然,造反的流民,只能是小范围,小部分的灾民,不可能造成危胁大秦帝国的统治地位之大势。

    嬴政叹了口气,倒是没有再责怪李阳的轻徭役这件事了。

    其实,嬴政也不是昏君,秦国到底是什么个情况,他并不比殿中的这些大臣知道的少。

    他也知道,自今年以来,秦已是走入了一条死路。

    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近几年来,徭役是越来越重,使得大秦境内到了有田无人耕种的局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两百万役夫解散回去,只度过了两三个月时间,就暴发了这种乱象。

    而如果不走李阳的轻徭役之路,那后果就不仅仅只是眼前这种小打小闹的暴乱了。

    如果不轻徭役,今年两百万役夫没有归乡,那百姓家中的田地就不可能有人耕种,田地里没有谷物粮食,百姓就看不到希望。

    如此一来,饥荒一到,势必举国纷纷揭竿而起,而且,此大势不可逆。

    也就是说,不管你轻不轻徭役,今日之饥荒都会发生。

    换句话说,刚才嬴政只是听到乱民竟是到了攻打县城的地步,所以心中恼怒,这才说了那样的一句话,以其说是责怪李阳的轻徭役,倒不如说是在责怪那些乱民,对他嬴政今年所施行的仁政,毫无感激之情。

    恩将仇报,反而造起了反,这才是嬴政的气愤之痛点。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话形容此刻之麒麟殿中的人,可是再恰当不过了。

    皇帝嬴政就是说者无心,而这句话听到殿中的那些大臣们耳中,可就是认为嬴政是在责怪李阳,在否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难得皇帝否定李阳,这么好的压制机会,冯去疾怎么可能不把握住啊,当下便出列打压道“中丞相此言可是差矣啊!此番乱象不会长久,亦不会太过严重?此话本相可不敢苟同。”

    李阳一愣,转头问道“冯相有何见解?”

    冯去疾道“如今乱象已生,更是有人打着抗秦的旗帜攻打县城,这可是真正的造反。中丞相竟然认为只要田地中的粮食熟了,他们便会各自解散归家,重新当安分守己的良民吗?本相可以敢肯定的说,此番乱象,如果不尽快出兵镇压,乱象势必会快速壮大,最终成为我大秦的心头大患不可!”

    说到这里,冯去疾对皇帝拱手道“陛下,此番乱象堪忧啊,春时解散的那两百万役夫,可皆是青壮之人,他们面对饥荒,势必跟随反贼一起造反,如此,便是两百万的反贼大军,大秦危矣!”

    不得不说,冯去疾这老家伙真是坏的很。

    可谓是老奸巨滑,他这话虽然表面上听上去,像是在讨论乱象的严重性,其实更多的是把这次乱象的严重性,归责于李阳的轻徭役的策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