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战前,教会还筹集的到这笔资金,现在不可能银行都被俄国人洗劫了,教会也只剩下了教堂内的财产。

    宗教最重要的就是信仰,只要有信徒在钱迟早都可以赚回来。兜里没钱,伯纳德只能放弃这个巩固信仰的机会。

    詹姆斯想了想说“路费只能先借贷了,到了地方我们可以求助于当地教会,还可以向德意志民族复兴会求助。

    虽然老弱妇孺居多,可大家也不是不能工作。再不济也能够洗衣做饭,或者是帮种植园主们采棉花。

    我在那边还有不少朋友,可以提供一部分工作岗位。如果有特殊情况,实在是找不到工作,我们就申请殖民地政府救济!”

    危机时刻方显真情,詹姆斯固然是想要赚钱,可是回到格尼斯堡后,他也是真的想帮同胞们一把。

    与其留在这里朝不保夕的生活,不如去奥属非洲开启新的人生。

    和大多数人一样,詹姆斯对柏林政府已经绝望,他不认为普鲁士王国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现在的挖人行动,在詹姆斯看来是神圣的救援行动,在帮助同胞们逃脱俄国人的魔爪。

    东普鲁士地区早就完成了同化,很多波兰人、立陶宛人都变成了德国人,在柏林政府的官方文件上当地的德国人已经超过七层。

    剩下的也早就习惯了说德语、写德文,生活习惯和德意志人也差不多。到了奥属非洲冒充德意志人,申请援助就行了,根本就不会有人会无聊的去查。

    弗朗茨非常看中人口,自然也影响到了下面的官员。或许在资本家眼中,老弱妇孺没有什么价值,可是在政府官员眼中一样是人口。

    收留老弱可以收买人心,维也纳政府又不缺这点儿粮食;妇孺更不用说,女子也是劳动力,孩童可以长大,都是有价值的。

    青壮少意味着好管理,拖家带口的移民才是最好的移民。一旦在当地安定了下来,这些人都走不了了。

    借贷路费,无非是设置了一个离开的门槛,延长他们在殖民地工作的时间。

    三五年过后,无论是俄国人占领东普鲁士,还是普鲁士王国收复故土,这些地方都会有新的居民,到时候移民们想回去都难以生存下来。

    唯一的一条生路,容不得大家拒绝。教会成员也不都是穷凶极恶的坏蛋,害群之马只是少数,普通人最多也就贪财一点儿,私生活不检点。

    在关系数万人的生死存亡面前,大家还是知道该怎么选择的。

    这是欧洲社会的特点,想要组织民众们离开,只要两个群体有这样的影响力贵族和教会。

    忽悠容克贵族们离开,詹姆斯不认为自己有那份儿能耐。普鲁士王国能够给他们的待遇,奥地利是万万给不了的。

    所以从一开始,地方上的贵族就被软禁了起来,外界都认为是俄国人的手笔,实际上是詹姆斯贿赂了俄官后才发生的。

    沙皇政府又不缺人口,留着一帮随时可能化身为游击队的存在,完是自找麻烦,不如废物利用卖给奥地利算了。

    在俄国人的有意配合下,詹姆斯组织的移民活动非常顺利。俄军仿佛什么都没看到,任由他们组织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