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炮锤
李敬玄等人皆是苦笑,太子这样做,太惫懒了。
言官都站着没有动,不情不愿。
“君王需要进谏,特别是谏官,如君王的明镜,可以照君王的得失错漏,因此一个贤明的君王身边,总有不少能进谏的诤臣。裴矩事隋炀帝媚谄,事文皇帝忠,亦为此故。然而进谏之前,自己得分清对错、轻重,不能为清名而博清名,不顾国家百姓利益。”李威继续说道,这一句话说得就有些诛心了。这些言官们脸上有些失色,李威继续说道:“黄老之道,是清静无为而治。此句出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无为是顺其天道自然而治,而不是真正不去作为。史称西汉黄霸无为而治,乃是西汉治理地方第一能吏。他任刺史时,鼓励百姓饲养家畜,赡养鳏寡贫困,推行教化,是无为而治,但是不是不作为而治?如果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君臣做什么?诸候之时,政法混乱,因此商鞅变法,秦强于诸国。然而秦法日暴,终失天下。汉高祖仅约法三章,树立汉朝。汉朝始久,法又松弛,于是武候齐律法,因此以一小蜀,能伐强魏。再如我朝立国之初,百姓或者死于兵战之凶,或者逃匿于山野,或者逃于突厥南诏避祸,人口三不足一。此时治国是一策,现在人口增加,治国又是另一策。到了以后我朝人口恢复到隋朝鼎峰之时,又是一治国之策。因此,吕氏里又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上善若水,这一句也不是让人不作为,水依势而行,人依势而为,兵依势而战,国依势而变,这才是真正最高的境界,真正的无为而治。治国之本,是国强民富,国家如何强大,百姓如何富裕,这才是臣子的本职。各位去吧。”
话说得如此份上,言官只好离开。
李敬玄皱着眉头道:“殿下,你饱读诗书,不能以强理夺天下进谏之路。”
“孤不是夺之,几项新政还没有实施,自京城里,议论纷纷。许多臣民是想让朝廷更好,可也有一些人是为了博清名附从,这不是可怕的。就怕有心人借助此势,煽风点火,导致新政失败。谈利士大夫以为不耻,可什么叫利,不一定是金钱,有名利,有功利,有权利,皆是一个利字。李相公,想一想,天下间能有几人做到不为利所动?孤也做不到。因此孤无论作何想法,对什么人夺其利,也赋其利,减少争执,不让天下骚扰。也是禀程了无为而治。”
李威这样说利,连李敬玄都不能吭声。
正说着,一个小吏走了进来,说是李威发下了悬赏榜文被一人揭去。也就是悬赏开石之法的那个奖赏榜文。
这个榜文张贴于许多州府,也贴了许多天,一直没有动静,或者有人揭去,所谓的方法皆不实用,没有上报。对此,李威几乎没有抱什么希望了,毕竟千古以来,一直就用那几种方法开采石头的。
但禀报给了自己,证明有可能会有作用,李威又问了几句。就是在长安城中,是将作匠里的一个工匠揭的榜。
李威说道:“带孤过去看一看。”
不但李威,其他大臣一道跟了过去。其实两渠的要求,并不要求象大运河那样宽广,更没有大运河那样的长度。可是许多人认为李威是好高骛远,正是山石。能让山石容易开采,这项工程就不会很艰巨,如果不能,工程甚至与大运河相差无异。
到了京兆县衙,县令连忙迎了出来。
李威让他将揭榜的工匠传唤过来,一会儿一个近五十岁的工匠到来。伏下禀报,他名字叫熊交言,本长安人氏,原来是一个船夫,后来因为手巧,进入了将作监。后来参与改进了新型投石机工程,看到榜文后,又想到年青在船上工作时,看到大风将桅杆刮断,桅杆砸下来的威力,又结合了新型投石机的灵感,于是想出一策。
