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变了。那些提笼架鸟的旗人不见了,那些曾经懒洋洋的城门洞下晒太阳的京营也总算有了点当兵的样子。虽然能看到一些当兵的打着长长的哈欠,或许是大烟瘾发作。但是能够真正紧张起来应对当前的危局,总不能说是坏事。
不过曾国藩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不知道这种表面上的振奋能够维持多久。八旗的战斗力实在不值得恭维,至于绿营兵们的战斗力么,如果绿营真的能战,曾国藩也不用费尽心思组建湘军了。至于京营么,理论上应该是最精锐的部队。不过他们就没出过北京城,所以能否真的派上用场,只有天知道。
马车驶过京城的街道,除了尘土与便溺的气味依旧,剩下的就是萧条的感觉。街上行人稀少,店铺前面门可罗雀。不少店铺干脆就关门大吉。至于是因为没有客人,或者是因为收税收的太狠,这就不是曾国藩能够知道的事情。
曾国藩的上千卫队被拦在京城外,只有官员引着他前往皇城。随便聊了两句,曾国藩就确定前来引路的是旗人出身的官员。因为他的名字叫额图海。
副总兵额图海大人腰围粗壮,脑袋油光发亮。用鄙视的眼光看着曾国藩,额图海副总兵先把那帮从京城逃窜的汉人官员大骂了一番。面对这指桑骂槐的态度,曾国藩根本不为所动。满清的制度在快速崩溃,曾国藩比谁都清楚。至少在淮北当地,官员们已经开始快速武人化。从安徽巡抚江忠源开始,安徽当下所有官员基本都是武人出身。经过一系列战场上的失败之后,文人官员逃跑了十之五六。剩下的这些在淮军与湘军的反扑时一度去了淮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失踪几十上百的人再正常不过。特别是那帮官员还带着太多从当地搜刮到的财物。
但是额图海副总兵看来并不在乎这些极为现实的问题,他骂完了这帮逃走的京官,有大声说道:“曾大人,你觉得剩下的汉人官员可靠么?”
曾国藩面不改色的说道:“国难之时还能留到现在,还有什么不可靠的?”
额图海摇摇头,“我是说他们打仗可靠么?”
面对这样的质询,曾国藩的眉头终于忍不住皱了皱。
而额图海一点都不在乎曾国藩的态度,他大声说道:“人说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这等时候,还得靠我们老满人才行啊!”
曾国藩久历官场,各种人性的大暴漏看得实在是不要太多。这位额图海副总兵的官职其实不算什么,以前更没听说过有这一号。此时就这么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前来接曾国藩,加上额图海重点强调的“汉人指望不上”的发言,曾国藩能够确定,现在的京城里头旗人势力已经完全压倒了汉人。
满清的统治者是旗人出身,旗人在中国人口中比例很低,所以满清格外的要用旗人压制汉人。满清官制中的中央政府官员有“官缺”,分为“满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原则上官缺由本族人担任,实际却是满缺不能任汉人,汉缺则旗人当然可以担任。重要部门及职务的官缺,满缺占大多数。八旗之人不及汉人百分之一,八旗之京官多于汉人数倍。
这位额图海副总兵所说汉人京官开始大量逃跑,眼下的京城里头到底还能剩下多少汉人官员呢?曾国藩感觉非常不乐观。至于朝廷召见曾国藩,想来是要重用,至少会非常重视曾国藩的意见。这种重用大概就是额图海副总兵敢“敲打”曾国藩的根本原因。
一个小小的副总兵竟然敢“敲打”曾国藩,从道理上看十分荒谬。但是从制度上,这个到还真的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满清这个朝代就是旗人的利益至上的朝代。所有的看似温和的政策只是满清为了收买人心而已。满人用言语稍微敲打一下汉人官员,那也就敲打了。汉人官员是不可能用这个“不敬”的罪名来惩处旗人滴。因为旗人是皇帝的奴才,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曾国藩认为这有两种可能,一个自然是满清官员的本能反应。在汉人军队纷纷崩溃瓦解的时候,理论上应该成为军队主力的八旗即将承担起当年组建八旗的本意,负责打仗。八旗军此时心中极为不安,所以用这方式发泄一下心中的压力。
