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就在这一年之中最明媚的时节,苏宁和杜如晦回到了大唐国都长安城,蛰伏了一个冬天的牛鬼蛇神们继续了许多力气和坏心思,准备在新的一年里面继续上一年未完成的事业以及继续开拓下一年应该完成的目标,将坑人害人的事业进行到底。
冬天回家休息的商人们重新开始了一年的货物运输,一车又一车一包又一包的货物在长安城中进进出出,长安城的商业属性大增,几乎在和平时期可以取代政治属性占据第一位,至于军事,没有仗打的时候是不用考虑的。
和吐蕃通商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了,杜如晦一回到长安城就要着手安排这些事情,首先将围堵在纵横司门口的商人们叫进纵横司,苦口婆心的将他在吐谷浑的所见所闻移花接木到吐蕃身上,添油加醋的讲述吐蕃国内吃活人的风俗习惯,一下子就把十分之九的商人给吓傻了,面色煞白的告退,理由也是各种各样的。
至于剩下十分之一没有被吓退的商人就是杜如晦的目标了,虽然此次派往吐蕃通商的商人团队里面的主要人物和力量都是纵横司的密探,但是总要有那么些普通的商人,有他们在松赞干布和禄东赞那才不会太过怀疑,这些不知情的民间商人的存在,可以很好的为纵横司密探们的工作打掩护。
富贵险中求,这是他们唯一的理由。
吐蕃商团的容量是二百家商户。这里胆气比较足的民间商户有三十家,正好,不占据主要数量,却也不会显得太少,这个商团的人物构成也就这样了,然后杜如晦就着手安排纵横司密探开始准备,挑选了一百七十名优秀的探员,他亲自给他们讲解此次如吐蕃的重要性和危险性,直接就那禄东赞和司马懿相提并论,让这些探员大为震惊。
杜如晦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让这些探员深深地感到忌惮。牢牢记住了杜如晦提出的一切要求。以及联络方式,还有一旦被发现之后的处理方式在吐蕃国内,大唐会设立一个大使馆,但是因为吐蕃并没有被大唐削弱的太狠。实力依然强大。驻兵人数太多会引发吐蕃人的注意。所以只有五百名驻扎士兵。
这五百士兵虽然都是强悍的战士,还有一部分出自陛下的亲兵玄甲军,可是万一吐蕃军队人数太多也是无济于事的。反正杜如晦给他们的建议就是一旦暴露,立刻北逃,往北走,只要进入了谷州和浑州二州的辖区就安全了,大唐会在谷州和浑州二州驻扎重军,随时都可以提供支援。
明白了这一次人物的特殊性之后,杜如晦又开始给他们讲解此次任务的另外一个特殊性,那就是策应大唐派过去的五百道士和和尚,在他们掀起了宗教争议之后,要抓住时机暗中煽风点火,不能直接出面,但是可以用钱收买一些人让他们去做,煽风点火,如果闹出流血冲突那是最好不过的。
密探们大为震惊,道教和佛教都是讲究和平的宗教,哪里会引发流血事件?就算是在大唐也从来没有听说过道教和佛教相争会引发流血事件的!
他们不明白,所以杜如晦给他们讲解,李二陛下也不明白,所以苏宁给他讲解,的确,听到苏宁要用宗教手段对付吐蕃的想法李二陛下相当不了解,既然吐蕃国内有一个吃人的邪教,那么就让它继续发展就好了,反正只要不到大唐来,随他怎么发展,害得也不是大唐子民,我没有必要管他们。
但是把道教和佛教算进去算什么?道家和佛教都是学术性质的教派,学术性质的教派能引发什么流血事件?倒是极有可能引发那些邪教教徒攻击大唐道长和高僧的事情,那样的话岂不就是大唐的损失了吗?那些老道和高僧还是颇有名望,而且很有价值的,在学术上的发展也很不错,大唐如今要崇文抑武,不应该少了他们的。
“这一招我不明白,道教与佛教无论哪一派都是主张仁义,没有哪一派成天喊着要相互仇杀的,要是有这样的教派我第一个不允许,既然如此,吐蕃邪教这样凶狠,你把高僧与道长们放到吐蕃去,岂不是要害死那些道长和高僧?他们又不会打仗也不会杀人!
