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没见过日本人建造的那些巨大的钢铁怪物。早年从军时。1(1)他曾随同父亲唐璟元帅去日本访问。他参观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日本的海军基地。

    做为中国最早接触飞机的人。父亲对飞机有一种本能的偏爱,而这种本能也传给了他。小的时候,他的房间里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飞机模型,稍大一些的时候,父亲便亲自驾机带着他上天兜风。

    长大之后,他义务反顾的想要参加空军。但父亲听从了那位杨叔叔的建议,让他进入了海军。

    在日本。唐海升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战列舰队。

    如果说一战后中日两国舰队实力尚在伯仲之间。那么十年后的那时,中日海军实力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日本舰队共拥有各种大型水面作战舰只200余艘,总吨位达到200万吨,名列世界海军第三位,但其中多数都是拥有坚甲巨炮的战列舰;而当时中国海军拥有各类大型作战舰艇170余艘,其中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计不到20艘,总吨位不足160万吨。但中国海军更多的是航空母舰。

    作为一名海军军官,唐海升不是没有见过战列舰主炮咆哮齐射时的威力,那是以火炮为主要武器的海军舰艇发展到极致的产物,体现了海战的最高威力,但唐海升知道,战列舰并不是海军的全部,也不是海洋的主宰。

    航空母舰才是未来海战的发展方向。

    虽然后来日本也有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航空母舰的作用,但那时中国已经在航空母舰方面,走在了日本的前面。

    对于中国海军舍战列舰不造而大量建造航空母舰,国内外颇多诟病之词,为了平息物议,因而才有了今天的两艘“伏羲”级超级战列舰,尽管父亲对海军部同意花费巨资建造这两艘巨舰颇为不满,但唐海升却明白,那位财政部的杨叔叔真正的用意。

    而今天,他将有机会证明自己和杨叔叔的看法,是正确的。

    唐海升少将站在舰桥上,慢慢地移动着望远镜。他看到海面上风平浪静,烟波浩渺,倍大日本海,此时竟然连一条渔船的影子也看不见。

    在从日本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日本飞机轰炸北京之后,海军总司令沈鸿烈海军上将代表中国政府下令对日本海岸线实行全面攻击,所有日本船只一律扣押或者予以击沉。短短一周来,他率领第2分遣舰队已经坚决地由北向南扫荡了日本南部沿海,击沉击毁日本商船、货船以及渔船不计其数,舰载飞机亦一路猛烈轰炸了日本沿海城市和港口。然而作为一位光荣的中国海军舰队指挥官。他的雄心壮志不仅要把中国沿海变成无人区,他还要亲手抓住那些卑鄙偷袭的日本航空母舰,把日本人的舰队打得浓烟滚滚。看着它们四分五裂沉下大海去喂鱼。

    水上侦察飞机回来报告,发现敌人舰队出现在前方海域。唐海升闻讯大为高兴,他亲自下达舰载飞机攻击命令,于是“虬龙号”航空母舰很快掉头迎风。第一攻击波52架舰载攻击机相继从甲板上腾空而起。半小时后,第二攻击波64架舰载机再次起飞,在航空母舰上空完成编队后向轰炸空域飞去。

    对唐海升来说,见到敌人,就没有不打的道理。

    与此同时。唐海升命令轻巡洋舰“角木蛟”号率领驱逐舰战斗群展开防空队形,以防敌人的飞机进攻。

    正如同他预料到的那样,就在攻击机群起飞后不久,日本飞机便出现在了自己舰队的上空。

    早就在舰队上空严阵以待的中国“风雷”式舰载战斗机立刻如同饿虎扑羊一样,向来袭的日军机群扑去,海面上的中国巡洋舰和驱逐舰的高射炮也纷纷开火,编织起了一道密集的死亡火网。

    尽管日本飞行员的战技高超,但在中国战斗机的凶猛拦截下。日本攻击机群的飞机一架接一架的被击中落入海中坠毁。

    由于中国“风雷”式舰载战斗机装甲坚厚。而且中国飞行员根本无视日本护航战斗机的拦截,一心一意的攻击日本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尽管多次被护航的日本“烈风”式战斗机击中,中国战斗机却鲜有损失,因而日本攻击机群却遭到了可怕的打击,任凭日本飞行员们战技高超。此时在强悍的敌人的这种打法面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终于。在中国飞机和军舰共同编织的火网中,有两架日本俯冲轰炸机勇敢地攻击并击中了中国航空母舰。一颗炸弹落在了“虬龙”号航空母舰的右甲板上爆炸,但日本人的炸弹威力不够大,只炸坏了几架正在加油的飞机。在护航舰队密集的高射炮火打击下,两架日本飞机全都中弹坠入大海,而冲到近前的日本鱼雷轰炸机则匆忙丢下鱼雷后逃之夭夭。只有一架被中国“风雷”战斗机击中的日本“烈风”式战斗机拉着浓浓的黑烟试图对“虬龙”号进行撞击,结果却从“虬龙”号的甲板上方掠过,意外的撞中了一艘中国驱逐舰并爆炸了。

    同这架日本战斗机的壮烈举动相比,护航的战斗机中队飞行员奥田少尉取得的战果就要逊色得多。

    这次的出击行动中,护航战斗机中队的12架“烈风”战斗机奉命执行护航和掩护攻击的任务,奥田少尉驾驶的“烈风”战斗机不幸被中国驱逐舰射出的炮火击中,他被迫弃机跳伞。

    一个更加不幸的偶然因素是,当时天空正好刮着大约三级左右的东南风,他的降落伞被歪歪斜斜地刮向炮火正酣的方向飞去,然后不偏不倚地落在一艘中国轻型航空母舰(“白凤”号)的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