另外一种,就可能使朝廷里头某些官员对此时朝廷准备重用曾国藩不满,额图海无疑就是这个派系的成员之一。
运起涵养的功夫,曾国藩仿佛完全没有听到这些会影响他心情的话。额图海副总兵自己说了一通之后,见曾国藩完全不理不睬,他虽然敢说这些,却也只是敢说而已。让他拽住曾国藩质问,他还是不敢的。说完了这些话之后,他也只能闭上嘴。
此时的咸丰小皇帝还不到十岁,这位小皇帝最初的年号是祺祥,是顾命八大臣拟定的。1861年慈安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后铲除了肃顺八大臣集团后,就改为同治。意思是君臣同治大清,也有人说是两宫太后(东西太后)同治大清的意思。
从年号上就能看出这位小皇帝的权力,接见曾国藩不是朝会,所以同治小皇帝根本就没有登场。慈安、慈禧、恭亲王奕訢三人为首的小团体坐在主位上。曾国藩上前叩头。慈安太后赏了曾国藩一个座位,等曾国藩按照官场的规矩,半边屁股坐在凳子上之后,慈安就询问应该如何应对捻军的肆虐。
“太后,当今之计,在于保甲。捻军往来如风,官军若是追赶,他们立刻就跑。而捻军的粮草都是就地抢掠。若是各省地方上能够采取保甲之法,各村各镇皆能自保,捻军得不到粮食,官军才好追缴。”曾国藩给出了自己的策略。
“要让捻军没有粮食吃?”慈安太后若有所思。
看着慈安的这个表情,曾国藩心中忍不住想到了“何不食肉糜”这句话。虽然指望一名太后懂得行军打仗的确是比较扯淡的要求,不过就算不是战争,普通人每天也得吃饭吧。
只是想到这里,曾国藩就强行把思路收回来。曾国藩知道,此时任何对朝廷的不信任都是不合适的。在得知光复军在包括湖南在内的地盘上开始了全面土改,实施了土地国有制度下的均分土地政策之后,这位地主阶级的杰出代表人物就确定了与光复军不死不休的立场。
不过曾国藩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不知道这种表面上的振奋能够维持多久。八旗的战斗力实在不值得恭维,至于绿营兵们的战斗力么,如果绿营真的能战,曾国藩也不用费尽心思组建湘军了。至于京营么,理论上应该是最精锐的部队。不过他们就没出过北京城,所以能否真的派上用场,只有天知道。
马车驶过京城的街道,除了尘土与便溺的气味依旧,剩下的就是萧条的感觉。街上行人稀少,店铺前面门可罗雀。不少店铺干脆就关门大吉。至于是因为没有客人,或者是因为收税收的太狠,这就不是曾国藩能够知道的事情。
曾国藩的上千卫队被拦在京城外,只有官员引着他前往皇城。随便聊了两句,曾国藩就确定前来引路的是旗人出身的官员。因为他的名字叫额图海。
副总兵额图海大人腰围粗壮,脑袋油光发亮。用鄙视的眼光看着曾国藩,额图海副总兵先把那帮从京城逃窜的汉人官员大骂了一番。面对这指桑骂槐的态度,曾国藩根本不为所动。满清的制度在快速崩溃,曾国藩比谁都清楚。至少在淮北当地,官员们已经开始快速武人化。从安徽巡抚江忠源开始,安徽当下所有官员基本都是武人出身。经过一系列战场上的失败之后,文人官员逃跑了十之五六。剩下的这些在淮军与湘军的反扑时一度去了淮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失踪几十上百的人再正常不过。特别是那帮官员还带着太多从当地搜刮到的财物。
但是额图海副总兵看来并不在乎这些极为现实的问题,他骂完了这帮逃走的京官,有大声说道:“曾大人,你觉得剩下的汉人官员可靠么?”
曾国藩面不改色的说道:“国难之时还能留到现在,还有什么不可靠的?”
额图海摇摇头,“我是说他们打仗可靠么?”