不过你小子一向阴损,对付外族从来凶狠,而且找不到踪迹,但是你要拿五百得道高僧和老道去送死,我还是不能答应的,你给我说道说道,这里面有什么道理,还有,你拿什么保证高僧和道长的安全?要是不能的话,就换一个法子。”李二陛下眯着眼睛,相当不解。
苏宁只好耐心的解释道:“陛下,臣既然有这样的建议,就一定会考虑好如何保护这些高僧和道长,纵横司也会派人暗中保护,但是臣却要说,一旦到了他们传播教义广收信徒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得到信徒的保护,不会有生命危险,吐蕃人也会以为他们是在对抗邪教而施以援手,高僧和道长们是安全的。”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想了想,点点头道:“你这样说倒也是这个道理,但是,你又如何让佛教与道教在吐蕃造成混乱?佛教讲述宽容,首先就要戒杀,道教也没有主张杀戮的教义,都是引人向善的学术宗派,他们,能斗得过吐蕃邪教?”
苏宁说道:“佛教的确如此,但是,道教的话,陛下难道忘了汉末黄巾教众起事?张角张梁等人其实就是道教信徒,不一样策动大量民众造反?那其中就没有杀戮?陛下,只要一个人一旦相信了什么东西,就会不遗余力地去保护这样东西,佛教教徒很有可能会坚守心中底线不动手。但是道教教众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臣的想法就是,吐蕃民风彪悍,杀戮盛行,佛教进入传教,可以缓和吐蕃民众的杀戮心,引导他们向善,增加佛教的信徒可以间接地减少吐蕃人的战斗力,而道教信徒更加强硬一些,一旦遇到了邪教的生命威胁,绝对不会坐以待毙。所以道教才是主要对抗邪教的力量。佛教软化吐蕃民风,充当中间派,道教和邪教针锋相对,相互斗争。
杜相会在吐蕃商团中安插大量纵横司密探。暗中和我等安插在佛教僧众与道教教众里面的内应相结合。等一段时间以后。道教和佛教都在吐蕃有了大量的信徒之后,邪教定然会动手,到那个时候。纵横司密探就会在其中煽风点火,乃至于带头动手,引发大规模混乱,到时候,一切就不是吐蕃人可以控制住的。”
李二陛下越听越感到惊叹,双目慢慢睁开,不无忧虑地说道:“这样一来,当真可以造成吐蕃内乱?”
苏宁当然知道李二陛下在担忧什么:“陛下何须担忧吐蕃内乱波及大唐?吐蕃人之所以迷信邪教,乃是民智未开,交通闭塞,民众不懂礼仪廉耻,这才容易被邪教蛊惑,也更加容易接受更加温和的道教教义和佛教教义,但是换作大唐,大唐的全民普及教化已经开始,民智一开,无论是何种宗教,若想依靠教义网罗信众,再来一次黄巾大乱,那是痴人说梦。
当所有民众都识了字,读了书,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之后,自然就会明白,所谓宗教,只是一种美好向往而已,所谓教派神明,也只是一种向往的寄托,以往人们因为无法得到想要得到的,才会跟随教派,温和一些的可以麻痹自己,暴烈一些的直接就造反了,这才会造成黄巾之乱和前隋民变,皆是因为百姓们得不到想要的,再被有心之人一蛊惑,水到渠成。
可是如今,陛下广施仁政,万民敬服,减轻民众负担,为民众谋取福利,如今大唐民众的生活可以说是放眼天下最好的了,现在这时节,要是有人敢于蛊惑民众造大唐的反,估计会被民众直接扭送到官府,陛下以诚心对待万民,则万民皆为陛下耳目爪牙,大唐江山稳固,陛下何须担忧?”
