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十二月份,冷得过分。

    仿佛时间也一起被冻结。

    拍摄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杀青的演员一个接一个,每天都有人离开。

    每天都有人哭成狗。

    从一开始的程远丘杀青到现在,时漫已经从最初的感动变为了麻木。

    程远丘走的那天,她笑着看他坐车离开。

    直到程远丘说出那句“导演再见”,她都还是笑着的。

    山高路远,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未来。

    见与不见,不若想念。

    剧组里的演员一个个离开,拍摄的进度一天比一天更接近完成时,时漫的心情难掩有些激动。

    同时惴惴不安。

    创作的时候她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可是当创作完成,总有一个市场的标准摆在那里。

    即便她拍《飞鸟》的初衷是想做一个不一样的片子,不但是和以前的自己做改变,也是想在这个浮躁已久的市场里谋求一个新的创作方向。

    可没有一个导演能真正气定神闲地说“自己完全不关心票房”。

    电影是背靠大众传媒的艺术,最后的一步始终是传递到观众面前。

    能得到观众的肯定,甚至由此诞生一批追随者,是每个导演都渴望已久的。

    时漫也不例外。

    她是一个导演,而且不是一个喜欢循规蹈矩的导演,比起无所畏惧地一直坚持自我,能得到肯定比什么都更能激励她继续向前。

    时间过得很慢,每一帧都像是被计算好的。

    外景还剩最后一场。

    向来不出错的摄影组少见的犯了个很低级的错误,少带了一个机器。

    车走到半路上,王子华紧急叫停了司机,拎着一个摄影助理就下了车。

    时漫跟在后面。