面对这样的质询,曾国藩的眉头终于忍不住皱了皱。
而额图海一点都不在乎曾国藩的态度,他大声说道:“人说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这等时候,还得靠我们老满人才行啊!”
曾国藩久历官场,各种人性的大暴漏看得实在是不要太多。这位额图海副总兵的官职其实不算什么,以前更没听说过有这一号。此时就这么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前来接曾国藩,加上额图海重点强调的“汉人指望不上”的发言,曾国藩能够确定,现在的京城里头旗人势力已经完全压倒了汉人。
满清的统治者是旗人出身,旗人在中国人口中比例很低,所以满清格外的要用旗人压制汉人。满清官制中的中央政府官员有“官缺”,分为“满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原则上官缺由本族人担任,实际却是满缺不能任汉人,汉缺则旗人当然可以担任。重要部门及职务的官缺,满缺占大多数。八旗之人不及汉人百分之一,八旗之京官多于汉人数倍。
这位额图海副总兵所说汉人京官开始大量逃跑,眼下的京城里头到底还能剩下多少汉人官员呢?曾国藩感觉非常不乐观。至于朝廷召见曾国藩,想来是要重用,至少会非常重视曾国藩的意见。这种重用大概就是额图海副总兵敢“敲打”曾国藩的根本原因。
一个小小的副总兵竟然敢“敲打”曾国藩,从道理上看十分荒谬。但是从制度上,这个到还真的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满清这个朝代就是旗人的利益至上的朝代。所有的看似温和的政策只是满清为了收买人心而已。满人用言语稍微敲打一下汉人官员,那也就敲打了。汉人官员是不可能用这个“不敬”的罪名来惩处旗人滴。因为旗人是皇帝的奴才,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曾国藩认为这有两种可能,一个自然是满清官员的本能反应。在汉人军队纷纷崩溃瓦解的时候,理论上应该成为军队主力的八旗即将承担起当年组建八旗的本意,负责打仗。八旗军此时心中极为不安,所以用这方式发泄一下心中的压力。
另外一种,就可能使朝廷里头某些官员对此时朝廷准备重用曾国藩不满,额图海无疑就是这个派系的成员之一。
运起涵养的功夫,曾国藩仿佛完全没有听到这些会影响他心情的话。额图海副总兵自己说了一通之后,见曾国藩完全不理不睬,他虽然敢说这些,却也只是敢说而已。让他拽住曾国藩质问,他还是不敢的。说完了这些话之后,他也只能闭上嘴。
此时的咸丰小皇帝还不到十岁,这位小皇帝最初的年号是祺祥,是顾命八大臣拟定的。1861年慈安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后铲除了肃顺八大臣集团后,就改为同治。意思是君臣同治大清,也有人说是两宫太后(东西太后)同治大清的意思。
从年号上就能看出这位小皇帝的权力,接见曾国藩不是朝会,所以同治小皇帝根本就没有登场。慈安、慈禧、恭亲王奕訢三人为首的小团体坐在主位上。曾国藩上前叩头。慈安太后赏了曾国藩一个座位,等曾国藩按照官场的规矩,半边屁股坐在凳子上之后,慈安就询问应该如何应对捻军的肆虐。
“太后,当今之计,在于保甲。捻军往来如风,官军若是追赶,他们立刻就跑。而捻军的粮草都是就地抢掠。若是各省地方上能够采取保甲之法,各村各镇皆能自保,捻军得不到粮食,官军才好追缴。”曾国藩给出了自己的策略。
“要让捻军没有粮食吃?”慈安太后若有所思。
看着慈安的这个表情,曾国藩心中忍不住想到了“何不食肉糜”这句话。虽然指望一名太后懂得行军打仗的确是比较扯淡的要求,不过就算不是战争,普通人每天也得吃饭吧。
只是想到这里,曾国藩就强行把思路收回来。曾国藩知道,此时任何对朝廷的不信任都是不合适的。在得知光复军在包括湖南在内的地盘上开始了全面土改,实施了土地国有制度下的均分土地政策之后,这位地主阶级的杰出代表人物就确定了与光复军不死不休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