李威道:“带孤看一看。”
带到城南一个小院子里,院里摆着两辆车子,但有四角,用四根铁柱固定在地面上,第一辆车子上树竖起一个十字架,十字架一端长臂上,是一个圆椎形铁锤,另一端有许多绳子,固定在两车中间的平板上。也不是平板,应当利用弓形弹射原理制成了机括。机括是通过第二辆小车子上的绳索控制的。
熊交言道:“殿下,这是臣民制成的一种东西,因为臣民家庭贫困,所以粗拟地仿制了一下,实用性不大。”
又解释了一下,用人力,将锤臂拉起来,固定在机括上。然后用第二辆车子的绳子打开机括。本来锤臂长,又加上一个铁锤,锤臂高高翘起,离地面很高。然后用机括迅速将人臂弹起,这将使锤臂下落的速度更快,夯打在地面上的力量更强。还有一个效用,没有用平面锤,而是圆椎形锤,压强更大。当然,现在人们不知道压力与压强原理,只知道这样做,力量会聚于一点。用此法,不停地对石头进行锤打,熊交言制成的这个器械还简陋了一些,如果材料充足,杠臂会更结实,铁锤也可以制得更重,夯打的速度不算快,但每一锤夯打下去,有可能等于是几百个巨大汉举起一个超级大锤,往石头上敲打。但有些山岩是顽石,又是整体的,不可能一锤就打碎了,因此防止反弹力,将竖臂的车子固定,使炮锤每一次落下去,夯打的皆是一点。
李威道:“抬一块青石板来。”
侍卫抬了一块一百多斤的长青石板,放在炮锤下。然后让侍卫迅速利用第二辆小车上的绳索,将中间的机括拉开,人臂“嗖”地一声,翘了上去,锤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青石板夯去。
只是一锤,这个青石板就出现了无数道裂纹。又让侍卫将人臂扯了下来,再次夯打,第二锤下去,这块青石板已成了无数个裂石。
各个大臣看到后,皆是咂舌。
李敬玄等人皆是苦笑,太子这样做,太惫懒了。
言官都站着没有动,不情不愿。
“君王需要进谏,特别是谏官,如君王的明镜,可以照君王的得失错漏,因此一个贤明的君王身边,总有不少能进谏的诤臣。裴矩事隋炀帝媚谄,事文皇帝忠,亦为此故。然而进谏之前,自己得分清对错、轻重,不能为清名而博清名,不顾国家百姓利益。”李威继续说道,这一句话说得就有些诛心了。这些言官们脸上有些失色,李威继续说道:“黄老之道,是清静无为而治。此句出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无为是顺其天道自然而治,而不是真正不去作为。史称西汉黄霸无为而治,乃是西汉治理地方第一能吏。他任刺史时,鼓励百姓饲养家畜,赡养鳏寡贫困,推行教化,是无为而治,但是不是不作为而治?如果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君臣做什么?诸候之时,政法混乱,因此商鞅变法,秦强于诸国。然而秦法日暴,终失天下。汉高祖仅约法三章,树立汉朝。汉朝始久,法又松弛,于是武候齐律法,因此以一小蜀,能伐强魏。再如我朝立国之初,百姓或者死于兵战之凶,或者逃匿于山野,或者逃于突厥南诏避祸,人口三不足一。此时治国是一策,现在人口增加,治国又是另一策。到了以后我朝人口恢复到隋朝鼎峰之时,又是一治国之策。因此,吕氏里又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上善若水,这一句也不是让人不作为,水依势而行,人依势而为,兵依势而战,国依势而变,这才是真正最高的境界,真正的无为而治。治国之本,是国强民富,国家如何强大,百姓如何富裕,这才是臣子的本职。各位去吧。”
话说得如此份上,言官只好离开。
