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珉安抚道“一会儿再给你上药,你先喝点茶,荔枝一会儿来。”

    我点了点头,手里更使劲地磨蹭。

    我偷偷瞟他坐了回去,打开木盒继续回信。谁能想到,有一封来信咨询的问题,同昨天萧珉问我的几乎一模一样,我再看来信人署名,果然是小明!

    我十分高兴,因为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回复,不用再思考了。

    另一方面,我有些感慨,世界说大很大,说小又很小,命运真神奇。

    我越想越觉得有趣,浑然不觉萧珉已经坐到我面前,而我脸上的笑意都来不及收回。

    他敲敲我的脑壳“干什么呢,像个傻子似的?”

    慌乱之间,我只能用手遮住小明的信。

    “秘密。”

    其实我特别想跟萧珉分享,昨儿他刚提到小明,今儿我就见着了小明的信,真的太有意思了。可现在不行,不能让他知道甜水铺是我的私产,不能让他知道我就是老谷,这是个大把柄。

    萧珉收回目光,微微一挑眉,倒也没有继续追问,只说“谁没有点小秘密呢。”

    他给我添了杯水“陛下近两年大力支持工部,拨了不少银钱。”

    陈述句,陈述了一件事实。

    “工部负责土木兴建,渠堰疏降,城乡治理,综理各项工程,需要财力支持。”

    萧珉道“陛下觉得刘尚书如何?”

    我没有想到他突然问我这个,略一沉吟,道“不错,是个好官。”

    萧珉微微点头“何以见得?”

    我以为他是想测验我,还好从前为了应付杜老的时政简答题,我的肚子里有一点知识储备“天明二十二年,刘尚书主持修建广南至煦都运河,通广煦商路,使得货运更为便利。运河修建后,沿线地方的年度财政奏报明显改善,赋税情况亦是良好。”

    萧珉道“诚然,可还有?”

    怎么回事?怎么问起还没完了?刘琛任工部尚书二十载,做了多少事,我怎会一一记得……

    “煦都及周边城镇哦对了,京郊的礼甫桥一月前刚完工,以往京郊百姓进城要么绕将近十里地,要么坐船渡江,费时费钱,礼甫桥建起来,他们便可直接过桥进城,省时省力省钱。”

    刘尚书年近六十,在三省六部里年纪仅次于中书监杜老,按岁数可算是我祖父一辈。杜老是三朝元老,在皇祖母执政时期便入仕,是宣德皇帝的得力干将,德高望重,不怒自威。

    老刘就不一样了,不管何时见他,总是笑眯眯的,看我的目光满是慈爱和善,有时进宫还会捎上他老婆亲手做的糕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