冬天回家休息的商人们重新开始了一年的货物运输,一车又一车一包又一包的货物在长安城中进进出出,长安城的商业属性大增,几乎在和平时期可以取代政治属性占据第一位,至于军事,没有仗打的时候是不用考虑的。
和吐蕃通商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了,杜如晦一回到长安城就要着手安排这些事情,首先将围堵在纵横司门口的商人们叫进纵横司,苦口婆心的将他在吐谷浑的所见所闻移花接木到吐蕃身上,添油加醋的讲述吐蕃国内吃活人的风俗习惯,一下子就把十分之九的商人给吓傻了,面色煞白的告退,理由也是各种各样的。
至于剩下十分之一没有被吓退的商人就是杜如晦的目标了,虽然此次派往吐蕃通商的商人团队里面的主要人物和力量都是纵横司的密探,但是总要有那么些普通的商人,有他们在松赞干布和禄东赞那才不会太过怀疑,这些不知情的民间商人的存在,可以很好的为纵横司密探们的工作打掩护。
富贵险中求,这是他们唯一的理由。
吐蕃商团的容量是二百家商户。这里胆气比较足的民间商户有三十家,正好,不占据主要数量,却也不会显得太少,这个商团的人物构成也就这样了,然后杜如晦就着手安排纵横司密探开始准备,挑选了一百七十名优秀的探员,他亲自给他们讲解此次如吐蕃的重要性和危险性,直接就那禄东赞和司马懿相提并论,让这些探员大为震惊。
杜如晦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让这些探员深深地感到忌惮。牢牢记住了杜如晦提出的一切要求。以及联络方式,还有一旦被发现之后的处理方式在吐蕃国内,大唐会设立一个大使馆,但是因为吐蕃并没有被大唐削弱的太狠。实力依然强大。驻兵人数太多会引发吐蕃人的注意。所以只有五百名驻扎士兵。
这五百士兵虽然都是强悍的战士,还有一部分出自陛下的亲兵玄甲军,可是万一吐蕃军队人数太多也是无济于事的。反正杜如晦给他们的建议就是一旦暴露,立刻北逃,往北走,只要进入了谷州和浑州二州的辖区就安全了,大唐会在谷州和浑州二州驻扎重军,随时都可以提供支援。
明白了这一次人物的特殊性之后,杜如晦又开始给他们讲解此次任务的另外一个特殊性,那就是策应大唐派过去的五百道士和和尚,在他们掀起了宗教争议之后,要抓住时机暗中煽风点火,不能直接出面,但是可以用钱收买一些人让他们去做,煽风点火,如果闹出流血冲突那是最好不过的。
密探们大为震惊,道教和佛教都是讲究和平的宗教,哪里会引发流血事件?就算是在大唐也从来没有听说过道教和佛教相争会引发流血事件的!
他们不明白,所以杜如晦给他们讲解,李二陛下也不明白,所以苏宁给他讲解,的确,听到苏宁要用宗教手段对付吐蕃的想法李二陛下相当不了解,既然吐蕃国内有一个吃人的邪教,那么就让它继续发展就好了,反正只要不到大唐来,随他怎么发展,害得也不是大唐子民,我没有必要管他们。
但是把道教和佛教算进去算什么?道家和佛教都是学术性质的教派,学术性质的教派能引发什么流血事件?倒是极有可能引发那些邪教教徒攻击大唐道长和高僧的事情,那样的话岂不就是大唐的损失了吗?那些老道和高僧还是颇有名望,而且很有价值的,在学术上的发展也很不错,大唐如今要崇文抑武,不应该少了他们的。
“这一招我不明白,道教与佛教无论哪一派都是主张仁义,没有哪一派成天喊着要相互仇杀的,要是有这样的教派我第一个不允许,既然如此,吐蕃邪教这样凶狠,你把高僧与道长们放到吐蕃去,岂不是要害死那些道长和高僧?他们又不会打仗也不会杀人!
