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李荣担心了几天,但到二月初,皇帝突然下旨此次会试的全部警戒护卫都由禁卫全权负责时,李荣才松了口气——本来李荣希望这一科清清静静的,但皇帝却说‘水至清则无鱼’。若是不让水清,那这水就反而越浑沌、越有利。若是大家都因为顾忌他人势力、瞻前顾后,最后谁都不敢轻举妄动,那才好呢。

    众人接过旨意,出了御书房,旁人三三俩俩离去,李荣却刻意去找仍要留在宫中查看禁卫值守情况的顾清穆。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我有一事,望与临山侯商量。”

    李荣一上来便直奔主题,但是口气和态度倒是十分客气的。

    长辈和高位者如此客气,顾清穆也没道理拿乔,当下也是客客气气地还礼、客客气气地说请辅国公赐教。

    “按往届的惯例,会试考试结束后,同考官们在试卷房内弥封誊录、校对阅卷,这个时候,一般来说,侍卫们只在试卷房外守候。”李荣缓缓地道,“但今年,老夫希望禁卫改一改这个规矩。”

    改规矩不是好事,官场中最稳妥的永远是墨守成规、因循旧例——不作为不是大过错,作为却作为错了,这才是要命的。

    顾清穆虽然不是一味墨守成规的人,但在会试这片禁卫从未涉足过的领域,顾清穆并不想冒险。

    顾清穆当时便想推辞。

    但李荣却制止了他,只是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了下去,“老夫希望,临山侯届时命令禁卫守在试卷房内,时刻关心士子们的考卷。”

    顾清穆面色一僵。

    ——翰林院跟禁卫关系一向不好。

    禁卫除了护卫天子之外,最重要的差事就是监察百官。但是他们跟人家御史那种光明正大的监察又不同,他们所行更多是在暗中。而暗中做的事,总是令人畏惧、忌惮、也鄙夷。虽然顾清穆并非是个刻薄人,继任禁卫首领以来,也一改前任的作风对百官颇为友善,但禁卫在许多官员眼中仍然是个‘不一般’的衙门,一提起禁卫‘守护’,也仍有几分不寒而栗。

    而在所有人中,翰林院的书生翰林们又是对禁卫最不屑一顾的。

    故而顾清穆接下会试的差事实在是无可奈何,他只盼着一切都照着老规矩安排下去、不要和以翰林为主的同考官们起什么冲突就好——但现在李荣这个安排,等于是强行在翰林院和禁卫之间挑事儿。

    ‘时刻关心士子们的考卷’,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不就是暗指担心翰林们处事不公,担心有人给会试捣乱,所以让禁卫盯着他们么?

    翰林们能愿意?能服?能认?

    明显不能。

    而翰林们见了这样的安排,不会认为是德高望重的辅国公不信任他们,而只会认为必然是禁卫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而利用了辅国公。

    所以,让顾清穆同意这事儿,不等于是让他自己没事儿上赶着找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