李敬玄皱着眉头道:“殿下,你饱读诗书,不能以强理夺天下进谏之路。”
“孤不是夺之,几项新政还没有实施,自京城里,议论纷纷。许多臣民是想让朝廷更好,可也有一些人是为了博清名附从,这不是可怕的。就怕有心人借助此势,煽风点火,导致新政失败。谈利士大夫以为不耻,可什么叫利,不一定是金钱,有名利,有功利,有权利,皆是一个利字。李相公,想一想,天下间能有几人做到不为利所动?孤也做不到。因此孤无论作何想法,对什么人夺其利,也赋其利,减少争执,不让天下骚扰。也是禀程了无为而治。”
李威这样说利,连李敬玄都不能吭声。
正说着,一个小吏走了进来,说是李威发下了悬赏榜文被一人揭去。也就是悬赏开石之法的那个奖赏榜文。
这个榜文张贴于许多州府,也贴了许多天,一直没有动静,或者有人揭去,所谓的方法皆不实用,没有上报。对此,李威几乎没有抱什么希望了,毕竟千古以来,一直就用那几种方法开采石头的。
但禀报给了自己,证明有可能会有作用,李威又问了几句。就是在长安城中,是将作匠里的一个工匠揭的榜。
李威说道:“带孤过去看一看。”
不但李威,其他大臣一道跟了过去。其实两渠的要求,并不要求象大运河那样宽广,更没有大运河那样的长度。可是许多人认为李威是好高骛远,正是山石。能让山石容易开采,这项工程就不会很艰巨,如果不能,工程甚至与大运河相差无异。
到了京兆县衙,县令连忙迎了出来。
李威让他将揭榜的工匠传唤过来,一会儿一个近五十岁的工匠到来。伏下禀报,他名字叫熊交言,本长安人氏,原来是一个船夫,后来因为手巧,进入了将作监。后来参与改进了新型投石机工程,看到榜文后,又想到年青在船上工作时,看到大风将桅杆刮断,桅杆砸下来的威力,又结合了新型投石机的灵感,于是想出一策。
李威道:“带孤看一看。”
带到城南一个小院子里,院里摆着两辆车子,但有四角,用四根铁柱固定在地面上,第一辆车子上树竖起一个十字架,十字架一端长臂上,是一个圆椎形铁锤,另一端有许多绳子,固定在两车中间的平板上。也不是平板,应当利用弓形弹射原理制成了机括。机括是通过第二辆小车子上的绳索控制的。
熊交言道:“殿下,这是臣民制成的一种东西,因为臣民家庭贫困,所以粗拟地仿制了一下,实用性不大。”
又解释了一下,用人力,将锤臂拉起来,固定在机括上。然后用第二辆车子的绳子打开机括。本来锤臂长,又加上一个铁锤,锤臂高高翘起,离地面很高。然后用机括迅速将人臂弹起,这将使锤臂下落的速度更快,夯打在地面上的力量更强。还有一个效用,没有用平面锤,而是圆椎形锤,压强更大。当然,现在人们不知道压力与压强原理,只知道这样做,力量会聚于一点。用此法,不停地对石头进行锤打,熊交言制成的这个器械还简陋了一些,如果材料充足,杠臂会更结实,铁锤也可以制得更重,夯打的速度不算快,但每一锤夯打下去,有可能等于是几百个巨大汉举起一个超级大锤,往石头上敲打。但有些山岩是顽石,又是整体的,不可能一锤就打碎了,因此防止反弹力,将竖臂的车子固定,使炮锤每一次落下去,夯打的皆是一点。
李威道:“抬一块青石板来。”
侍卫抬了一块一百多斤的长青石板,放在炮锤下。然后让侍卫迅速利用第二辆小车上的绳索,将中间的机括拉开,人臂“嗖”地一声,翘了上去,锤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青石板夯去。
只是一锤,这个青石板就出现了无数道裂纹。又让侍卫将人臂扯了下来,再次夯打,第二锤下去,这块青石板已成了无数个裂石。
各个大臣看到后,皆是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