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个侄儿,因为父母病亡。所以来投奔他,现在到了该成家的年纪,李大官人自然要替侄儿操办打算。看来看去,镇上的姑娘里头,也就是秀才家的大姑娘最合适。大方端庄,知书识字,再合适不过了。

    李大官人说得很恳切:“如果说要说般配,我兄弟留下的家业已经够侄子一辈子吃喝花用了,钱财这种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没必要再求娶个富家之女。娶妻当娶德,娶妻当娶贤,读书人家出来的姑娘,更贤惠知理。我是诚心诚意的过来说这件事情,绝不是一时起意。要是贤弟你还不放心,过几日我把侄儿带上,你也看一看,要是瞧不上,那当然是他和你家姑娘没有缘分。要是看着还能中意,这岂不是成就了一桩美事?”

    李大官人如此诚恳,让秀才也不得不做出表态:“李老爷的话,我放在心里了,自当好好斟酌考虑。”

    李大官人亲自登门,再一口回绝,那就得罪人了。

    而且李大官人的话,也都说到秀才心里去了。

    对方如果是真的有诚意想结亲,看中了他家女儿的品行,秀才也不是那种狷介不通情理的人。

    女儿的优秀,他当然是心里有数的。大女儿懂事明理,读书识字都有灵气。要是个儿子,说不定将来比他这个当爹的要强得多,能考中举子、进士,将来是要做官的。

    可惜了,她是个女儿。

    李大官人说话算话,没几天果然借着请秀才喝茶的功夫,把自己侄子领来了。

    秀才一见面就有些吃惊——好一个俊秀少年,满身书香,待人彬彬有礼,毫无秀之前之前担心的纨绔之相。

    这一相看,秀才倒是满意了好几分。只是还是有些疑虑。

    李大官人看出来他的担心,又拍着胸口保证,这亲事先定下来就成,不急着现在就让姑娘过门。将来侄儿要是敢对媳妇不好,他这个当伯父的头一个就饶不了他。

    这事的发展堪称峰回路转,秋秋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呢,两家就开始换庚贴正式议亲了。

    定亲了?

    秋秋实在难以相信。

    不不,这太不科学了。

    她根本没做好心理准备啊,自我感觉这年纪在现代也就才迈进小学校门在学拼音a,o,e呢,可是居然,居然就定亲了?

    对方十五……

    好吧,也是个未成年。

    重点是,除了对方姓李,她连他是圆是扁都不知道,完不相识,可是两人居然就成了法定意义上的未婚夫妻了!

    这一定亲,秋秋的生活改变太大了。

    秀才娘子再也不放她出门儿去玩了,理由是她已经是大人了,定过亲了,怎么能在外面随便抛头露面?

    秋秋顿时过去了半幽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