不过你小子一向阴损,对付外族从来凶狠,而且找不到踪迹,但是你要拿五百得道高僧和老道去送死,我还是不能答应的,你给我说道说道,这里面有什么道理,还有,你拿什么保证高僧和道长的安全?要是不能的话,就换一个法子。”李二陛下眯着眼睛,相当不解。
苏宁只好耐心的解释道:“陛下,臣既然有这样的建议,就一定会考虑好如何保护这些高僧和道长,纵横司也会派人暗中保护,但是臣却要说,一旦到了他们传播教义广收信徒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得到信徒的保护,不会有生命危险,吐蕃人也会以为他们是在对抗邪教而施以援手,高僧和道长们是安全的。”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想了想,点点头道:“你这样说倒也是这个道理,但是,你又如何让佛教与道教在吐蕃造成混乱?佛教讲述宽容,首先就要戒杀,道教也没有主张杀戮的教义,都是引人向善的学术宗派,他们,能斗得过吐蕃邪教?”
苏宁说道:“佛教的确如此,但是,道教的话,陛下难道忘了汉末黄巾教众起事?张角张梁等人其实就是道教信徒,不一样策动大量民众造反?那其中就没有杀戮?陛下,只要一个人一旦相信了什么东西,就会不遗余力地去保护这样东西,佛教教徒很有可能会坚守心中底线不动手。但是道教教众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臣的想法就是,吐蕃民风彪悍,杀戮盛行,佛教进入传教,可以缓和吐蕃民众的杀戮心,引导他们向善,增加佛教的信徒可以间接地减少吐蕃人的战斗力,而道教信徒更加强硬一些,一旦遇到了邪教的生命威胁,绝对不会坐以待毙。所以道教才是主要对抗邪教的力量。佛教软化吐蕃民风,充当中间派,道教和邪教针锋相对,相互斗争。
杜相会在吐蕃商团中安插大量纵横司密探。暗中和我等安插在佛教僧众与道教教众里面的内应相结合。等一段时间以后。道教和佛教都在吐蕃有了大量的信徒之后,邪教定然会动手,到那个时候。纵横司密探就会在其中煽风点火,乃至于带头动手,引发大规模混乱,到时候,一切就不是吐蕃人可以控制住的。”
李二陛下越听越感到惊叹,双目慢慢睁开,不无忧虑地说道:“这样一来,当真可以造成吐蕃内乱?”
苏宁当然知道李二陛下在担忧什么:“陛下何须担忧吐蕃内乱波及大唐?吐蕃人之所以迷信邪教,乃是民智未开,交通闭塞,民众不懂礼仪廉耻,这才容易被邪教蛊惑,也更加容易接受更加温和的道教教义和佛教教义,但是换作大唐,大唐的全民普及教化已经开始,民智一开,无论是何种宗教,若想依靠教义网罗信众,再来一次黄巾大乱,那是痴人说梦。
当所有民众都识了字,读了书,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之后,自然就会明白,所谓宗教,只是一种美好向往而已,所谓教派神明,也只是一种向往的寄托,以往人们因为无法得到想要得到的,才会跟随教派,温和一些的可以麻痹自己,暴烈一些的直接就造反了,这才会造成黄巾之乱和前隋民变,皆是因为百姓们得不到想要的,再被有心之人一蛊惑,水到渠成。
可是如今,陛下广施仁政,万民敬服,减轻民众负担,为民众谋取福利,如今大唐民众的生活可以说是放眼天下最好的了,现在这时节,要是有人敢于蛊惑民众造大唐的反,估计会被民众直接扭送到官府,陛下以诚心对待万民,则万民皆为陛下耳目爪牙,大唐江山稳固,陛下何须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